經常在電視上看見戰斗機飛行速度達到某一時刻時,飛機周圍出現一圈白云,別人稱之為突破音障,請問這個現象的物理原理是什么啊?是不是周圍空氣被加熱了啊?小弟不太明白,求解?

熱心網友

飛機達到音速的時候,飛機前方的空氣受到壓縮,產生激波,在水汽達到飽和的濕空氣里,水蒸汽受到激波的擾動,產生凝結,生成小水珠,就是看到的白霧.

熱心網友

  首先,空氣中總是有一些水分子以氣態形式存在,而且最多能有多少,是有一定值的。一般來說,溫度越高,氣壓越高,能存在的氣態水分子就越多(空氣中水分子的濃度越高)。這個濃度叫做“飽和濃度”。如果水分子的濃度只有飽和濃度值的一半,就叫做“空氣中的濕度是50%”。天氣預報中會出現這種話。 如果水分子的濃度超過飽和濃度,那么多出的那部分水分子,就會凝結成液態的水珠、水滴。白天溫度高,飽和濃度值高(比如說是100),空氣中的水分子濃度沒有超過它(比如是70),也就不會凝結。到了夜晚,溫度低了,飽和濃度值低了(比如降到50),而空氣中的水分子濃度還沒有變(還是70),超過了飽和濃度。此時,多出的部分(70-50=20)就會凝結成水滴。這叫做“飽和凝結”,也是露珠產生的原因。  飛機飛行時,后方會產生一個低壓區。在這里,飽和濃度值也會變低,因此也會產生類似的情況。機翼尖端拉出的白條,就是因為那里變成了低壓區,空氣中的水分子突然飽和凝結了。  而在超音速飛行時,從機頭開始會產生一個圓錐形的低壓區。在某個距離上,壓力低到一定值,就會讓空氣中的水分子因為飽和濃度值降低而凝結,形成圓圈狀的水霧。  這種情況在海上比較常見,因為那里濕度大,壓力稍微降低一點,就容易產生飽和凝結。

熱心網友

飛行器在速度達到音速左右時,會有一股強大的阻力,使飛行器產生強烈的振蕩,速度衰減。這一現象被俗稱為音障。當飛行器突破這一障礙后,整個世界都安靜了,一切聲音全被拋在了身后!那個白的東西,就是在突破音障的一瞬間,由于空氣氣流的不均衡攪動產生的

熱心網友

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