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用蘆薈做菜,不知道什么品種可以

熱心網友

蘆薈有500多個品種,但可以入藥的只有十幾種,可以食用的只有幾種。華蘆薈、上海農學院培育的上農大葉蘆薈等可作為食物食用,而作為觀賞植物的蘆薈一般不能入藥、食用,如不夜城蘆薈、翠花掌。作為蔬菜食用的蘆薈,依然有一定量的限制,而且必須去皮。    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楊建榮教授提醒說,目前的研究表明,蘆薈具有清熱、解毒作用,在抗癌、美容等方面確有其獨特療效。然而,不同品種的蘆薈,藥性、藥效有很大差別,不同體質的人使用蘆薈會產生不同的效果。蘆薈含有的蘆薈大黃素有“泄下通便”之效,吃多了導致腹瀉。體質虛弱者和少年兒童過量食用,可出現過敏反應,出現皮膚紅腫、皮膚粗糙等現象,甚至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蘆薈能使女性內臟器官充血,促進子宮運動,孕、經期婦女服用容易引起腹痛、導致流血或嚴重出血。患有痔瘡出血、鼻出血的患者,也不要服用蘆薈,否則,會引起病情惡化。    中醫用藥規定,蘆薈內服一般不宜超過5克,中毒量為9-15克,毒癥狀多在8-12小時內出現,輕者多出現消化系統癥狀,如惡心、嘔吐、劇烈的腹瀉、腹痛、里急后重及出血性胃炎等,嚴重者則由于對腎臟有較強的刺激作用,中毒后可引起急性腎炎,出現少尿、蛋白尿、血尿等泌尿系統癥狀,若孕婦服之過量則容易引起流產。 。

熱心網友

使用蘆薈時應注意將蘆薈去刺去皮,用清水浸泡幾分鐘或用溫水燙一會兒。可生嚼蘆薈;可將蘆薈制成各種涼菜,如沙拉、蘸醬、涼拌等;也可制成各種熱菜,如素炒、宮爆肉丁、燉雞、燉甲魚或做成湯類等;還可將蘆薈凝膠泡水,制成蘆薈茶。生嚼蘆薈生葉肉: 這是一種最簡單有效的服用方法。從蘆薈植株的下部開始,按順序切下3-4厘米長的蘆薈葉片一段,用清水洗凈,然后削去葉緣的刺和上下表皮即可食用。  蘆薈品種有500多種,可直接入藥的只有十幾個品種,可食用的只有幾個品種。多數研究蘆薈的專家對蘆薈入菜均持謹慎態度。  蘆薈味極苦,性大寒,功能瀉下、殺蟲、清熱。主治腸熱便秘、五疳、蟲積、瘰疬、疥癬、胸膈煩熱等。臨床上用量為1—3克,只做丸劑、散劑服用,不入湯劑。外用時研末調敷,或用醋、酒泡涂。  蘆薈的成分主要含蘆薈大黃素甙,一旦進入腸管就會發揮刺激性瀉下作用,而在所有大黃甙類瀉藥中,要數蘆薈的刺激性最強,在瀉下的同時,往往伴有顯著腹痛和盆腔充血。因此,若內服蘆薈過量,就會刺激胃腸黏膜,從而引起消化道一系列毒性反應,嚴重者則可能引起腎炎。因此,孕婦以及脾胃虛寒者不宜服用蘆薈,其他服用者用量也不能超過5克,更不能長期服用,以免被蘆薈所害。  近年,蘆薈治病、美容被熱炒,一些飯店也將蘆薈擺上了餐桌。在日本有蘆薈墨魚炒番茄、蘆薈炒蛋、蘆薈涼拌菜、蘆薈面條等。我國也有火腿燉蘆薈、火腿扣蘆薈、四寶蘆薈湯等,但蘆薈做菜僅作為輔料配菜,而且必須去皮。對此,有關食品衛生專家提醒大家,蘆薈雖有治病、美容作用,但也含有一定的毒素。因此,一般不能用作食品原料,更不能過量服用,且用蘆薈美容,很難掌握劑量。食用蘆薈一定要小心,以免發生中毒。  一般食用蘆薈9—15克就可發生中毒,中毒癥狀多在8—12小時內出現,常見有惡心、嘔吐及劇烈的腹痛、腹瀉、出血性胃炎等消化系統方面的反應以及少尿、蛋白尿等泌尿系統方面的病變。甚至會因失水和心臟遭到抑制而出現心動過緩,孕婦還會引起流產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