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珠峰--知識普及有獎問答
熱心網友
從1847年開始,大約一共10多次參考珠穆朗瑪峰作為世界最高峰,其海拔高程數據歷來為世界各國關注。從1847年~2005年人們求證珠峰高程歷經 **10次** 之多,展現了人類用生命與心血勇攀高峰,探索自然奧秘的奮斗過程。由于技術手段的進步和珠峰地區強烈的地殼運動,重測珠峰高程還有其重要的科學意義。近10年來包括中國在內的測量科考隊多次測量了珠峰高程,引起了地學界廣泛的關注,能否給出權威的珠峰高程成果也體現我國的主權和實力
熱心網友
共5次.
熱心網友
41次,其中中國人14次對珠穆朗瑪峰的攀登活動,開始于20世紀之初。20世紀以來,各國歷次攀登珠峰的情況如下: 1、1921年,英國登山隊(隊長克·哈瓦德巴里)首次從我國西藏境內攀登珠峰,他們沒有越過北坳頂部,自己宣稱到達的高度是6,985米,由于沒有成功,他們宣布這是一次偵察登山活動。 2、1922年,英國第二支珠穆朗瑪峰登山隊(隊長吉·布魯斯),仍取我國西藏境內的北坡路線,他們越過了北坳,但在到達8,225米的高度時,因死亡七人而告失敗?! ?、1924年,英國第三支珠峰登山隊(隊長弗·諾頓),仍從珠峰北坡我國境內登山,當諾頓等人到達北坡“第二臺階”下邊的8,572米附近時,因氧氣不足而被迫下山,隊員瑪洛里和阿賓堅持繼續前進,一去未返。 4、1933年,英國登山隊,由十六人組成(隊長赫·盧托列吉),仍使用我國西藏境內北坡路線,但也失敗了,該隊隊員溫·哈利斯和威格爾兩人到達海拔8,570米的高度時,發現了1924年英國珠峰登山隊隊員瑪洛里的冰鎬,證實了瑪洛里等二人死在這個高度附近。 5、1934年,英國人米·威爾遜使用輕型飛機進行單獨登山,結果飛機損壞在孔布冰川附近,他受了輕傷,后來他又雇用當地一些舍爾巴族人協助登山,但在一場風暴之后,他被凍死在東俄布冰川上?! ?、1935年,英國珠峰登山隊,由七人組成(隊長伊·希普頓),只偵察到我國西藏境內珠峰北坡海拔7,000米,即北坳附近而返?! ?、1936年,英國珠峰登山隊,由十人組成(隊長赫·盧托列吉),到達海拔7,007米的北坳頂部后而返[注:北坳頂部過去用7,007米,1975年中國登山隊經過實地測量計算出確切高度是7,050米]?! ?、1938年,英國珠峰登山隊,由七人組成(隊長葛·狄爾曼),仍從我國境內的北坡登山,在到達海拔8,290米的高度后,宣告失敗?! ?、1947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第一次攀登珠峰的活動,由加拿大人勒·甸曼一人雇用當地一些山地居民當搬運工,仍走北坡我國境內,未超過海拔6,400米的高度,最后也失敗而返。 上述九次攀登珠峰的活動都是從我國境內的西藏地區進行的,均未成功?! ?950年以后,我西藏地區獲得解放,地處西南邊防要地的西藏,再也不允許外國登山隊任意進行登山活動。從此,外國登山隊便改由尼泊爾境內的南坡攀登珠峰。 10、1950年,由美國人克·修斯頓等人組成的登山隊,從尼泊爾境內南坡首次對珠峰進行試登,只到達了孔布冰川上海拔6,100米的冰爆區附近,便返回來了。 11、1950年,英國登山隊,由五人組成(隊長葛·狄爾曼),事先聲稱是一支從南坡攀登珠峰的偵查隊,在到達海拔5,480米的孔布冰川附近之后返回。 12、1951年,英國登山隊,由伊·希普頓任隊長,全隊共七人,只攀越了一段孔布冰川,在到達海拔6,450米附近而返。 13、1951年,一個叫克·貝加·拉爾遜的丹麥人,非法偷偷越境進入我西藏地區。擬從北坡攀登珠峰,但他連海拔6,500米的高度都沒有越過就失敗了?! ?4、1952年5月,由隊長勒·狄特瑪爾率領的十人瑞士登山隊,從南坡尼泊爾境內攀登珠峰,隊員勒·蘭比爾和他們雇用的搬運工尼泊爾人藤辛,到達海拔8,540米的高度后,因天氣變壞而告失敗,但他們卻開創了一條從珠峰南坡通向頂峰的路線?! ?5、1952年10月,由葛·舍瓦列率領的瑞士登山隊,首次在秋季,也就是喜馬拉雅山的雨季之后,從南坡攀登珠峰,隊員勒·蘭比爾是同年春季瑞士隊的參加者。隊員恩·吉連富爾特和春季受雇的尼泊爾人藤辛兩人到達海拔8,100米的高度,再次由于天氣變壞而失敗?! ?6、1953年,英國登山隊在隊長約·漢特領導下(由十人組成),有兩名隊員登上了珠峰頂峰。登上頂峰的隊員是依·希拉里(新西蘭人)和藤辛·諾爾蓋(即1952年春、秋兩季隨瑞士登山隊兩度登上八千米的那個尼泊爾人)。隊員埃文斯和布爾吉朗到達了8,720米的高度。英國人這次使用的珠峰高度是8,840米。 17、1956年,瑞士登山隊(隊長阿爾貝爾·埃格爾)由五人組成,隊員?!な┟滋兀取が敔柮滋?,阿·列伊斯,格·貢欽,在大批尼泊爾搬運工人和向導人員的支援下,于5月23日,先后分兩個結組登上了珠峰。他們使用的路線,是1952年由瑞士運動員所打通后來為英國隊首先通過并取得成功的路線。即從珠峰南坡孔布冰川,抵達珠峰與其姊妹峰洛澤峰(海拔8,501米)之間的山坳(通稱南坳),然后沿東南山脊登頂。所用珠峰標高是8,848米?! ?8、1960年5月25日凌晨,中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總指揮韓復東,隊長史占春),在突擊組長王富洲的率領下,首次從北坡中國境內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登上頂峰的三名隊員是王富洲、貢布(藏族)和屈銀華。在當時國際帝修反的一片反華叫囂聲中,在三年自然災害和功修背信棄義單方面退出中蘇兩國登山運動員共同攀登珠峰的活動的時候,我國登山運動員這次從北坡首次成功地登上珠峰的勝利,充分顯示了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和毛主席的領導下,無高不可攀、無堅不可摧,嚇不倒壓不垮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谶@次登山戰斗中,中國登山隊共有二十九人登上了珠峰8,100米以上的高度,除登頂隊員外尚有十三名隊員登上海拔8,500米的高度。這在世界登山史上也是第一次?! ?9、1960年5月,當中國登山隊正在從北坡向珠穆朗瑪峰突擊時,一支由印軍少校吉·辛格率領的印度登山隊也在從珠峰南坡尼泊爾境內攀登珠峰。當他們到達南坡海拔8,625米的高度時,宣布由于風大無法前進,而放棄了這次登頂活動。 20、1962年印度第二支珠峰登山隊,在隊長——印軍陸軍中校捷·狄阿斯率領下,再次從尼泊爾境內的南坡攀登珠峰,又是因為怕大風而宣告失敗,隊員中有兩人登到海拔8,717米的高度?! ?1、1963年,美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隊長恩·狄林法斯),采取從尼泊爾境內珠峰南坡沿西南山脊登頂的路線取得成功。美國隊先后相隔二十一天進行了兩次突擊,第一次5月1日有兩人登上頂峰,第二次5月22日登上四人,兩次共上去六人,這是登上珠峰的第四個登山隊?! ?2、1965年,印度登山隊(隊長是印海軍少校穆·郭利)于5月20日、22日、24日、29日四天,先后共四個梯組從南坡尼泊爾境內登上珠峰頂峰,四次共上去九人,登山隊的正副隊長和隊員,全部是從印度現役軍人中選拔的,所用路線是過去英、瑞等隊使用過的老路線。 23、1969年春,日本登山隊從珠峰南坡首次進行試探性登山,在登達海拔6,450米的孔布冰川地區之后,留下了部分冰川和氣象觀測人員,他們整整在珠峰山中呆了一年,對氣象、冰川等作了較長時間觀測,為1970年日本隊正式攀登珠峰打下了必要的基礎。 24、1969年秋,日本珠峰登山隊(隊長藤田佳宏),企圖在當年春天登山偵察的基礎上,爭取從南坡拿下珠峰,但他們在到達了海拔八千米的高度后,宣布“完成了秋季登山偵察任務”而返?! ?5、1970年春,日本珠峰登山隊,在七十歲的老隊長松方三郎率領下(此人是日本登山界元老,他雖然參加了這次登山,但在登山活動中的全部時間是在大本營渡過的,既未參加適應性行軍,也未參加登頂活動。他的參加說明日本登山界對這次活動很重視),分兩組對珠峰進行突擊: 一組從珠峰正南面沿一條長達八百米的很陡峭的巖壁(也稱巖石墻)直插珠峰頂峰,這是日本人自己選擇的一條比較難攀的路線,因為在海拔八千米以上敢于進行“技術登山”,即攀登陡峭程度很大的巖壁,這是過去別國登山隊沒有搞過的。另一組仍然是選擇的傳統老路線,也就是從南坡經南坳沿東南山脊登頂的路線?! ∪毡娟犞员謨陕?,而且敢于向珠峰南坡正面的巖壁挑戰,這是與當時的世界登山趨勢分不開的。因為從南坡沿傳統路線登頂,走別人走過的道路,對正在快速發展中的高山登山運動已無太大意義。日本隊的南山坡正面登頂路線,按預計方案上升了大約150米(按坡面的垂直高度算)而失敗,最后只得全力依靠第二組的傳統路線。1970年5月11日、12日,該隊先后分兩個梯組共四人從傳統路線登頂成功,登頂隊員是松浦輝夫、植村直已、平林克敏和尼泊爾籍的搬運工人喬塔里?! ?6、1971年春,由歐洲英、法、意、奧、瑞士和印度等十一個國家的登山運動員聯合組成的“國際珠穆朗瑪峰登山隊”,在隊長、瑞士登山運動員恩·基連富爾特的率領下,沿珠峰南坡西南山脊路線登頂(按:基本上是1963年美國登山隊的路線)。由于一開始步調就不一致,內部分歧很大,在印度隊員胡古納遇雪崩死亡后,宣告失敗。 27、1972年春,一支由西德克·海利考費爾率領的歐洲八個國家(英、法、意、奧、西德、瑞士等國)登山運動員組成的“歐洲珠穆朗瑪峰登山隊”,沿傳統路線從南坡登頂,在到達海拔8,200米的高度后,宣告失敗。 28、1972年秋(9-11月),英國軍事登山隊(隊長博寧頓),沿南坡傳統路線攀登珠峰,在建立了海拔8,230米的突擊營地之后,由于氣候變壞被迫宣告失敗?! ?9、1973年春(2-5月)意大利軍事登山隊,在意大利軍事登山學校校長基多·蒙齊諾的率領下,組成一支包括意大利陸、海、空軍,警察部隊,海關人員,醫務、氣象和其他軍事科學工作人員的大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于當年5月5日和5月7日兩次,每次一個結組(四人), 一共八人登上了珠峰頂峰。全隊中意大利軍人有六十人左右,是至目前為止的外國登山隊中,到尼泊爾登山人數最多的一次。他們雇用了三百多名尼泊爾搬運工人和向導,動員了各種運輸工具,包括軍用直升飛機和坡地牽引車等現代化山地運輸工具?! ∫獯罄娛碌巧疥牭牡琼斅肪€,原來也是兩個方案,一是沿西南山脊(原1963年美國隊用過的路線)登頂,一個是備用方案,即沿比較保險的,東南山脊傳統路線登頂。結果第一方案受阻,最后還是采用備用方案登上了頂峰。 30、1973年秋,日本珠穆朗瑪峰登山隊(隊長水野祥太郎),從當年8月間進入珠峰,原企圖從1970年日本隊未取得成功的珠峰正南面路線登頂,事先曾想方設法改進了裝備,如適合于海拔八千米以上高度的用氧裝備,但仍未能越過海拔八千米以上的那一條大巖壁,結果被迫采用備用方案,沿東南山脊經南坳的傳統路線登頂。兩名隊員,石黑久和加藤保男,于10月26日登上了珠峰頂峰。這是珠峰攀登史上首次在秋天登頂成功。 31、1974年春,西班牙珠穆朗瑪峰登山隊(隊長洛倫特·蘇加薩,生理學家),由十六人組成,使用南坡傳統路線,在5月19日突擊隊員到達第6號營地(8,600米)時,由于強烈大風使他們不能前進而宣告失敗,當時距離珠峰頂峰只有350米?! ?2、1974年秋,由法國著名的登山滑雪運動城——沙莫尼市(阿爾卑斯山的小山城)的市長德渥阿松擔任隊長的法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由十名法國人組成,雇用390名尼泊爾搬運工人和向導,選定1963年美國登山隊沿西南山脊的路線登頂。這次登山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試驗人體在高空的生理變化,他們專為每個登頂隊員制作了遙控心電圖裝置,準備對運動員從山下到頂峰的全部心電圖作一次系統的觀測。但是在9月19日夜間,發生在海拔6,400~6,900米附近的一次較大的雪崩,使隊長和五名尼泊爾搬運工人死亡,全隊的登山活動因此而宣告失敗。 33、1975年春,一支由十五名日本婦女組成的日本女子珠穆朗瑪峰登山隊(隊長久野英子),由一名日本男記者陪同,于3月16日在珠峰南坡海拔5,350米的高度上建立了大本營。副隊長田部井淳子(36歲)于1975年5月16日中午當地時間12時30分同尼泊爾向導安則林(27歲)一起,沿南坡傳統路線登上了珠峰頂峰,共停留25分鐘?! ∪毡九牬舜蔚巧接龅降睦щy較大。她們從日本出發到山下大本營,曾丟失了大量裝備和食品;5月3~4日夜間,在海拔6,450米的營地上又突然發生了一次大雪崩,七名女隊員和二十三名尼泊爾向導遭受雪崩襲擊,整個6,450米的營地全被雪崩吞沒,情況非常危險,但在得到及時搶救后,全體遇險人員脫險了,田部井淳子也是被雪崩埋沒的隊員中一個,她在登上頂峰之后表示,“以后再也不干登山這種活動了!” 34、1975年,中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黨委書記王富洲,隊長史占春),由漢、藏、回、蒙古、朝鮮、土、鄂溫克等七個兄弟民族的隊員組成,共434人,其中運動員179人,包括女運動員36人,其余255人有科考、氣象、通訊、新聞、醫務、交通運輸、炊事及其他后勤人員,絕大部分成員來自工農兵。 全隊從3月初進山,6月初撤營。經過多次行軍(前三次是適應性行軍,后兩次是突擊頂峰),在1975年5月27日北京時間下午2時30分,女隊員潘多和八名男隊員索南羅布、羅則、侯生福、桑珠、大平措、貢嗄巴桑、次仁多吉、阿布欽,繼1960年中國登山隊王富洲、貢布、屈銀華首次從北坡登上珠峰之后,再次從北坡登上了這個地球的最高點。 這次集體登頂人數之多,科考成績之大,在世界登山史上都是空前未有的。從此,不斷有更多的中國人登臨珠峰峰頂。中國的進步和強大,使中國登山者逐漸成為世界珠峰登山運動中的主導力量之一?! ?5、1975年9月24日尼泊爾時間下午6時,英國登山隊的兩名隊員黑斯頓(32歲)、斯科特(33歲),從珠穆朗瑪峰的南坡面上登上了珠峰。 英隊的路線是1969年日本隊偵查時確定的,但1970年和1973年日本隊沿此線兩次攀登,都在八千五十米到八千一百五十米之間珠峰正南坡面的陡峭巖壁上失敗了,后來國際登山隊、歐洲選拔隊和英國隊相繼沿此線攀登珠峰也都失敗。這是迄今為止取得成功的第四條路線,也是四條路線中最短的一條。它的特點是,在海拔八千米以上,有一條平均坡度達75度的很長的巖石大峭壁,英國人采用了特殊的氧氣裝備和進行了專門的高山攀巖訓練才取得了成功。 據外電稱,英國隊此次攀登珠峰,從建立大本營到登頂成功先后共用了三十三天時間,這是22年來十一次登上珠峰的活動中時間最短的一個隊,說明在組織運輸和掌握天氣時機方面都作得比較順利。英國隊全隊由十八名運動員組成,隊長是博寧頓。在突擊頂峰過程中,隊員朱·布爾克死亡。據英隊宣布,此次登山共用25萬美元?! ?975年春、秋兩季,三支登山隊員從三條不同的路線攀登珠峰成功,這是珠峰攀登史上過去所沒有的?! ?6、1988年,中國、日本和尼泊爾三國登山家攜手挑戰珠峰,從南北兩側會師頂峰、雙向跨越珠峰成功,中國的3名隊員成功跨越珠峰,1人登頂,次仁多吉創造了在頂峰無氧停留99分鐘的世界紀錄?! ?7、1990年,中國、蘇聯和美國的登山者以和平的名義會聚珠峰,向世界展示了愛好和平的美好愿望。中國的7名藏族隊員在這次登山中先后站到了頂峰上。 38、1993年,海峽兩岸的6名登山運動員首次攜手登上珠峰,在歷史上寫下了精彩的一頁。吳錦雄成為第一位登頂珠峰的臺灣同胞?! ?9、在之后的1996年和1997年,中國先后和斯洛伐克、巴基斯坦開展聯合攀登活動,4名藏族隊員登頂,其中次洛成為中國第一個登上珠峰的在校大學生,大齊米、開村成為兩次登過珠峰的人?! ?0、1999年5月27日,西藏登山隊10名藏族隊員一次全員登上珠峰,并在8848·13米的頂峰采集到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圣火火種。這是一次充滿智慧和奇想的壯舉,是12億中國人滿懷信心走向新世紀的見證。桂桑成為世界上首位兩次從北坡登上珠峰的女性,仁那和吉吉成為中國第一對同時登上珠峰的夫妻?! ?1、中國人攀登珠峰的歷史不僅僅是專業隊員的專利,近年來不斷有業余愛好者挑戰珠峰。2000年,中國第一個民間單人挑戰珠峰的黑龍江勇士閻庚華于5月21日登頂,但不幸的是在下山途中遇難?! ?002年,又一名勇士王天漢終于單人挑戰珠峰獲得成功?! ?003年,中韓聯合登山隊和2003中國珠峰登山隊的14名中國隊員分別在5月21日和22日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他們是小齊米、普布卓嘎(女)、倉木拉(女)、尼瑪次仁、梁群(女)、陳俊池、阿旺、普布頓珠、扎西次仁、旺堆、加拉、羅申、王石和劉健?! 〗刂?003年5月,在過去的43年中,中國健兒已經14次登臨“地球之巔”,先后共有61人次把的足跡留在地球之巔。同時,在攀登珠峰的眾多登山者中,多名勇士長眠于珠峰潔白的世界里,一些人留下了終身殘疾。中國人攀登珠峰的歷史,是一個前仆后繼和不斷取得勝利的可歌可泣的歷史。 2005年3月20日到6月20日,中國科學院、國家測繪局將再次對青藏高原珠穆朗瑪峰地區進行綜合科學考察,還將聯合中國女子登山隊員登上珠峰頂,用雷達的手段以及GPS定位方法重新測高。。
熱心網友
1718年,即康熙五十八年,一幅實地測量繪制的《皇輿全覽圖》平鋪在紫禁城太和殿的青磚地上,圖上已準確標繪了珠峰位置,定名為朱母郎馬阿林(珠穆朗瑪峰),位于西藏邊境。這幅古地圖中珠峰的位置是當時掌握天文歷法與測繪技術的中國人——清朝理藩院主事勝住、喇嘛楚爾沁藏布和蘭木占巴實地測量繪制的。公元1714年,他們三人對廣大的西藏地區進行勘測,繪成地圖作為《皇輿全覽圖》的西藏分圖。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使用大地測量法,給出了珠峰準確的經緯度,科學地定位于地圖中,這是人類珠峰測繪史上的第一筆!說明當時我國的測繪技術與歐洲幾乎同步?! ?8~19世紀,人們開始認識到地球是個球體,英國、法國、德國為了勘查國土和他們的殖民地國家的區域面積,開始了長達半個世紀的大弧測量工作,也就是現在所稱的大地測量,主要目標就是確定地球形狀與大小,確定大城市間,地界點間的距離方位,并把這些數據插入到地圖中去,以滿足戰爭與稅收的需要。因此,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把地球表面三維的數據拼湊到二維的地圖中的挑戰。數學家高斯試圖要用一張平面的禮品包裝紙,解決包住一個圓球所面臨的困惑,他把包裝紙裁剪成小方塊貼在圓球上,因此創造了微分幾何學,成為了微積分的發明始祖?! 〉厍虻降子卸啻竽兀咳绾蝸頌榈厍蛏系娜f物所在位置提供一個能用數學表達的參照體呢?為此我們必須測量出利于數學計算的參照橢球。為了探知地球參考橢球的大小,時任印度測量局局長的埃佛勒斯峰(Everest,西方人對珠峰稱呼的音譯)指揮——安德魯·沃爾夫的測量大隊在印度平原沿著喜瑪拉雅弧開展了大弧測量工作,丈量地球大小,同時下命令要求測量隊觀測喜瑪拉雅山脊上的每座雪峰,測量它們的位置高度。珠穆朗瑪峰成為世界最高峰就是在1847年被發現的,當時觀測站的距離距珠峰322千米,測站高度70米,珠峰高程8778米。
熱心網友
41次。
熱心網友
人類可考證的有41次中國為14次吧
熱心網友
答案:近160年共求證珠峰高度41次 中國人求證珠峰高度14次九次攀登珠峰的活動都是從我國境內的西藏地區進行的,均未成功
熱心網友
最近的一次是第5次。歷史上我國建國后歷次是:1958-1960年,1966-1968年,1975,1992,2005國外至少有了6次,分別在1850年,1852年,1907年,1922年,1929年,1954年等。1719年(清康熙五十六年),我國清朝派員對珠峰及其附近的邊境地區進行勘測時,發現珠穆朗瑪峰為我國最高峰,但沒有高度標記;公元1721年,清朝政府編繪的《皇輿全覽圖》采用"朱姆朗馬阿林"這個名字來命名珠峰,并精確地標出了其具體位置。100多年后,英國首席測量師喬治·埃佛勒斯1830-1843年間調查印度地區才發現珠峰了,并命名為Peak XV。1852年,印度測量局調查員華夫用大地測量的方法測出Peak XV高度為8840米,并更名為Everest,以紀念喬治·埃佛勒斯。喬治·埃佛勒斯對自己名字贈與最高峰的榮譽有所異議,他認為依照地緣政治這座山峰應該保留它的本土名稱。在尼泊爾,人們稱其為薩迦瑪塔(Sagarmatha),意指“天后”;西藏人民則稱珠穆朗瑪Qomolangma,意指“世界之母”?! 〗▏螅醒肴嗣裾吞岢鲆熬_測量珠峰高度,繪制珠峰地區地形圖”,并將其列入新中國最有科學價值和國際意義的“填空”項目之一,交由國家有關部委論證實施。 1949年,我國草測的珠峰地區地形圖標記了珠峰的位置和地形; 1958-1960年,珠峰登山科考活動中測繪工作者在絨布寺河谷開闊地段丈量基線,用水銀氣壓計測定基線端丘高程并進行天文觀測,獲得珠峰高度為8882米。但是這個高度是不準確的,水銀氣壓計測量時存在較大的誤差?! ∥覈?966、1975、1992年3次對珠峰及其北部毗鄰地區進行了大規模的測量,其中包括天文、重力、GPS、激光測距、三角測量、水準測量及大氣折光等,并于1975年向全世界公布了精確的珠峰高程,得到舉世公認?! ?966-1968年,珠峰登山科考工作全面展開。珠峰科考隊分為五個專題組,在中國科學院院士劉東生和施雅風的帶領下,科考隊全體成員忘我地奮斗在工作第一線上。我所在的專題組任務是測量珠峰高度和測繪珠峰北側絨布冰川的地形圖,我們在珠峰北側絨布冰川上連續奮戰了50天。 由于沒有減去峰頂的積雪厚度,1972年底計算出珠峰高程為海拔8849米。為了獲得更精確的峰頂高程值,必須在峰頂設置覘標和測量峰頂積雪厚度,此項任務只有請中國登山隊登頂隊員帶勞。紅色覘標用高強度輕合金制成,屹立在逢頂可抗10級大風,標桿可伸縮3節,最下端為冰錐狀。三根標桿托起標籠,標籠直徑32厘米,可折疊,標籠中央的中心標桿刻有長度分劃,其桿上刻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登山隊”字樣。測量覘標展開3。5米高,重量3。74公斤?! ?974-1975年,珠峰登山科考活動再度展開。測量組將重力點布置到7790米的高度,它距離峰頂1。9公里,天文點觀測到海拔6300米,距離峰頂7公里,三角觀測人員守候在10個三角點上待命?! ?975年5月27日清晨,3顆紅色信號彈從指揮所騰空而起,登山隊員向珠峰發起最后的沖刺。分布在珠峰左右兩肩之上的10個觀測點,堅守了9晝夜的測繪兵早已架好儀器,調節歸準,盼望著那激動人心的時刻。 1975年7月23日,中國政府授權新華社向全球宣布:我國測繪工作者精確測得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程為8848。13米?! ?/p>
熱心網友
共41次,其中中國人14次
熱心網友
35次
熱心網友
14次吧
熱心網友
共41次
熱心網友
對珠穆朗瑪峰的攀登活動,開始于20世紀之初。20世紀以來,各國歷次攀登珠峰的情況如下: 1、1921年,英國登山隊(隊長克·哈瓦德巴里)首次從我國西藏境內攀登珠峰,他們沒有越過北坳頂部,自己宣稱到達的高度是6,985米,由于沒有成功,他們宣布這是一次偵察登山活動。 2、1922年,英國第二支珠穆朗瑪峰登山隊(隊長吉·布魯斯),仍取我國西藏境內的北坡路線,他們越過了北坳,但在到達8,225米的高度時,因死亡七人而告失敗?! ?、1924年,英國第三支珠峰登山隊(隊長弗·諾頓),仍從珠峰北坡我國境內登山,當諾頓等人到達北坡“第二臺階”下邊的8,572米附近時,因氧氣不足而被迫下山,隊員瑪洛里和阿賓堅持繼續前進,一去未返?! ?、1933年,英國登山隊,由十六人組成(隊長赫·盧托列吉),仍使用我國西藏境內北坡路線,但也失敗了,該隊隊員溫·哈利斯和威格爾兩人到達海拔8,570米的高度時,發現了1924年英國珠峰登山隊隊員瑪洛里的冰鎬,證實了瑪洛里等二人死在這個高度附近?! ?、1934年,英國人米·威爾遜使用輕型飛機進行單獨登山,結果飛機損壞在孔布冰川附近,他受了輕傷,后來他又雇用當地一些舍爾巴族人協助登山,但在一場風暴之后,他被凍死在東俄布冰川上?! ?、1935年,英國珠峰登山隊,由七人組成(隊長伊·希普頓),只偵察到我國西藏境內珠峰北坡海拔7,000米,即北坳附近而返?! ?、1936年,英國珠峰登山隊,由十人組成(隊長赫·盧托列吉),到達海拔7,007米的北坳頂部后而返[注:北坳頂部過去用7,007米,1975年中國登山隊經過實地測量計算出確切高度是7,050米]。 8、1938年,英國珠峰登山隊,由七人組成(隊長葛·狄爾曼),仍從我國境內的北坡登山,在到達海拔8,290米的高度后,宣告失敗?! ?、1947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第一次攀登珠峰的活動,由加拿大人勒·甸曼一人雇用當地一些山地居民當搬運工,仍走北坡我國境內,未超過海拔6,400米的高度,最后也失敗而返。 上述九次攀登珠峰的活動都是從我國境內的西藏地區進行的,均未成功。 1950年以后,我西藏地區獲得解放,地處西南邊防要地的西藏,再也不允許外國登山隊任意進行登山活動。從此,外國登山隊便改由尼泊爾境內的南坡攀登珠峰。 10、1950年,由美國人克·修斯頓等人組成的登山隊,從尼泊爾境內南坡首次對珠峰進行試登,只到達了孔布冰川上海拔6,100米的冰爆區附近,便返回來了?! ?1、1950年,英國登山隊,由五人組成(隊長葛·狄爾曼),事先聲稱是一支從南坡攀登珠峰的偵查隊,在到達海拔5,480米的孔布冰川附近之后返回。 12、1951年,英國登山隊,由伊·希普頓任隊長,全隊共七人,只攀越了一段孔布冰川,在到達海拔6,450米附近而返?! ?3、1951年,一個叫克·貝加·拉爾遜的丹麥人,非法偷偷越境進入我西藏地區。擬從北坡攀登珠峰,但他連海拔6,500米的高度都沒有越過就失敗了。 14、1952年5月,由隊長勒·狄特瑪爾率領的十人瑞士登山隊,從南坡尼泊爾境內攀登珠峰,隊員勒·蘭比爾和他們雇用的搬運工尼泊爾人藤辛,到達海拔8,540米的高度后,因天氣變壞而告失敗,但他們卻開創了一條從珠峰南坡通向頂峰的路線?! ?5、1952年10月,由葛·舍瓦列率領的瑞士登山隊,首次在秋季,也就是喜馬拉雅山的雨季之后,從南坡攀登珠峰,隊員勒·蘭比爾是同年春季瑞士隊的參加者。隊員恩·吉連富爾特和春季受雇的尼泊爾人藤辛兩人到達海拔8,100米的高度,再次由于天氣變壞而失敗?! ?6、1953年,英國登山隊在隊長約·漢特領導下(由十人組成),有兩名隊員登上了珠峰頂峰。登上頂峰的隊員是依·希拉里(新西蘭人)和藤辛·諾爾蓋(即1952年春、秋兩季隨瑞士登山隊兩度登上八千米的那個尼泊爾人)。隊員埃文斯和布爾吉朗到達了8,720米的高度。英國人這次使用的珠峰高度是8,840米?! ?7、1956年,瑞士登山隊(隊長阿爾貝爾·埃格爾)由五人組成,隊員?!な┟滋?,尤·瑪爾米特,阿·列伊斯,格·貢欽,在大批尼泊爾搬運工人和向導人員的支援下,于5月23日,先后分兩個結組登上了珠峰。他們使用的路線,是1952年由瑞士運動員所打通后來為英國隊首先通過并取得成功的路線。即從珠峰南坡孔布冰川,抵達珠峰與其姊妹峰洛澤峰(海拔8,501米)之間的山坳(通稱南坳),然后沿東南山脊登頂。所用珠峰標高是8,848米。 18、1960年5月25日凌晨,中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總指揮韓復東,隊長史占春),在突擊組長王富洲的率領下,首次從北坡中國境內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登上頂峰的三名隊員是王富洲、貢布(藏族)和屈銀華。在當時國際帝修反的一片反華叫囂聲中,在三年自然災害和功修背信棄義單方面退出中蘇兩國登山運動員共同攀登珠峰的活動的時候,我國登山運動員這次從北坡首次成功地登上珠峰的勝利,充分顯示了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和毛主席的領導下,無高不可攀、無堅不可摧,嚇不倒壓不垮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在這次登山戰斗中,中國登山隊共有二十九人登上了珠峰8,100米以上的高度,除登頂隊員外尚有十三名隊員登上海拔8,500米的高度。這在世界登山史上也是第一次?! ?9、1960年5月,當中國登山隊正在從北坡向珠穆朗瑪峰突擊時,一支由印軍少校吉·辛格率領的印度登山隊也在從珠峰南坡尼泊爾境內攀登珠峰。當他們到達南坡海拔8,625米的高度時,宣布由于風大無法前進,而放棄了這次登頂活動?! ?0、1962年印度第二支珠峰登山隊,在隊長——印軍陸軍中校捷·狄阿斯率領下,再次從尼泊爾境內的南坡攀登珠峰,又是因為怕大風而宣告失敗,隊員中有兩人登到海拔8,717米的高度?! ?1、1963年,美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隊長恩·狄林法斯),采取從尼泊爾境內珠峰南坡沿西南山脊登頂的路線取得成功。美國隊先后相隔二十一天進行了兩次突擊,第一次5月1日有兩人登上頂峰,第二次5月22日登上四人,兩次共上去六人,這是登上珠峰的第四個登山隊?! ?2、1965年,印度登山隊(隊長是印海軍少校穆·郭利)于5月20日、22日、24日、29日四天,先后共四個梯組從南坡尼泊爾境內登上珠峰頂峰,四次共上去九人,登山隊的正副隊長和隊員,全部是從印度現役軍人中選拔的,所用路線是過去英、瑞等隊使用過的老路線?! ?3、1969年春,日本登山隊從珠峰南坡首次進行試探性登山,在登達海拔6,450米的孔布冰川地區之后,留下了部分冰川和氣象觀測人員,他們整整在珠峰山中呆了一年,對氣象、冰川等作了較長時間觀測,為1970年日本隊正式攀登珠峰打下了必要的基礎?! ?4、1969年秋,日本珠峰登山隊(隊長藤田佳宏),企圖在當年春天登山偵察的基礎上,爭取從南坡拿下珠峰,但他們在到達了海拔八千米的高度后,宣布“完成了秋季登山偵察任務”而返?! ?5、1970年春,日本珠峰登山隊,在七十歲的老隊長松方三郎率領下(此人是日本登山界元老,他雖然參加了這次登山,但在登山活動中的全部時間是在大本營渡過的,既未參加適應性行軍,也未參加登頂活動。他的參加說明日本登山界對這次活動很重視),分兩組對珠峰進行突擊: 一組從珠峰正南面沿一條長達八百米的很陡峭的巖壁(也稱巖石墻)直插珠峰頂峰,這是日本人自己選擇的一條比較難攀的路線,因為在海拔八千米以上敢于進行“技術登山”,即攀登陡峭程度很大的巖壁,這是過去別國登山隊沒有搞過的。另一組仍然是選擇的傳統老路線,也就是從南坡經南坳沿東南山脊登頂的路線?! ∪毡娟犞员謨陕?,而且敢于向珠峰南坡正面的巖壁挑戰,這是與當時的世界登山趨勢分不開的。因為從南坡沿傳統路線登頂,走別人走過的道路,對正在快速發展中的高山登山運動已無太大意義。日本隊的南山坡正面登頂路線,按預計方案上升了大約150米(按坡面的垂直高度算)而失敗,最后只得全力依靠第二組的傳統路線。1970年5月11日、12日,該隊先后分兩個梯組共四人從傳統路線登頂成功,登頂隊員是松浦輝夫、植村直已、平林克敏和尼泊爾籍的搬運工人喬塔里?! ?6、1971年春,由歐洲英、法、意、奧、瑞士和印度等十一個國家的登山運動員聯合組成的“國際珠穆朗瑪峰登山隊”,在隊長、瑞士登山運動員恩·基連富爾特的率領下,沿珠峰南坡西南山脊路線登頂(按:基本上是1963年美國登山隊的路線)。由于一開始步調就不一致,內部分歧很大,在印度隊員胡古納遇雪崩死亡后,宣告失敗?! ?7、1972年春,一支由西德克·海利考費爾率領的歐洲八個國家(英、法、意、奧、西德、瑞士等國)登山運動員組成的“歐洲珠穆朗瑪峰登山隊”,沿傳統路線從南坡登頂,在到達海拔8,200米的高度后,宣告失敗?! ?8、1972年秋(9-11月),英國軍事登山隊(隊長博寧頓),沿南坡傳統路線攀登珠峰,在建立了海拔8,230米的突擊營地之后,由于氣候變壞被迫宣告失敗?! ?9、1973年春(2-5月)意大利軍事登山隊,在意大利軍事登山學校校長基多·蒙齊諾的率領下,組成一支包括意大利陸、海、空軍,警察部隊,海關人員,醫務、氣象和其他軍事科學工作人員的大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于當年5月5日和5月7日兩次,每次一個結組(四人), 一共八人登上了珠峰頂峰。全隊中意大利軍人有六十人左右,是至目前為止的外國登山隊中,到尼泊爾登山人數最多的一次。他們雇用了三百多名尼泊爾搬運工人和向導,動員了各種運輸工具,包括軍用直升飛機和坡地牽引車等現代化山地運輸工具?! ∫獯罄娛碌巧疥牭牡琼斅肪€,原來也是兩個方案,一是沿西南山脊(原1963年美國隊用過的路線)登頂,一個是備用方案,即沿比較保險的,東南山脊傳統路線登頂。結果第一方案受阻,最后還是采用備用方案登上了頂峰。 30、1973年秋,日本珠穆朗瑪峰登山隊(隊長水野祥太郎),從當年8月間進入珠峰,原企圖從1970年日本隊未取得成功的珠峰正南面路線登頂,事先曾想方設法改進了裝備,如適合于海拔八千米以上高度的用氧裝備,但仍未能越過海拔八千米以上的那一條大巖壁,結果被迫采用備用方案,沿東南山脊經南坳的傳統路線登頂。兩名隊員,石黑久和加藤保男,于10月26日登上了珠峰頂峰。這是珠峰攀登史上首次在秋天登頂成功?! ?1、1974年春,西班牙珠穆朗瑪峰登山隊(隊長洛倫特·蘇加薩,生理學家),由十六人組成,使用南坡傳統路線,在5月19日突擊隊員到達第6號營地(8,600米)時,由于強烈大風使他們不能前進而宣告失敗,當時距離珠峰頂峰只有350米?! ?2、1974年秋,由法國著名的登山滑雪運動城——沙莫尼市(阿爾卑斯山的小山城)的市長德渥阿松擔任隊長的法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由十名法國人組成,雇用390名尼泊爾搬運工人和向導,選定1963年美國登山隊沿西南山脊的路線登頂。這次登山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試驗人體在高空的生理變化,他們專為每個登頂隊員制作了遙控心電圖裝置,準備對運動員從山下到頂峰的全部心電圖作一次系統的觀測。但是在9月19日夜間,發生在海拔6,400~6,900米附近的一次較大的雪崩,使隊長和五名尼泊爾搬運工人死亡,全隊的登山活動因此而宣告失敗?! ?3、1975年春,一支由十五名日本婦女組成的日本女子珠穆朗瑪峰登山隊(隊長久野英子),由一名日本男記者陪同,于3月16日在珠峰南坡海拔5,350米的高度上建立了大本營。副隊長田部井淳子(36歲)于1975年5月16日中午當地時間12時30分同尼泊爾向導安則林(27歲)一起,沿南坡傳統路線登上了珠峰頂峰,共停留25分鐘。 日本女隊此次登山遇到的困難較大。她們從日本出發到山下大本營,曾丟失了大量裝備和食品;5月3~4日夜間,在海拔6,450米的營地上又突然發生了一次大雪崩,七名女隊員和二十三名尼泊爾向導遭受雪崩襲擊,整個6,450米的營地全被雪崩吞沒,情況非常危險,但在得到及時搶救后,全體遇險人員脫險了,田部井淳子也是被雪崩埋沒的隊員中一個,她在登上頂峰之后表示,“以后再也不干登山這種活動了!” 34、1975年,中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黨委書記王富洲,隊長史占春),由漢、藏、回、蒙古、朝鮮、土、鄂溫克等七個兄弟民族的隊員組成,共434人,其中運動員179人,包括女運動員36人,其余255人有科考、氣象、通訊、新聞、醫務、交通運輸、炊事及其他后勤人員,絕大部分成員來自工農兵。 全隊從3月初進山,6月初撤營。經過多次行軍(前三次是適應性行軍,后兩次是突擊頂峰),在1975年5月27日北京時間下午2時30分,女隊員潘多和八名男隊員索南羅布、羅則、侯生福、桑珠、大平措、貢嗄巴桑、次仁多吉、阿布欽,繼1960年中國登山隊王富洲、貢布、屈銀華首次從北坡登上珠峰之后,再次從北坡登上了這個地球的最高點。 這次集體登頂人數之多,科考成績之大,在世界登山史上都是空前未有的。從此,不斷有更多的中國人登臨珠峰峰頂。中國的進步和強大,使中國登山者逐漸成為世界珠峰登山運動中的主導力量之一。 35、1975年9月24日尼泊爾時間下午6時,英國登山隊的兩名隊員黑斯頓(32歲)、斯科特(33歲),從珠穆朗瑪峰的南坡面上登上了珠峰。 英隊的路線是1969年日本隊偵查時確定的,但1970年和1973年日本隊沿此線兩次攀登,都在八千五十米到八千一百五十米之間珠峰正南坡面的陡峭巖壁上失敗了,后來國際登山隊、歐洲選拔隊和英國隊相繼沿此線攀登珠峰也都失敗。這是迄今為止取得成功的第四條路線,也是四條路線中最短的一條。它的特點是,在海拔八千米以上,有一條平均坡度達75度的很長的巖石大峭壁,英國人采用了特殊的氧氣裝備和進行了專門的高山攀巖訓練才取得了成功?! 怆姺Q,英國隊此次攀登珠峰,從建立大本營到登頂成功先后共用了三十三天時間,這是22年來十一次登上珠峰的活動中時間最短的一個隊,說明在組織運輸和掌握天氣時機方面都作得比較順利。英國隊全隊由十八名運動員組成,隊長是博寧頓。在突擊頂峰過程中,隊員朱·布爾克死亡。據英隊宣布,此次登山共用25萬美元?! ?975年春、秋兩季,三支登山隊員從三條不同的路線攀登珠峰成功,這是珠峰攀登史上過去所沒有的。 36、1988年,中國、日本和尼泊爾三國登山家攜手挑戰珠峰,從南北兩側會師頂峰、雙向跨越珠峰成功,中國的3名隊員成功跨越珠峰,1人登頂,次仁多吉創造了在頂峰無氧停留99分鐘的世界紀錄。 37、1990年,中國、蘇聯和美國的登山者以和平的名義會聚珠峰,向世界展示了愛好和平的美好愿望。中國的7名藏族隊員在這次登山中先后站到了頂峰上?! ?8、1993年,海峽兩岸的6名登山運動員首次攜手登上珠峰,在歷史上寫下了精彩的一頁。吳錦雄成為第一位登頂珠峰的臺灣同胞。 39、在之后的1996年和1997年,中國先后和斯洛伐克、巴基斯坦開展聯合攀登活動,4名藏族隊員登頂,其中次洛成為中國第一個登上珠峰的在校大學生,大齊米、開村成為兩次登過珠峰的人?! ?0、1999年5月27日,西藏登山隊10名藏族隊員一次全員登上珠峰,并在8848·13米的頂峰采集到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圣火火種。這是一次充滿智慧和奇想的壯舉,是12億中國人滿懷信心走向新世紀的見證。桂桑成為世界上首位兩次從北坡登上珠峰的女性,仁那和吉吉成為中國第一對同時登上珠峰的夫妻?! ?1、中國人攀登珠峰的歷史不僅僅是專業隊員的專利,近年來不斷有業余愛好者挑戰珠峰。2000年,中國第一個民間單人挑戰珠峰的黑龍江勇士閻庚華于5月21日登頂,但不幸的是在下山途中遇難?! ?002年,又一名勇士王天漢終于單人挑戰珠峰獲得成功。 2003年,中韓聯合登山隊和2003中國珠峰登山隊的14名中國隊員分別在5月21日和22日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他們是小齊米、普布卓嘎(女)、倉木拉(女)、尼瑪次仁、梁群(女)、陳俊池、阿旺、普布頓珠、扎西次仁、旺堆、加拉、羅申、王石和劉健。 截止2003年5月,在過去的43年中,中國健兒已經14次登臨“地球之巔”,先后共有61人次把的足跡留在地球之巔。同時,在攀登珠峰的眾多登山者中,多名勇士長眠于珠峰潔白的世界里,一些人留下了終身殘疾。中國人攀登珠峰的歷史,是一個前仆后繼和不斷取得勝利的可歌可泣的歷史。 2005年3月20日到6月20日,中國科學院、國家測繪局將再次對青藏高原珠穆朗瑪峰地區進行綜合科學考察,還將聯合中國女子登山隊員登上珠峰頂,用雷達的手段以及GPS定位方法重新測高。 。
熱心網友
大家上中國戶外資料網登山頻道查資料吧:
熱心網友
共41次,其中中國人14次 .
熱心網友
共有42次.
熱心網友
上面的太詳細了。
熱心網友
世界41次,其中中國人14次
熱心網友
41次,其中中國人14次對珠穆朗瑪峰的攀登活動,開始于20世紀之初。20世紀以來,各國歷次攀登珠峰的情況如下: 1、1921年,英國登山隊(隊長克·哈瓦德巴里)首次從我國西藏境內攀登珠峰,他們沒有越過北坳頂部,自己宣稱到達的高度是6,985米,由于沒有成功,他們宣布這是一次偵察登山活動?! ?、1922年,英國第二支珠穆朗瑪峰登山隊(隊長吉·布魯斯),仍取我國西藏境內的北坡路線,他們越過了北坳,但在到達8,225米的高度時,因死亡七人而告失敗?! ?、1924年,英國第三支珠峰登山隊(隊長弗·諾頓),仍從珠峰北坡我國境內登山,當諾頓等人到達北坡“第二臺階”下邊的8,572米附近時,因氧氣不足而被迫下山,隊員瑪洛里和阿賓堅持繼續前進,一去未返?! ?、1933年,英國登山隊,由十六人組成(隊長赫·盧托列吉),仍使用我國西藏境內北坡路線,但也失敗了,該隊隊員溫·哈利斯和威格爾兩人到達海拔8,570米的高度時,發現了1924年英國珠峰登山隊隊員瑪洛里的冰鎬,證實了瑪洛里等二人死在這個高度附近。 5、1934年,英國人米·威爾遜使用輕型飛機進行單獨登山,結果飛機損壞在孔布冰川附近,他受了輕傷,后來他又雇用當地一些舍爾巴族人協助登山,但在一場風暴之后,他被凍死在東俄布冰川上。 6、1935年,英國珠峰登山隊,由七人組成(隊長伊·希普頓),只偵察到我國西藏境內珠峰北坡海拔7,000米,即北坳附近而返?! ?、1936年,英國珠峰登山隊,由十人組成(隊長赫·盧托列吉),到達海拔7,007米的北坳頂部后而返[注:北坳頂部過去用7,007米,1975年中國登山隊經過實地測量計算出確切高度是7,050米]?! ?、1938年,英國珠峰登山隊,由七人組成(隊長葛·狄爾曼),仍從我國境內的北坡登山,在到達海拔8,290米的高度后,宣告失敗?! ?、1947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第一次攀登珠峰的活動,由加拿大人勒·甸曼一人雇用當地一些山地居民當搬運工,仍走北坡我國境內,未超過海拔6,400米的高度,最后也失敗而返。 上述九次攀登珠峰的活動都是從我國境內的西藏地區進行的,均未成功?! ?950年以后,我西藏地區獲得解放,地處西南邊防要地的西藏,再也不允許外國登山隊任意進行登山活動。從此,外國登山隊便改由尼泊爾境內的南坡攀登珠峰?! ?0、1950年,由美國人克·修斯頓等人組成的登山隊,從尼泊爾境內南坡首次對珠峰進行試登,只到達了孔布冰川上海拔6,100米的冰爆區附近,便返回來了?! ?1、1950年,英國登山隊,由五人組成(隊長葛·狄爾曼),事先聲稱是一支從南坡攀登珠峰的偵查隊,在到達海拔5,480米的孔布冰川附近之后返回?! ?2、1951年,英國登山隊,由伊·希普頓任隊長,全隊共七人,只攀越了一段孔布冰川,在到達海拔6,450米附近而返?! ?3、1951年,一個叫克·貝加·拉爾遜的丹麥人,非法偷偷越境進入我西藏地區。擬從北坡攀登珠峰,但他連海拔6,500米的高度都沒有越過就失敗了?! ?4、1952年5月,由隊長勒·狄特瑪爾率領的十人瑞士登山隊,從南坡尼泊爾境內攀登珠峰,隊員勒·蘭比爾和他們雇用的搬運工尼泊爾人藤辛,到達海拔8,540米的高度后,因天氣變壞而告失敗,但他們卻開創了一條從珠峰南坡通向頂峰的路線?! ?5、1952年10月,由葛·舍瓦列率領的瑞士登山隊,首次在秋季,也就是喜馬拉雅山的雨季之后,從南坡攀登珠峰,隊員勒·蘭比爾是同年春季瑞士隊的參加者。隊員恩·吉連富爾特和春季受雇的尼泊爾人藤辛兩人到達海拔8,100米的高度,再次由于天氣變壞而失敗?! ?6、1953年,英國登山隊在隊長約·漢特領導下(由十人組成),有兩名隊員登上了珠峰頂峰。登上頂峰的隊員是依·希拉里(新西蘭人)和藤辛·諾爾蓋(即1952年春、秋兩季隨瑞士登山隊兩度登上八千米的那個尼泊爾人)。隊員埃文斯和布爾吉朗到達了8,720米的高度。英國人這次使用的珠峰高度是8,840米?! ?7、1956年,瑞士登山隊(隊長阿爾貝爾·埃格爾)由五人組成,隊員埃·施米特,尤·瑪爾米特,阿·列伊斯,格·貢欽,在大批尼泊爾搬運工人和向導人員的支援下,于5月23日,先后分兩個結組登上了珠峰。他們使用的路線,是1952年由瑞士運動員所打通后來為英國隊首先通過并取得成功的路線。即從珠峰南坡孔布冰川,抵達珠峰與其姊妹峰洛澤峰(海拔8,501米)之間的山坳(通稱南坳),然后沿東南山脊登頂。所用珠峰標高是8,848米?! ?8、1960年5月25日凌晨,中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總指揮韓復東,隊長史占春),在突擊組長王富洲的率領下,首次從北坡中國境內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登上頂峰的三名隊員是王富洲、貢布(藏族)和屈銀華。在當時國際帝修反的一片反華叫囂聲中,在三年自然災害和功修背信棄義單方面退出中蘇兩國登山運動員共同攀登珠峰的活動的時候,我國登山運動員這次從北坡首次成功地登上珠峰的勝利,充分顯示了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和毛主席的領導下,無高不可攀、無堅不可摧,嚇不倒壓不垮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谶@次登山戰斗中,中國登山隊共有二十九人登上了珠峰8,100米以上的高度,除登頂隊員外尚有十三名隊員登上海拔8,500米的高度。這在世界登山史上也是第一次?! ?9、1960年5月,當中國登山隊正在從北坡向珠穆朗瑪峰突擊時,一支由印軍少校吉·辛格率領的印度登山隊也在從珠峰南坡尼泊爾境內攀登珠峰。當他們到達南坡海拔8,625米的高度時,宣布由于風大無法前進,而放棄了這次登頂活動?! ?0、1962年印度第二支珠峰登山隊,在隊長——印軍陸軍中校捷·狄阿斯率領下,再次從尼泊爾境內的南坡攀登珠峰,又是因為怕大風而宣告失敗,隊員中有兩人登到海拔8,717米的高度?! ?1、1963年,美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隊長恩·狄林法斯),采取從尼泊爾境內珠峰南坡沿西南山脊登頂的路線取得成功。美國隊先后相隔二十一天進行了兩次突擊,第一次5月1日有兩人登上頂峰,第二次5月22日登上四人,兩次共上去六人,這是登上珠峰的第四個登山隊?! ?2、1965年,印度登山隊(隊長是印海軍少校穆·郭利)于5月20日、22日、24日、29日四天,先后共四個梯組從南坡尼泊爾境內登上珠峰頂峰,四次共上去九人,登山隊的正副隊長和隊員,全部是從印度現役軍人中選拔的,所用路線是過去英、瑞等隊使用過的老路線?! ?3、1969年春,日本登山隊從珠峰南坡首次進行試探性登山,在登達海拔6,450米的孔布冰川地區之后,留下了部分冰川和氣象觀測人員,他們整整在珠峰山中呆了一年,對氣象、冰川等作了較長時間觀測,為1970年日本隊正式攀登珠峰打下了必要的基礎?! ?4、1969年秋,日本珠峰登山隊(隊長藤田佳宏),企圖在當年春天登山偵察的基礎上,爭取從南坡拿下珠峰,但他們在到達了海拔八千米的高度后,宣布“完成了秋季登山偵察任務”而返。 25、1970年春,日本珠峰登山隊,在七十歲的老隊長松方三郎率領下(此人是日本登山界元老,他雖然參加了這次登山,但在登山活動中的全部時間是在大本營渡過的,既未參加適應性行軍,也未參加登頂活動。他的參加說明日本登山界對這次活動很重視),分兩組對珠峰進行突擊: 一組從珠峰正南面沿一條長達八百米的很陡峭的巖壁(也稱巖石墻)直插珠峰頂峰,這是日本人自己選擇的一條比較難攀的路線,因為在海拔八千米以上敢于進行“技術登山”,即攀登陡峭程度很大的巖壁,這是過去別國登山隊沒有搞過的。另一組仍然是選擇的傳統老路線,也就是從南坡經南坳沿東南山脊登頂的路線?! ∪毡娟犞员謨陕罚腋矣谙蛑榉迥掀抡娴膸r壁挑戰,這是與當時的世界登山趨勢分不開的。因為從南坡沿傳統路線登頂,走別人走過的道路,對正在快速發展中的高山登山運動已無太大意義。日本隊的南山坡正面登頂路線,按預計方案上升了大約150米(按坡面的垂直高度算)而失敗,最后只得全力依靠第二組的傳統路線。1970年5月11日、12日,該隊先后分兩個梯組共四人從傳統路線登頂成功,登頂隊員是松浦輝夫、植村直已、平林克敏和尼泊爾籍的搬運工人喬塔里?! ?6、1971年春,由歐洲英、法、意、奧、瑞士和印度等十一個國家的登山運動員聯合組成的“國際珠穆朗瑪峰登山隊”,在隊長、瑞士登山運動員恩·基連富爾特的率領下,沿珠峰南坡西南山脊路線登頂(按:基本上是1963年美國登山隊的路線)。由于一開始步調就不一致,內部分歧很大,在印度隊員胡古納遇雪崩死亡后,宣告失敗?! ?7、1972年春,一支由西德克·海利考費爾率領的歐洲八個國家(英、法、意、奧、西德、瑞士等國)登山運動員組成的“歐洲珠穆朗瑪峰登山隊”,沿傳統路線從南坡登頂,在到達海拔8,200米的高度后,宣告失敗?! ?8、1972年秋(9-11月),英國軍事登山隊(隊長博寧頓),沿南坡傳統路線攀登珠峰,在建立了海拔8,230米的突擊營地之后,由于氣候變壞被迫宣告失敗?! ?9、1973年春(2-5月)意大利軍事登山隊,在意大利軍事登山學校校長基多·蒙齊諾的率領下,組成一支包括意大利陸、海、空軍,警察部隊,海關人員,醫務、氣象和其他軍事科學工作人員的大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于當年5月5日和5月7日兩次,每次一個結組(四人), 一共八人登上了珠峰頂峰。全隊中意大利軍人有六十人左右,是至目前為止的外國登山隊中,到尼泊爾登山人數最多的一次。他們雇用了三百多名尼泊爾搬運工人和向導,動員了各種運輸工具,包括軍用直升飛機和坡地牽引車等現代化山地運輸工具?! ∫獯罄娛碌巧疥牭牡琼斅肪€,原來也是兩個方案,一是沿西南山脊(原1963年美國隊用過的路線)登頂,一個是備用方案,即沿比較保險的,東南山脊傳統路線登頂。結果第一方案受阻,最后還是采用備用方案登上了頂峰?! ?0、1973年秋,日本珠穆朗瑪峰登山隊(隊長水野祥太郎),從當年8月間進入珠峰,原企圖從1970年日本隊未取得成功的珠峰正南面路線登頂,事先曾想方設法改進了裝備,如適合于海拔八千米以上高度的用氧裝備,但仍未能越過海拔八千米以上的那一條大巖壁,結果被迫采用備用方案,沿東南山脊經南坳的傳統路線登頂。兩名隊員,石黑久和加藤保男,于10月26日登上了珠峰頂峰。這是珠峰攀登史上首次在秋天登頂成功?! ?1、1974年春,西班牙珠穆朗瑪峰登山隊(隊長洛倫特·蘇加薩,生理學家),由十六人組成,使用南坡傳統路線,在5月19日突擊隊員到達第6號營地(8,600米)時,由于強烈大風使他們不能前進而宣告失敗,當時距離珠峰頂峰只有350米?! ?2、1974年秋,由法國著名的登山滑雪運動城——沙莫尼市(阿爾卑斯山的小山城)的市長德渥阿松擔任隊長的法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由十名法國人組成,雇用390名尼泊爾搬運工人和向導,選定1963年美國登山隊沿西南山脊的路線登頂。這次登山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試驗人體在高空的生理變化,他們專為每個登頂隊員制作了遙控心電圖裝置,準備對運動員從山下到頂峰的全部心電圖作一次系統的觀測。但是在9月19日夜間,發生在海拔6,400~6,900米附近的一次較大的雪崩,使隊長和五名尼泊爾搬運工人死亡,全隊的登山活動因此而宣告失敗。 33、1975年春,一支由十五名日本婦女組成的日本女子珠穆朗瑪峰登山隊(隊長久野英子),由一名日本男記者陪同,于3月16日在珠峰南坡海拔5,350米的高度上建立了大本營。副隊長田部井淳子(36歲)于1975年5月16日中午當地時間12時30分同尼泊爾向導安則林(27歲)一起,沿南坡傳統路線登上了珠峰頂峰,共停留25分鐘?! ∪毡九牬舜蔚巧接龅降睦щy較大。她們從日本出發到山下大本營,曾丟失了大量裝備和食品;5月3~4日夜間,在海拔6,450米的營地上又突然發生了一次大雪崩,七名女隊員和二十三名尼泊爾向導遭受雪崩襲擊,整個6,450米的營地全被雪崩吞沒,情況非常危險,但在得到及時搶救后,全體遇險人員脫險了,田部井淳子也是被雪崩埋沒的隊員中一個,她在登上頂峰之后表示,“以后再也不干登山這種活動了!” 34、1975年,中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黨委書記王富洲,隊長史占春),由漢、藏、回、蒙古、朝鮮、土、鄂溫克等七個兄弟民族的隊員組成,共434人,其中運動員179人,包括女運動員36人,其余255人有科考、氣象、通訊、新聞、醫務、交通運輸、炊事及其他后勤人員,絕大部分成員來自工農兵?! ∪爮?月初進山,6月初撤營。經過多次行軍(前三次是適應性行軍,后兩次是突擊頂峰),在1975年5月27日北京時間下午2時30分,女隊員潘多和八名男隊員索南羅布、羅則、侯生福、桑珠、大平措、貢嗄巴桑、次仁多吉、阿布欽,繼1960年中國登山隊王富洲、貢布、屈銀華首次從北坡登上珠峰之后,再次從北坡登上了這個地球的最高點。 這次集體登頂人數之多,科考成績之大,在世界登山史上都是空前未有的。從此,不斷有更多的中國人登臨珠峰峰頂。中國的進步和強大,使中國登山者逐漸成為世界珠峰登山運動中的主導力量之一?! ?5、1975年9月24日尼泊爾時間下午6時,英國登山隊的兩名隊員黑斯頓(32歲)、斯科特(33歲),從珠穆朗瑪峰的南坡面上登上了珠峰?! ∮㈥牭穆肪€是1969年日本隊偵查時確定的,但1970年和1973年日本隊沿此線兩次攀登,都在八千五十米到八千一百五十米之間珠峰正南坡面的陡峭巖壁上失敗了,后來國際登山隊、歐洲選拔隊和英國隊相繼沿此線攀登珠峰也都失敗。這是迄今為止取得成功的第四條路線,也是四條路線中最短的一條。它的特點是,在海拔八千米以上,有一條平均坡度達75度的很長的巖石大峭壁,英國人采用了特殊的氧氣裝備和進行了專門的高山攀巖訓練才取得了成功。 據外電稱,英國隊此次攀登珠峰,從建立大本營到登頂成功先后共用了三十三天時間,這是22年來十一次登上珠峰的活動中時間最短的一個隊,說明在組織運輸和掌握天氣時機方面都作得比較順利。英國隊全隊由十八名運動員組成,隊長是博寧頓。在突擊頂峰過程中,隊員朱·布爾克死亡。據英隊宣布,此次登山共用25萬美元。 1975年春、秋兩季,三支登山隊員從三條不同的路線攀登珠峰成功,這是珠峰攀登史上過去所沒有的?! ?6、1988年,中國、日本和尼泊爾三國登山家攜手挑戰珠峰,從南北兩側會師頂峰、雙向跨越珠峰成功,中國的3名隊員成功跨越珠峰,1人登頂,次仁多吉創造了在頂峰無氧停留99分鐘的世界紀錄。 37、1990年,中國、蘇聯和美國的登山者以和平的名義會聚珠峰,向世界展示了愛好和平的美好愿望。中國的7名藏族隊員在這次登山中先后站到了頂峰上?! ?8、1993年,海峽兩岸的6名登山運動員首次攜手登上珠峰,在歷史上寫下了精彩的一頁。吳錦雄成為第一位登頂珠峰的臺灣同胞。 39、在之后的1996年和1997年,中國先后和斯洛伐克、巴基斯坦開展聯合攀登活動,4名藏族隊員登頂,其中次洛成為中國第一個登上珠峰的在校大學生,大齊米、開村成為兩次登過珠峰的人。 40、1999年5月27日,西藏登山隊10名藏族隊員一次全員登上珠峰,并在8848·13米的頂峰采集到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圣火火種。這是一次充滿智慧和奇想的壯舉,是12億中國人滿懷信心走向新世紀的見證。桂桑成為世界上首位兩次從北坡登上珠峰的女性,仁那和吉吉成為中國第一對同時登上珠峰的夫妻?! ?1、中國人攀登珠峰的歷史不僅僅是專業隊員的專利,近年來不斷有業余愛好者挑戰珠峰。2000年,中國第一個民間單人挑戰珠峰的黑龍江勇士閻庚華于5月21日登頂,但不幸的是在下山途中遇難?! ?002年,又一名勇士王天漢終于單人挑戰珠峰獲得成功?! ?003年,中韓聯合登山隊和2003中國珠峰登山隊的14名中國隊員分別在5月21日和22日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他們是小齊米、普布卓嘎(女)、倉木拉(女)、尼瑪次仁、梁群(女)、陳俊池、阿旺、普布頓珠、扎西次仁、旺堆、加拉、羅申、王石和劉健。 截止2003年5月,在過去的43年中,中國健兒已經14次登臨“地球之巔”,先后共有61人次把的足跡留在地球之巔。同時,在攀登珠峰的眾多登山者中,多名勇士長眠于珠峰潔白的世界里,一些人留下了終身殘疾。中國人攀登珠峰的歷史,是一個前仆后繼和不斷取得勝利的可歌可泣的歷史?! ?005年3月20日到6月20日,中國科學院、國家測繪局將再次對青藏高原珠穆朗瑪峰地區進行綜合科學考察,還將聯合中國女子登山隊員登上珠峰頂,用雷達的手段以及GPS定位方法重新測高。 。
熱心網友
對珠穆朗瑪峰的攀登活動,開始于20世紀之初。20世紀以來,各國歷次攀登珠峰的情況如下: 1、1921年,英國登山隊(隊長克·哈瓦德巴里)首次從我國西藏境內攀登珠峰,他們沒有越過北坳頂部,自己宣稱到達的高度是6,985米,由于沒有成功,他們宣布這是一次偵察登山活動。 2、1922年,英國第二支珠穆朗瑪峰登山隊(隊長吉·布魯斯),仍取我國西藏境內的北坡路線,他們越過了北坳,但在到達8,225米的高度時,因死亡七人而告失敗?! ?、1924年,英國第三支珠峰登山隊(隊長弗·諾頓),仍從珠峰北坡我國境內登山,當諾頓等人到達北坡“第二臺階”下邊的8,572米附近時,因氧氣不足而被迫下山,隊員瑪洛里和阿賓堅持繼續前進,一去未返?! ?、1933年,英國登山隊,由十六人組成(隊長赫·盧托列吉),仍使用我國西藏境內北坡路線,但也失敗了,該隊隊員溫·哈利斯和威格爾兩人到達海拔8,570米的高度時,發現了1924年英國珠峰登山隊隊員瑪洛里的冰鎬,證實了瑪洛里等二人死在這個高度附近?! ?、1934年,英國人米·威爾遜使用輕型飛機進行單獨登山,結果飛機損壞在孔布冰川附近,他受了輕傷,后來他又雇用當地一些舍爾巴族人協助登山,但在一場風暴之后,他被凍死在東俄布冰川上?! ?、1935年,英國珠峰登山隊,由七人組成(隊長伊·希普頓),只偵察到我國西藏境內珠峰北坡海拔7,000米,即北坳附近而返?! ?、1936年,英國珠峰登山隊,由十人組成(隊長赫·盧托列吉),到達海拔7,007米的北坳頂部后而返[注:北坳頂部過去用7,007米,1975年中國登山隊經過實地測量計算出確切高度是7,050米]?! ?、1938年,英國珠峰登山隊,由七人組成(隊長葛·狄爾曼),仍從我國境內的北坡登山,在到達海拔8,290米的高度后,宣告失敗?! ?、1947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第一次攀登珠峰的活動,由加拿大人勒·甸曼一人雇用當地一些山地居民當搬運工,仍走北坡我國境內,未超過海拔6,400米的高度,最后也失敗而返。 上述九次攀登珠峰的活動都是從我國境內的西藏地區進行的,均未成功?! ?950年以后,我西藏地區獲得解放,地處西南邊防要地的西藏,再也不允許外國登山隊任意進行登山活動。從此,外國登山隊便改由尼泊爾境內的南坡攀登珠峰。 10、1950年,由美國人克·修斯頓等人組成的登山隊,從尼泊爾境內南坡首次對珠峰進行試登,只到達了孔布冰川上海拔6,100米的冰爆區附近,便返回來了。 11、1950年,英國登山隊,由五人組成(隊長葛·狄爾曼),事先聲稱是一支從南坡攀登珠峰的偵查隊,在到達海拔5,480米的孔布冰川附近之后返回?! ?2、1951年,英國登山隊,由伊·希普頓任隊長,全隊共七人,只攀越了一段孔布冰川,在到達海拔6,450米附近而返。 13、1951年,一個叫克·貝加·拉爾遜的丹麥人,非法偷偷越境進入我西藏地區。擬從北坡攀登珠峰,但他連海拔6,500米的高度都沒有越過就失敗了。 14、1952年5月,由隊長勒·狄特瑪爾率領的十人瑞士登山隊,從南坡尼泊爾境內攀登珠峰,隊員勒·蘭比爾和他們雇用的搬運工尼泊爾人藤辛,到達海拔8,540米的高度后,因天氣變壞而告失敗,但他們卻開創了一條從珠峰南坡通向頂峰的路線?! ?5、1952年10月,由葛·舍瓦列率領的瑞士登山隊,首次在秋季,也就是喜馬拉雅山的雨季之后,從南坡攀登珠峰,隊員勒·蘭比爾是同年春季瑞士隊的參加者。隊員恩·吉連富爾特和春季受雇的尼泊爾人藤辛兩人到達海拔8,100米的高度,再次由于天氣變壞而失敗?! ?6、1953年,英國登山隊在隊長約·漢特領導下(由十人組成),有兩名隊員登上了珠峰頂峰。登上頂峰的隊員是依·希拉里(新西蘭人)和藤辛·諾爾蓋(即1952年春、秋兩季隨瑞士登山隊兩度登上八千米的那個尼泊爾人)。隊員埃文斯和布爾吉朗到達了8,720米的高度。英國人這次使用的珠峰高度是8,840米?! ?7、1956年,瑞士登山隊(隊長阿爾貝爾·埃格爾)由五人組成,隊員?!な┟滋兀取が敔柮滋?,阿·列伊斯,格·貢欽,在大批尼泊爾搬運工人和向導人員的支援下,于5月23日,先后分兩個結組登上了珠峰。他們使用的路線,是1952年由瑞士運動員所打通后來為英國隊首先通過并取得成功的路線。即從珠峰南坡孔布冰川,抵達珠峰與其姊妹峰洛澤峰(海拔8,501米)之間的山坳(通稱南坳),然后沿東南山脊登頂。所用珠峰標高是8,848米?! ?8、1960年5月25日凌晨,中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總指揮韓復東,隊長史占春),在突擊組長王富洲的率領下,首次從北坡中國境內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登上頂峰的三名隊員是王富洲、貢布(藏族)和屈銀華。在當時國際帝修反的一片反華叫囂聲中,在三年自然災害和功修背信棄義單方面退出中蘇兩國登山運動員共同攀登珠峰的活動的時候,我國登山運動員這次從北坡首次成功地登上珠峰的勝利,充分顯示了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和毛主席的領導下,無高不可攀、無堅不可摧,嚇不倒壓不垮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谶@次登山戰斗中,中國登山隊共有二十九人登上了珠峰8,100米以上的高度,除登頂隊員外尚有十三名隊員登上海拔8,500米的高度。這在世界登山史上也是第一次?! ?9、1960年5月,當中國登山隊正在從北坡向珠穆朗瑪峰突擊時,一支由印軍少校吉·辛格率領的印度登山隊也在從珠峰南坡尼泊爾境內攀登珠峰。當他們到達南坡海拔8,625米的高度時,宣布由于風大無法前進,而放棄了這次登頂活動。 20、1962年印度第二支珠峰登山隊,在隊長——印軍陸軍中校捷·狄阿斯率領下,再次從尼泊爾境內的南坡攀登珠峰,又是因為怕大風而宣告失敗,隊員中有兩人登到海拔8,717米的高度?! ?1、1963年,美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隊長恩·狄林法斯),采取從尼泊爾境內珠峰南坡沿西南山脊登頂的路線取得成功。美國隊先后相隔二十一天進行了兩次突擊,第一次5月1日有兩人登上頂峰,第二次5月22日登上四人,兩次共上去六人,這是登上珠峰的第四個登山隊?! ?2、1965年,印度登山隊(隊長是印海軍少校穆·郭利)于5月20日、22日、24日、29日四天,先后共四個梯組從南坡尼泊爾境內登上珠峰頂峰,四次共上去九人,登山隊的正副隊長和隊員,全部是從印度現役軍人中選拔的,所用路線是過去英、瑞等隊使用過的老路線?! ?3、1969年春,日本登山隊從珠峰南坡首次進行試探性登山,在登達海拔6,450米的孔布冰川地區之后,留下了部分冰川和氣象觀測人員,他們整整在珠峰山中呆了一年,對氣象、冰川等作了較長時間觀測,為1970年日本隊正式攀登珠峰打下了必要的基礎?! ?4、1969年秋,日本珠峰登山隊(隊長藤田佳宏),企圖在當年春天登山偵察的基礎上,爭取從南坡拿下珠峰,但他們在到達了海拔八千米的高度后,宣布“完成了秋季登山偵察任務”而返?! ?5、1970年春,日本珠峰登山隊,在七十歲的老隊長松方三郎率領下(此人是日本登山界元老,他雖然參加了這次登山,但在登山活動中的全部時間是在大本營渡過的,既未參加適應性行軍,也未參加登頂活動。他的參加說明日本登山界對這次活動很重視),分兩組對珠峰進行突擊: 一組從珠峰正南面沿一條長達八百米的很陡峭的巖壁(也稱巖石墻)直插珠峰頂峰,這是日本人自己選擇的一條比較難攀的路線,因為在海拔八千米以上敢于進行“技術登山”,即攀登陡峭程度很大的巖壁,這是過去別國登山隊沒有搞過的。另一組仍然是選擇的傳統老路線,也就是從南坡經南坳沿東南山脊登頂的路線。 日本隊之所以兵分兩路,而且敢于向珠峰南坡正面的巖壁挑戰,這是與當時的世界登山趨勢分不開的。因為從南坡沿傳統路線登頂,走別人走過的道路,對正在快速發展中的高山登山運動已無太大意義。日本隊的南山坡正面登頂路線,按預計方案上升了大約150米(按坡面的垂直高度算)而失敗,最后只得全力依靠第二組的傳統路線。1970年5月11日、12日,該隊先后分兩個梯組共四人從傳統路線登頂成功,登頂隊員是松浦輝夫、植村直已、平林克敏和尼泊爾籍的搬運工人喬塔里。 26、1971年春,由歐洲英、法、意、奧、瑞士和印度等十一個國家的登山運動員聯合組成的“國際珠穆朗瑪峰登山隊”,在隊長、瑞士登山運動員恩·基連富爾特的率領下,沿珠峰南坡西南山脊路線登頂(按:基本上是1963年美國登山隊的路線)。由于一開始步調就不一致,內部分歧很大,在印度隊員胡古納遇雪崩死亡后,宣告失敗?! ?7、1972年春,一支由西德克·海利考費爾率領的歐洲八個國家(英、法、意、奧、西德、瑞士等國)登山運動員組成的“歐洲珠穆朗瑪峰登山隊”,沿傳統路線從南坡登頂,在到達海拔8,200米的高度后,宣告失敗?! ?8、1972年秋(9-11月),英國軍事登山隊(隊長博寧頓),沿南坡傳統路線攀登珠峰,在建立了海拔8,230米的突擊營地之后,由于氣候變壞被迫宣告失敗。 29、1973年春(2-5月)意大利軍事登山隊,在意大利軍事登山學校校長基多·蒙齊諾的率領下,組成一支包括意大利陸、海、空軍,警察部隊,海關人員,醫務、氣象和其他軍事科學工作人員的大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于當年5月5日和5月7日兩次,每次一個結組(四人), 一共八人登上了珠峰頂峰。全隊中意大利軍人有六十人左右,是至目前為止的外國登山隊中,到尼泊爾登山人數最多的一次。他們雇用了三百多名尼泊爾搬運工人和向導,動員了各種運輸工具,包括軍用直升飛機和坡地牽引車等現代化山地運輸工具。 意大利軍事登山隊的登頂路線,原來也是兩個方案,一是沿西南山脊(原1963年美國隊用過的路線)登頂,一個是備用方案,即沿比較保險的,東南山脊傳統路線登頂。結果第一方案受阻,最后還是采用備用方案登上了頂峰。 30、1973年秋,日本珠穆朗瑪峰登山隊(隊長水野祥太郎),從當年8月間進入珠峰,原企圖從1970年日本隊未取得成功的珠峰正南面路線登頂,事先曾想方設法改進了裝備,如適合于海拔八千米以上高度的用氧裝備,但仍未能越過海拔八千米以上的那一條大巖壁,結果被迫采用備用方案,沿東南山脊經南坳的傳統路線登頂。兩名隊員,石黑久和加藤保男,于10月26日登上了珠峰頂峰。這是珠峰攀登史上首次在秋天登頂成功?! ?1、1974年春,西班牙珠穆朗瑪峰登山隊(隊長洛倫特·蘇加薩,生理學家),由十六人組成,使用南坡傳統路線,在5月19日突擊隊員到達第6號營地(8,600米)時,由于強烈大風使他們不能前進而宣告失敗,當時距離珠峰頂峰只有350米。 32、1974年秋,由法國著名的登山滑雪運動城——沙莫尼市(阿爾卑斯山的小山城)的市長德渥阿松擔任隊長的法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由十名法國人組成,雇用390名尼泊爾搬運工人和向導,選定1963年美國登山隊沿西南山脊的路線登頂。這次登山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試驗人體在高空的生理變化,他們專為每個登頂隊員制作了遙控心電圖裝置,準備對運動員從山下到頂峰的全部心電圖作一次系統的觀測。但是在9月19日夜間,發生在海拔6,400~6,900米附近的一次較大的雪崩,使隊長和五名尼泊爾搬運工人死亡,全隊的登山活動因此而宣告失敗?! ?3、1975年春,一支由十五名日本婦女組成的日本女子珠穆朗瑪峰登山隊(隊長久野英子),由一名日本男記者陪同,于3月16日在珠峰南坡海拔5,350米的高度上建立了大本營。副隊長田部井淳子(36歲)于1975年5月16日中午當地時間12時30分同尼泊爾向導安則林(27歲)一起,沿南坡傳統路線登上了珠峰頂峰,共停留25分鐘?! ∪毡九牬舜蔚巧接龅降睦щy較大。她們從日本出發到山下大本營,曾丟失了大量裝備和食品;5月3~4日夜間,在海拔6,450米的營地上又突然發生了一次大雪崩,七名女隊員和二十三名尼泊爾向導遭受雪崩襲擊,整個6,450米的營地全被雪崩吞沒,情況非常危險,但在得到及時搶救后,全體遇險人員脫險了,田部井淳子也是被雪崩埋沒的隊員中一個,她在登上頂峰之后表示,“以后再也不干登山這種活動了!” 34、1975年,中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黨委書記王富洲,隊長史占春),由漢、藏、回、蒙古、朝鮮、土、鄂溫克等七個兄弟民族的隊員組成,共434人,其中運動員179人,包括女運動員36人,其余255人有科考、氣象、通訊、新聞、醫務、交通運輸、炊事及其他后勤人員,絕大部分成員來自工農兵。 全隊從3月初進山,6月初撤營。經過多次行軍(前三次是適應性行軍,后兩次是突擊頂峰),在1975年5月27日北京時間下午2時30分,女隊員潘多和八名男隊員索南羅布、羅則、侯生福、桑珠、大平措、貢嗄巴桑、次仁多吉、阿布欽,繼1960年中國登山隊王富洲、貢布、屈銀華首次從北坡登上珠峰之后,再次從北坡登上了這個地球的最高點。 這次集體登頂人數之多,科考成績之大,在世界登山史上都是空前未有的。從此,不斷有更多的中國人登臨珠峰峰頂。中國的進步和強大,使中國登山者逐漸成為世界珠峰登山運動中的主導力量之一?! ?5、1975年9月24日尼泊爾時間下午6時,英國登山隊的兩名隊員黑斯頓(32歲)、斯科特(33歲),從珠穆朗瑪峰的南坡面上登上了珠峰。 英隊的路線是1969年日本隊偵查時確定的,但1970年和1973年日本隊沿此線兩次攀登,都在八千五十米到八千一百五十米之間珠峰正南坡面的陡峭巖壁上失敗了,后來國際登山隊、歐洲選拔隊和英國隊相繼沿此線攀登珠峰也都失敗。這是迄今為止取得成功的第四條路線,也是四條路線中最短的一條。它的特點是,在海拔八千米以上,有一條平均坡度達75度的很長的巖石大峭壁,英國人采用了特殊的氧氣裝備和進行了專門的高山攀巖訓練才取得了成功?! 怆姺Q,英國隊此次攀登珠峰,從建立大本營到登頂成功先后共用了三十三天時間,這是22年來十一次登上珠峰的活動中時間最短的一個隊,說明在組織運輸和掌握天氣時機方面都作得比較順利。英國隊全隊由十八名運動員組成,隊長是博寧頓。在突擊頂峰過程中,隊員朱·布爾克死亡。據英隊宣布,此次登山共用25萬美元?! ?975年春、秋兩季,三支登山隊員從三條不同的路線攀登珠峰成功,這是珠峰攀登史上過去所沒有的。 36、1988年,中國、日本和尼泊爾三國登山家攜手挑戰珠峰,從南北兩側會師頂峰、雙向跨越珠峰成功,中國的3名隊員成功跨越珠峰,1人登頂,次仁多吉創造了在頂峰無氧停留99分鐘的世界紀錄?! ?7、1990年,中國、蘇聯和美國的登山者以和平的名義會聚珠峰,向世界展示了愛好和平的美好愿望。中國的7名藏族隊員在這次登山中先后站到了頂峰上。 38、1993年,海峽兩岸的6名登山運動員首次攜手登上珠峰,在歷史上寫下了精彩的一頁。吳錦雄成為第一位登頂珠峰的臺灣同胞。 39、在之后的1996年和1997年,中國先后和斯洛伐克、巴基斯坦開展聯合攀登活動,4名藏族隊員登頂,其中次洛成為中國第一個登上珠峰的在校大學生,大齊米、開村成為兩次登過珠峰的人?! ?0、1999年5月27日,西藏登山隊10名藏族隊員一次全員登上珠峰,并在8848·13米的頂峰采集到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圣火火種。這是一次充滿智慧和奇想的壯舉,是12億中國人滿懷信心走向新世紀的見證。桂桑成為世界上首位兩次從北坡登上珠峰的女性,仁那和吉吉成為中國第一對同時登上珠峰的夫妻。 41、中國人攀登珠峰的歷史不僅僅是專業隊員的專利,近年來不斷有業余愛好者挑戰珠峰。2000年,中國第一個民間單人挑戰珠峰的黑龍江勇士閻庚華于5月21日登頂,但不幸的是在下山途中遇難?! ?002年,又一名勇士王天漢終于單人挑戰珠峰獲得成功?! ?003年,中韓聯合登山隊和2003中國珠峰登山隊的14名中國隊員分別在5月21日和22日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他們是小齊米、普布卓嘎(女)、倉木拉(女)、尼瑪次仁、梁群(女)、陳俊池、阿旺、普布頓珠、扎西次仁、旺堆、加拉、羅申、王石和劉健?! 〗刂?003年5月,在過去的43年中,中國健兒已經14次登臨“地球之巔”,先后共有61人次把的足跡留在地球之巔。同時,在攀登珠峰的眾多登山者中,多名勇士長眠于珠峰潔白的世界里,一些人留下了終身殘疾。中國人攀登珠峰的歷史,是一個前仆后繼和不斷取得勝利的可歌可泣的歷史?! ?005年3月20日到6月20日,中國科學院、國家測繪局將再次對青藏高原珠穆朗瑪峰地區進行綜合科學考察,還將聯合中國女子登山隊員登上珠峰頂,用雷達的手段以及GPS定位方法重新測高。。
熱心網友
就我國而言,建國以后這是第5次。分別是:1958-1960年,1966-1968年,1975,1992,2005就國外而言,至少有了6次。分別是:1850年,1852年,1907年,1922年,1929年,1954年等。珠峰是地球“第三極”,在測繪者眼中珠峰的歷史就是一部測繪史。1719年(清康熙五十六年),我國清朝派員對珠峰及其附近的邊境地區進行勘測時,發現珠穆朗瑪峰為我國最高峰,但沒有高度標記;公元1721年,清朝政府編繪的《皇輿全覽圖》采用"朱姆朗馬阿林"這個名字來命名珠峰,并精確地標出了其具體位置。100多年后,英國首席測量師喬治·埃佛勒斯1830-1843年間調查印度地區才發現珠峰了,并命名為Peak XV。1852年,印度測量局調查員華夫用大地測量的方法測出Peak XV高度為8840米,并更名為Everest,以紀念喬治·埃佛勒斯。喬治·埃佛勒斯對自己名字贈與最高峰的榮譽有所異議,他認為依照地緣政治這座山峰應該保留它的本土名稱。在尼泊爾,人們稱其為薩迦瑪塔(Sagarmatha),意指“天后”;西藏人民則稱珠穆朗瑪Qomolangma,意指“世界之母”。 新中國成立不久,中央人民政府就提出要“精確測量珠峰高度,繪制珠峰地區地形圖”,并將其列入新中國最有科學價值和國際意義的“填空”項目之一,交由國家有關部委論證實施。1949年,我國草測的珠峰地區地形圖標記了珠峰的位置和地形;1958-1960年,珠峰登山科考活動中測繪工作者在絨布寺河谷開闊地段丈量基線,用水銀氣壓計測定基線端丘高程并進行天文觀測,獲得珠峰高度為8882米。但是這個高度是不準確的,水銀氣壓計測量時存在較大的誤差?! ∥覈?966、1975、1992年3次對珠峰及其北部毗鄰地區進行了大規模的測量,其中包括天文、重力、GPS、激光測距、三角測量、水準測量及大氣折光等,并于1975年向全世界公布了精確的珠峰高程,得到舉世公認。 1966-1968年,珠峰登山科考工作全面展開。珠峰科考隊分為五個專題組,在中國科學院院士劉東生和施雅風的帶領下,科考隊全體成員忘我地奮斗在工作第一線上。我所在的專題組任務是測量珠峰高度和測繪珠峰北側絨布冰川的地形圖,我們在珠峰北側絨布冰川上連續奮戰了50天?! y高組云集了當時全國測繪界的精兵強將,應用先進的儀器設備,科學的施測方案,在珠峰北側海拔5000米以上600多平方公里范圍內,展開了三角、導線、天文、重力、水準測量,為精確測定珠峰高程和精確繪制絨布冰川地形圖,建立了可靠的控制基礎?! 【湍盟疁蕼y量來說吧。水準觀測從中尼公路南側崗噶鄉水準點(海拔4390米)開始,跨過熱曲藏布河,沿其東岸翻越達格勒山口,進入扎噶曲(絨布河)河谷,順著簡易公路逆河南上到海拔5000米的絨布寺,再經過絨布德寺到東絨布谷口,一站站的測量終于將水準點推測到海拔5693米的高度?! 徃?東絨布谷口水準線路長約70公里,最后一公里的線路最難測,地形坡度在45-72度間,高度差約380米,三位作業人員幾乎在同一垂直面上一毫米一毫米地測量。該水準點距離珠峰13。85公里。與此同時,夜間觀測星辰的天文組,已將天文點布置在距離珠峰10公里的絨布冰川谷中;重力點也布置在距離珠峰僅4公里之遙的雪地上;三角觀測者總共布置了39個三角點。在沒有測量覘標的情況下,交會測量珠峰頂部,取得了不同時段的觀測資料?! ≈榉宓牡匦卧谟^測者眼中酷似一支橫臥的鞋底。在定向風的吹蝕下,峰頂南北寬約1米,東北長約10米。29位觀測者以不同角度觀測峰頂,交會方向線散布在6平方米范圍內。由于沒有減去峰頂的積雪厚度,1972年底計算出珠峰高程為海拔8849米。為了獲得更精確的峰頂高程值,必須在峰頂設置覘標和測量峰頂積雪厚度,此項任務只有請中國登山隊登頂隊員帶勞。紅色覘標用高強度輕合金制成,屹立在逢頂可抗10級大風,標桿可伸縮3節,最下端為冰錐狀。三根標桿托起標籠,標籠直徑32厘米,可折疊,標籠中央的中心標桿刻有長度分劃,其桿上刻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登山隊”字樣。測量覘標展開3。5米高,重量3。74公斤。 1974-1975年,珠峰登山科考活動再度展開。測量組將重力點布置到7790米的高度,它距離峰頂1。9公里,天文點觀測到海拔6300米,距離峰頂7公里,三角觀測人員守候在10個三角點上待命?! ?975年5月27日清晨,3顆紅色信號彈從指揮所騰空而起,登山隊員向珠峰發起最后的沖刺。分布在珠峰左右兩肩之上的10個觀測點,堅守了9晝夜的測繪兵早已架好儀器,調節歸準,盼望著那激動人心的時刻?! £爢T輪流盯著望遠鏡,用步話機向其它測繪點作“實況轉播”,當登山健兒豎立的3米高的紅色測量覘標終于出現在峰頂時,測繪的關鍵時刻來到了。口令傳來,10部經緯儀同時瞄向珠峰,測繪隊員們強捺心中的喜悅,小心翼翼的旋動儀器,爭分奪秒地對覘標觀測、記簿……開始最后的沖刺?! ∫粋€測回、兩個測回……連續3天,隊員們進行了4個不同時段、16個測回的水準、導線、天文、氣象、重力、三角等測量,掌握了大量第一手珍貴的珠峰測量數據。 1975年7月23日,中國政府授權新華社向全球宣布:我國測繪工作者精確測得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程為8848。13米。 這一精確數據,是我國測繪工作者在距珠峰峰頂7公里至20公里、海拔5600米至6300米的10個三角點上交會觀測,并取得完整的珠峰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測量數據后,依據青島黃海驗潮站建立的水準原點,經過理論研究、嚴密計算和反復驗證,扣除了峰頂積雪深度后得出來的。它的最大正負誤差小于0.36米。因此,這一數據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 ≈榉甯叱痰墨@得是經過實踐到認識。20世紀以來,國外反復進行測定,如1850年的8839。8米,1907年的8882米,1922年的8863。6米,1929年的8854米,1954年的8847。6米等。 在珠穆朗瑪峰環抱中奔波了120余公里,我的身體極度惡化,經隊醫檢查,隊部決定讓我提前下山回到蘭州復查。 1968年7月1日第一張詳細繪制的珠峰地圖呈送北京獻禮。值得補充說明的是,該地圖上南下北,圖題“無限風光在險峰”,地圖上珠峰高程標記為8846米,與1972年珠峰高程測定報告中的數字不一樣?! 〈撕螅覈_始陸續出版各種版本的珠峰地圖:如1975年全張珠穆朗瑪峰地區圖(1:50000)、1980年的珠穆朗瑪峰分幅地圖(1:50000、1:100000、1:25000)、1990年珠穆朗瑪峰地形圖(青藏地圖集1:25000)、1991年對開中英文版珠穆朗瑪峰雪山地圖(西安地圖出版社1:100000)、1999年出版珠穆朗瑪峰地形圖(國家自然地圖集1:180000)。今后,隨著測繪資料的累積和更新,更好版本的珠穆朗瑪峰地圖將會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