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意義和風險都與神舟五號不一樣 2005年,中國航天最大的亮點毫無疑問是神舟六號飛船載人升空。中國航天有關領導在去年11月份珠海航展開幕式上就對國內外媒體正式宣布:在2005年秋天適當的時候,神舟六號飛船將搭乘兩位航天員,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兩位航天員會在距離地面350公里的太空軌道上運行、生活和工作多天。 神舟五號飛船已經實現了炎黃子孫千年飛天夢,神舟六號上天也許不再具有轟動效應,但神舟六號飛船載人畢竟與神舟五號飛船載人有著較大的區別,意義和風險程度均大不一樣。 據有關航天專家透露,這次神舟六號載人飛行與2003年發射的神舟五號載人飛行最大不同之處就在于:一是航天員由一人變成了兩人;二是由在軌運行一天變成了多天;三是兩位航天員屆時將打開返回艙與軌道艙連接處的艙門,首次進入軌道艙進行一些科學實驗活動。 我國的神舟型號飛船返回艙是升空和返回時航天員乘坐的艙體,是根據滿員承載三人而設計制造的,應該說承載兩人綽綽有余。根據神舟六號載人飛船的運行特點,在飛船升空之前,有幾個方面將有針對性地重點加強。如針對“兩人”和“多天”,在對航天員進行培訓時,必須加強兩人之間的磨合和適應訓練,如工作、生活習慣方面的協調以及脾氣性格上的搭配等等。 神舟五號升空時最后選定由楊利偉擔任首飛任務,而他的候補人選有2位。根據航天員選拔有關規定,選拔一人升空時,通過前期嚴格考核和挑選,飛行前的結果必須由一組三人組成的第一梯隊,最后人選只能在這三人中產生。而現在是兩人升空,那就必須由六人三組組成第一梯隊,再加上選拔須有備份,屆時就將由12個人組成六組梯隊,進行強化訓練,使得挑選余地更大。經過嚴格的選拔和考核,飛行前必須從第一梯隊中的六人中最后確定兩人,由這兩位最優秀的航天員進入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