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待韓國人?!
熱心網友
我在韓國最好的公司工作,在這里學會了韓語,并精通之。我的答案是:跟韓國人理解得越多,越可能不喜歡,甚至憎惡他們。我自己是自尊心非常強烈的人,同時對于“中國”兩個字,由于身處海外的緣故,特別的珍惜自己中國人的身份,平時同事開玩笑說“你歸化為韓國人吧”之類的玩笑,一概沉臉不理。如果上網看到中國相關的新聞,比如最近的中國產毒泡菜風波,稍早的神舟六號,更早的諸如高句麗歷史之爭,可以看到無數...
熱心網友
我在韓國最好的公司工作,在這里學會了韓語,并精通之。我的答案是:跟韓國人理解得越多,越可能不喜歡,甚至憎惡他們。我自己是自尊心非常強烈的人,同時對于“中國”兩個字,由于身處海外的緣故,特別的珍惜自己中國人的身份,平時同事開玩笑說“你歸化為韓國人吧”之類的玩笑,一概沉臉不理。如果上網看到中國相關的新聞,比如最近的中國產毒泡菜風波,稍早的神舟六號,更早的諸如高句麗歷史之爭,可以看到無數的評論。網上的評論,很多人已經撕去了表面的客氣和虛偽,赤裸裸的想法暴露出來。我相信所有的中國人,只要能夠精通韓語看得懂他們的評論的,大概只有5%會繼續喜歡韓國人。而這5%,本來就是有奶便是娘的人吧。舉個例子,比如扯到說全智賢本名王智賢,韓國人就說王姓在韓國很少,應該是韓國華僑,于是很多人就會說,“全智賢怎么會是中國人呢,我很喜歡她的呀,她是中國人,我可怎么辦呀。。。”或者談到章子怡,就會說,“雖然她是中國人,但坦率地說我還是喜歡她的,覺得她比較漂亮。。。”能聽出里面的潛臺詞么?其他夸張無比的話有的是,我懶得寫,寫的時候心情都不好。那些罵人的話太直接,太多了,比例實在太高。還有就是,一般的韓國網民們提到中國,中國人,不用標準的話,而用一種罵人的稱謂,所謂的"JangGae",這個發音什么意思呢,類似于中國人稱韓國人“高麗棒子”,其實比那個更稍微惡毒一些,更準確地說累似于“日本鬼子”之于日本人的稱呼。看看我們的網站上,提到韓國的時候,有幾個人會說“高麗棒子”呢?恐怕1/10都沒有吧,大家都是很客氣的稱他們“韓國人”。寫了很多,是他們的真實一面。韓國還有另外一面,就是待客之道,總體來說還是很不錯的,比較好的保留了古老中國“禮儀之邦”的模樣。此外,他們的社會很規范,一切事情不像國內那么亂,網上購物騙子很少見,比較講究衛生,注重儀表,男女都很注意細節,為人處世替別人考慮得多一些(比如公眾場合不亂喧嘩,公交車內大聲聊天的人很少),人跟人交往人情味還是有的(這個我們這二十年也丟得差不多了)。客觀地說,韓國人是自卑和驕傲的混合體,他們的驕傲,是建立在對于中國人和其他所謂“后進國”的比較基礎上,所以作為中國人,跟他們深交之后,除非能夠完全忘記生我養我的故土故國,把自己當作一個搖尾乞憐的小狗,否則我想心里是會很不爽的。這一點,無論是表面看起來很nice的韓國人,還是很拽的傻逼韓國人,內心都是一樣的。
熱心網友
同中國人沒太大區別。同屬一個人種。有自己的傳承文化。中國人本就是多民族的稱謂。
熱心網友
1、平等。與中華民族一樣同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淵源。文化上的淵源。2500年前,軒轅帝成為中華人共同的祖先,鮮卑族和匈奴族的首領也自認是軒轅帝的后裔。軒轅帝的大臣倉吉先生,發明了方塊字,這是朝鮮和日本也在使用的文字,后來統稱漢字。韓國的首都被稱為漢城。儒家文化和中華燦爛文明對歷史上的朝鮮、日本均有重大影響,這影響延綿至今,所以,今天的韓國仍然保留著很典型的儒家文化傳統。感覺很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