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力馬扎羅的雪中有哪些隱喻性,即其隱喻性表現在哪幾個方面

熱心網友

 心儀這座高峰多少緣于海明威的影響。在那篇名為《乞力馬扎羅的雪》的短篇小說中,海明威一開頭寥寥幾筆便勾勒出一種神奇的意境:"乞力馬扎羅是一座海拔19710英尺的長年積雪的高山,據說它是非洲最高的一座山。馬基人稱西高峰為'鄂阿奇-鄂阿伊',意為上帝的廟殿。在西高峰的近旁,有一具已經風干凍僵的豹子尸體。豹子到這樣高寒的地方來尋找什么,沒有人作過解釋。" 乞力馬扎羅山緊靠赤道之南,它的誘惑力很大一部分來自赤道與雪山的強烈反差。然而,不久前一批科學家聚會美國舊金山時呼出驚人之語:乞力馬扎羅的雪正在融化,并可能在15年內完全消失。這些科學家說,乞力馬扎羅山的"雪帽"不僅越來越小,而且越來越薄。自去年2月以來,山上有些地方雪的厚度減少了近一米。從歷史上看,自然界中雪山及冰山增長或消融的時間單位通常以萬年計。現在則不然,僅與1912年相比,乞力馬扎羅的"雪帽"就已經縮小了82%。 這些科學家還告訴人們,即將摘掉"雪帽"的不僅僅是乞力馬扎羅,從阿爾卑斯山到喜馬拉雅山,都正在發生著類似的故事:至2025年,阿爾卑斯山的"雪帽"較之100年前將消融90%;1998年至2000年間,秘魯的庫里卡利斯冰川每年消退近155米,較之1963年至1978年首次測量時的消退速度快了33倍。 回溯20年前,如果有誰大談"溫室效應",聽眾的反應多半會很漠然,甚至可能會被譏為杞人憂天。而如今,水災旱災的頻繁襲擊已讓人類真真切切地嘗到了"溫室效應"的惡果。乞力馬扎羅山上雪的融化就已經使坦桑尼亞的旅游業面臨厄運。一想到再過短短15年,人們再讀《乞力馬扎羅的雪》時那份恍如隔世的茫茫然,難免令人一嘆。 其實,為乞力馬扎羅一嘆也是在為整個人類一嘆,而這一嘆之中又充滿了無奈。就連發出上述危言的科學家都說,諸峰"雪帽"變小正是由于人類大量消耗能源所致,其中不能不提及的便是:只占世界人口總數5%的美國卻消耗著全球1/4的能源。又恰恰是美國在全球氣候變暖問題上常常顧左右而言它,引來不少公憤,結果是參加去年全球氣候會議的美國代表被人當場扣了一臉蛋糕。 乞力馬扎羅的雪要沒了,假設海明威在世,不知他又將做何感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