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咳嗽是呼吸道疾病最主要的癥狀,尤其嬰幼兒常因反復感染而經常咳嗽。大些孩子因為支原體感染或是過敏性咳嗽更是二、三個月都治不好。各種消炎藥、止咳藥水、中成藥都吃了很多,咳嗽還是時輕時重不能徹底治好。咳嗽是兒科門診的常見病,常用一些止咳、祛痰藥,如果是因為呼吸道炎癥伴有發熱時也可以加些消炎藥,如阿莫西林、先鋒霉素、紅霉素之類的藥,多數能夠治好。若再加些中成藥如東圣止咳靈、兒童清肺口服液、祛痰靈……清肺化...

熱心網友

咳嗽是呼吸道疾病最主要的癥狀,尤其嬰幼兒常因反復感染而經常咳嗽。大些孩子因為支原體感染或是過敏性咳嗽更是二、三個月都治不好。各種消炎藥、止咳藥水、中成藥都吃了很多,咳嗽還是時輕時重不能徹底治好。咳嗽是兒科門診的常見病,常用一些止咳、祛痰藥,如果是因為呼吸道炎癥伴有發熱時也可以加些消炎藥,如阿莫西林、先鋒霉素、紅霉素之類的藥,多數能夠治好。若再加些中成藥如東圣止咳靈、兒童清肺口服液、祛痰靈……清肺化痰,可能提高治療效果。在治療中不要自己在藥店買一些強力鎮咳藥,尤其是2歲以內的小寶寶,不宜服用含有可待因的中樞鎮咳藥,治療咳嗽沒有特效藥,不能急于止咳 。有很多孩子的父母愿意找中醫,讓孩子吃中藥(湯藥)治咳嗽。吃中藥雖然麻煩點,但是沒有副作用,效果很不錯。有很多中藥如前胡、杏仁、桔梗、百部、白前都具有止咳作用。醫生還可以針對每個寶寶的不同病情靈活加減用藥。小兒吃中藥可以少量多次服用,每天煎出100毫升(還可以再濃縮一下),分二、三次服完。治療咳嗽中醫大致分為三種情況。一、 宣肺止咳法:用于咳嗽早期,還常伴有散熱、鼻塞、流清涕、咽癢、刺激性咳嗽、少量白痰等癥狀,多屬于感冒引起的咳嗽。在止咳藥前胡、杏仁、桔梗的藥物中,再加上發汗解表藥如荊芥、防風、薄荷等。發熱的孩子在中藥中加上生石膏、黃芩、板蘭根等。二、 清肺化痰法:用于發病二、三周,咳嗽、有黃痰、流黃鼻涕,孩子急躁愛哭、口喝、大便干結。多是氣管炎、肺炎引起的咳嗽。在止咳藥百部、紫苑、白前中加清肺藥如桑白皮、黃苓、魚腥草。這應加具母、竹瀝、桔紅、葶藶子等化痰藥。三、 養陰潤肺或健脾益肺法:是中醫治療經常反復不愈咳嗽的兩種常用方法。咳嗽數周不好,肺熱傷陰,干咳少痰,咽喉干痛,食欲欠佳,大便干,應該用沙參、麥冬、玄參、玉竹養肺陰,再加上潤肺藥如百合、知母、枇杷葉、紫苑等藥即可。還有些寶寶平時體虛多汗、百色黃白、咳嗽時輕時重,經常感冒,吃飯不好,大便不成形,屬于脾胃不和,脾肺兩虛證。應采取健脾益肺法,用太子參、桔紅、茯苓、半夏,病情重加黃芪。中成藥用玉屏風沖劑。可以增強體質,提高寶寶的抗病能力。寶寶經常咳嗽,實在很難護理。尤其是急冷忽熱的季節,更不容易預防。俗話說“要想小兒安,必須三分饑與寒”。現在父母尤其老人嬌慣小兒,愛捂孩子,穿得厚,寶寶身上總有汗,就特別容易傷風著涼。另外怕寶寶缺營養長不好,給寶寶吃得好、吃得精細,造成孩子內有食積,積食化熱,大便又干,熱毒排不出去,當然容易生病。中醫理論有“肺與大腸相表里”,大腸有熱也可以造成肺熱咳嗽。因此建議父母多鍛煉孩子的耐寒能力,首先從秋天開始,不要過早加厚衣被,平時多活動加強體育鍛煉。飲食營養應該均衡,不僅要有瘦肉、魚蝦含蛋白質多的食品,還要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含維生素、纖維素豐富的飲食。多飲水、少喝甜飲料,少吃甜膩、油炸食物。才能保持大便通暢。嬰幼兒冬天可以喝梨水,把鴨梨切成塊,也可加些百合、具母、冰糖能夠清虛。愛出汗的孩子,冬三月可以服用黃芪大零湯。配方黃芪(生)30克、大棗6-8枚,水煎30分鐘,取汁300毫升,分3天。每次30毫升,每日3次,可以提高寶寶的免疫功能。

熱心網友

首先要考慮肺結核,咳嗽變異型哮喘,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疾病。建議去正規醫院診治,要知道靠只字片語去診病,無疑是管中窺豹。只有去醫院,經過大夫的視觸叩聽系統檢查,結合征狀體癥加上輔助檢查,才能得出結論。小孩子的病,不要耽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