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人們稱文盲為“目不識丁”,意為“丁”字都不識,可見其不通文字的程度,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因為“目不識丁”一詞的由來,自有其演化形成的過程,追根溯源,首先緣起于《唐書·張宏靖傳》:“背挽兩石弓,不如識一丁字。”在竇蘋《唐書音訓》中,則云:“丁恐當作個”,也就是說,“不如識一丁字”中的“丁”,應當是“個”字之誤。宋人吳曾《能改齋漫錄》亦認為如此,說明《唐書》所云確為“目不識一個字”。由于印刷或書寫之誤,一般讀者又不深究,故而流傳為“不如識一個丁字”,后演為“不識一丁”,或曰“目不識丁”。

熱心網友

目不識丁: 連最普通的“丁”字也不認識。形容一個字也不認得。 出處 《舊唐書·張弘靖傳》:“今天下無事,汝輩挽得兩石力弓,不如識一丁字。”

熱心網友

說這個人不認識丁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