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首先讓我們分析直布羅陀海峽兩側表層的洋流。直布羅陀海峽兩側表層的洋流,即從大西洋向地中海流動的海水,并非由于地中海的海水流走了以后大西洋的海水流過來補償形成的,因此它絕非補償流。直布羅陀海峽兩側表層海水所以會從大西洋向地中海流動,根本的原因在于:受地中海地區氣侯的影響,深居大陸之間的地中海蒸發旺盛,周圍又無大河流入,致使海水的鹽度高、密度大,海面降低,而與地中海相鄰的大西洋海水鹽度比地中海低、密度小,海面比地中海高。這樣,相鄰的兩個海區海面就不在一個水平面上,海水表層等壓面與等勢面不相重合。大西洋海水密度小、海面高,地中海海水密度大、海面低,在水下相同等勢面上,大西洋一側海水厚度大、承受的壓力大,地中海一側海水厚度小、承受的壓力小,由此產生了由大西洋指向地中海的水平壓強梯度力,它是海水產生運動的原動力。在這個力的作用下,海水由大西洋經直布羅陀海峽流入地中海(由于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實際情況比以上分析略為復雜)。可見,在直布羅陀海峽兩側表層洋流的形成過程中,引起海水流動的水平壓強梯度力的產生主要受(因溫度、鹽度、密度差異造成的)兩個海區水位(海面)高低的影響。所以,直布羅陀海峽兩側表層的洋流屬于密度流無疑。現在,再讓我們看看直布羅陀海峽兩側底層洋流的情況。在直布羅陀海峽兩側底層海水的鹽度相差很大---海水的鹽度、密度比大西洋海水要大得多。這樣,在底層海水的同一等勢面上,地中海一側由于上覆海水密度大、承受的壓力也大,而太平洋一側由于上覆海水密度小、承受的壓力也小。在這個深度上海水密度差異的影響已經遠遠超過了上覆海水厚度大小(水面高低)的影響。因而,水平壓強梯度力是由地中海指向大西洋的。在這個力的作用下,底層海水便開始由地中海底部沿直羅布陀海峽底層流入大西洋(如上所述,實際情況由于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可能更復雜一些)。可見,直羅布陀海峽兩側底層洋流的產生也是由于密度差異引起的同一等勢面上壓強的不同造成的,也屬于密度流的范疇。綜上所述,直布羅陀海峽兩側的洋流,不論是表層還是底層,都屬于密度流,而非補償流。但這并不是說這里沒有補償流。實際上,密度流產生以后,為補償地中海下層和大西洋表層海水的減少,在地中海與大西洋內勢必會產生補償流,這是沒有任何異議的。摘自《關于直布羅陀海峽兩側洋流性質的討論》山東省特級教師(255100)秦克鑄。

熱心網友

當然市補償流了,學地理的都知道!

熱心網友

補償流

熱心網友

密度流

熱心網友

補償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