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咳痰是人的機體防御病菌侵襲的一種本能。人們每天的呼吸要交換1000立升的空氣。大的灰塵在鼻腔即被清除。落在呼吸道內的塵粒,則由支氣管壁上的杯狀細胞及粘液腺分泌的粘液所吸附;而進入肺泡內的微小顆粒,則由內在的巨噬細胞吞噬并攜帶到達細支氣管,然后也被粘液吸附。這時,生長在支氣管上皮的夫數微毛結構(醫學稱之“纖毛”),就會以每分鐘1200次(可移行10—20毫米)的速度向上端撲動,將含有塵粒的粘液送達支氣管的敏感部分或喉咽部,以咳嗽等喉咽反射動作將其咳出或咽下,被咳出的粘液狀物質即為痰。通過這種機體的自身“凈化裝置”,沉積在氣道粘液上的顆粒,約95%可于1小時內被清除,人體若無這種功能,肺將很快被吸入的塵埃所窒息。因此,有痰不一定就是疾病的表現。身體健康的人可以有痰。相反,無痰的人中有許多卻是不健康的。據觀察,無痰的人常是上呼吸道防御清除功能降低的一種表現。其中多為支氣管纖毛上皮受到破壞,纖毛清除功能被削弱,使痰液不能被排出。長期無痰者應檢查一下呼吸系統及免疫功能,以便加以調治。又如有的慢性腎病患者表現為無痰,這與其自身防御功能的紊亂有關。 有痰不一定是病,但當痰量、顏色、性質發生明顯變化時,常為某些疾病的先兆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