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股改后成功的一個關鍵是股權的分散,而前一段時間我們寄希望于股改多給一點"對價",所以看非流通股東的比例,因為只有大,才能多給對價呀,但從股權分散看,這沒有一點好處;所以我最近有一個新的認識:非流通股比例少的,未來更加容易分散化,從而更多的重組或炒作的機會,因此,現在應該關注這樣的G股和尚未股改的此類股票.各位認為呢?

熱心網友

ding\

熱心網友

完全正確的趨勢判斷。不過可能是一種中長線的趨勢。短線來說,離開大股東增持的品種和大股東占比高的品種,是明智的。例如寶鋼,今后是大股東自慰的貨,基金也不會陪他玩的。

熱心網友

你的認識有道理,值得思考,值得借鑒!非流通股比例少的股票,股改后,籌碼的收集炒作更容易些,有時又適得其反,以前愛G股,現在怕G股,只有股改完成一段時間后,你說的可能性更高一些.

熱心網友

我以為各有利弊,只要有機構或莊家炒作就什么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