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潛艇(包括核的)比別人的差,是不是只是差在速度和噪音上面?

熱心網友

要是光差在速度和噪音就好了,關鍵是機動性、武器、電子設備、自動化程度和居住條件都差,特別是電子設備和居住條件,差得要命。

熱心網友

我們的潛艇都在魚塘里活動,用不了那么好的???

熱心網友

在各種裝備上落后

熱心網友

有人總喜歡妄自菲??!

熱心網友

那可不一定,瞧瞧元級的資料吧!綜合外電7月16日消息,據美國國防與情報官員的說法,中國人民海軍已建造出一種新型攻擊潛艇,而美國的情報機構事先并不知道中國在制造這樣的潛艇。報道稱,這種潛艇的照片在幾周前被張貼在某個網站上并被美方發現,由于是首次發現,五角大樓已將其列為元級潛艇。美方發布的消息稱,這些披露在網絡上的照片反映的是該潛艇在中國內地著名的武昌造船廠下水時的情景,美國五角大樓一名官員說,這種新型潛艇對美國情報部門來說是個“技術意外”,因為情報部門并不知道北京正在制造非核動力攻擊性潛艇。美國情報機構對這艘潛艇的細節所知甚少,但相信它肯定是柴電動力,而不是核動力。西方國防分析家紛紛認為,該級潛艇在外觀上所體現的特征似乎是證明中國在積極吸收本身發展的硬體與俄羅斯武器系統的技術,努力提高潛艇部隊的技術水平,應對來自臺灣海峽的不測風云。   ○ 海外推測元級神秘“容貌”  目前,來自各官方以及民間有關中國下水新潛艇的討論隨著美國五角大樓的發言而愈發熱烈。目前,比較被眾多海外軍事媒體普遍接受的評價是,該級潛艇屬于在中國外購的基洛級和國產039宋級潛艇的基礎上的技術合成產物,是中國人民海軍一貫“穩步推進”的裝備更新方針的體現,從某種意義上說甚至可以算是“超級宋”潛艇?! 『M廛娛路治鰧<曳Q,元級潛艇在艇體的脊背設計上幾乎和877EKM基洛級如出一轍,可以基本肯定的是,中國的設計人員借鑒了基洛這一方案。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2001年關于中國海軍發展的一篇評論文章認為,早期的宋級潛艇高大的階梯狀指揮塔圍殼明顯加大了潛艇水下潛航的阻力,對潛艇的航行穩定性也造成潛在的影響,新潛艇的指揮塔圍殼的大小、形狀和在全艇的位置比例與基洛級非常接近,高度上與以前武昌造船廠建造的宋級潛艇有明顯的降低,這似乎印證了中國設計人員對俄國方案的認可。不過,元級潛艇的指揮塔圍殼并未全盤照搬基洛級的風格,它繼承了宋級潛艇的水平舵,反而與歐洲常規柴電潛艇的設計相靠攏,當然在尺寸比例上比歐洲潛艇大許多。另外,細看這艘新潛艇的指揮塔圍殼的上方舷窗排數與基洛、宋級潛艇均有區別。圍殼與艇體交界處采用類似美國海浪級的圓滑過渡,可降低水下阻力和噪聲,并提高試航性,操縱性和整體穩定性。令人感到有意思的是,元級潛艇的“上二下四”的艇艏魚雷發射口明顯偏右,不知是何考慮。  在許多人眼里,已服役的宋級潛艇引起人們另一廣泛爭議的地方是它們采用現在不再流行的鯨型艇體,而中國早在20世紀70年代便掌握了適合水下航行的水滴型艇體設計建造工藝并付諸于兩款國產核潛艇身上,令人疑惑不解,為什么中國的柴電潛艇家族卻始終在陳舊的雪茄型艇體和鯨型艇體上徘徊不前?顯然技術上不是問題,那么中國的潛艇設計人員究竟是如何考慮的呢?也許真正意義上采用水滴型艇體的元級給了外界一個盼望已久的答案。  據海外軍事專家認為,元級潛艇的排水量較之宋級會有很大提高,內部可能采用與基洛級潛艇相同采用雙殼體結構,為的是加強生存力,為乘員和設備提供更多使用空間,并留有改裝余地。為加強靜音效果,元級潛艇采用短粗的水滴型艇形,以減少水中航行阻力,降低與水摩擦聲音;從現有所掌握的資料分析,元級潛艇還使用消音瓦和反聲納橡膠涂層將艇體包裝起來,以吸收潛艇自身噪音,并阻止敵主動聲納的探測?! ≡谄渌矫妫墲撏б步o人們留下眾多思考的空間。據報道稱,基洛級艇體每邊有15排的、每排六孔相連的進、排水孔(即基洛級艇體每側共有90個進、排水孔),而元級模糊的照片上可發現排水孔分布位置都和基洛級不同,另外新潛艇的照片顯示其尾舵是十字舵而非基洛級的T字舵。  ○ 多少新技術融于一身?  從現有的報道看,海外軍事專家對元級潛艇的評價大多集中在外觀的研判,至于內部設備的分析則主要靠對過去中國潛艇研發以及國外技術引進情況的掌握?! 绹度A盛頓郵報》7月16日報道,由于先前中國從俄羅斯獲得的877EKM、636型基洛級潛艇重新設計推進系統,電動機軸速由500轉/分降至250轉/分,用單軸螺旋槳代替傳統的雙軸或三軸螺旋槳,槳葉由6葉增為7葉。同時采用雙層彈性墊座、發動機加裝軟墊等措施。通過這些靜音措施,基洛級潛艇噪音大幅降低,已成目前世界上靜音效果最好的柴電潛艇之一,有“黑洞”的綽號。目前,除美國海軍使用的超低頻被動拖曳陣聲納或海底聲納系統外,僅有一種頻率低于1。5赫茲的KHZ主動式聲納可從基洛級潛艇的消音瓦和反聲納橡膠涂層獲得反射回音。鑒于中國從俄羅斯大批量引進基洛級潛艇以及中國傳統上“引進技術勝過購買產品”的采購原則,再加上中國人民海軍以及軍工部門對基洛級的使用與維護已有一段不短的時日,這些優異技術在元級潛艇身上“開花結果”顯然是順理成章的事?! 〔灰蕾嚳諝馔七M技術(AIP)可有助于提高人民海軍新式柴電潛艇的性能。雖然采用了AIP發動機的潛艇在續航力或航速上無法與核潛艇媲美,但該技術的確可使柴電潛艇在水下潛航數周而不用浮上水面換氣充電。歐洲潛艇制造企業均把該項技術列為其最新出口潛艇的可選方案之一。中國長期的盟友——巴基斯坦已通過裝備法國DCN造船局的阿戈斯塔90B型潛艇而獲取AIP技術,沒有理由相信中國會在這方面落在后面。研制基洛級潛艇的俄羅斯紅寶石設計局為其最新的基洛級提供安裝一種液氧和液氫燃料電池的AIP推進系統的方案。即使是中國自行研制的柴電潛艇也將采用AIP技術。早在2002年,美國蘭德公司分析人士注意到,中國第20艘明級潛艇的長度較以前建造的同型艇加長2米,據推測這是為安裝AIP系統進行試驗而采取的舉措。2003年初,美國五角大樓向美國國會提供的一份關于中國軍事現代化的報告稱:“預計一種性能先進的新型宋級柴電潛艇將安裝性能優異的AIP推進系統。”而目前,五角大樓確認的元級潛艇沒有理由不采用這些頂尖技術。不過,與AIP系統相比,潛艇水下導航極為復雜,精度難以掌握,中國海軍潛艇學院教師朱海博士已攻克潛艇水下導航的難關。據中國媒體報道,他用3年時間研制出一套潛艇水下導航系統,1999年11月中國海軍潛艇在山東威海附近海域進行試驗。試驗結果表明,該水下導航技術及其嵌入的導航裝置工作可靠、精度較高、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適合潛艇安裝使用。中國技術專家的評價是:該系統的研制成功,大大提高潛艇的水下導航與作戰能力,使中國潛艇導航技術又上一個臺階,該潛艇水下導航系統的性能到底如何,外界現仍不可知,但從朱海的研究領域判斷,該導航裝置應與GPS與激光雷達技術有關。   至于武器系統方面,外界密切關注著潛射導彈上艇的問題。2000年9月6日出版的《簡氏防務周刊》發表了海軍編輯理查德·斯科特的報道,聲稱俄羅斯革新家(Novator)設計局已將3M54俱樂部型潛射導彈的技術資料通過俄羅斯國家武器進出口公司轉交中國,該導彈可從水面艦艇或基洛877EKM/636型柴電潛艇上發射,1999年,俄羅斯革新家設計局研制出兩種以外銷為主的導彈系統——潛艇使用的俱樂部-S和水面艦艇使用的俱樂部-N。這兩種導彈系統用于攻擊各類水面艦艇、潛艇和已知坐標的固定目標、地面慢速目標等。這兩種系統主要發射3M54E(E1)、3M54E和91RE1(E2)等三種型號的導彈。3M54E執行反艦任務。該導彈由發射助推器、亞音速低空巡航級和超音速有效載荷級組成,它的另一種型號3M54E1將裝備小型艦船和潛艇,由發射助推器和亞音速有翼巡航級組成,與3M54E相比,它有一個較大的戰斗部。3M54E攻擊地面目標,這種用于攻擊地面目標的有翼導彈由發射助推器和亞音速低空飛行的巡航級組成,彈上飛行控制系統有一個氣壓高度表,可使導彈保持精確的飛行高度;地形匹配和衛星導航系統確保導彈有較高的命中精度。91RE1(E2)用于反潛,有一個配備尋的傳感器導引頭的可分離水下火箭,它們的區別僅在于發動機不同。用于俱樂部-S系統的91RE1導彈從潛艇魚雷管發射,而用于俱樂部-N系統的91RE2導彈是從水面艦艇甲板上的標準發射裝置發射的,發射之前,將把目標和飛行數據裝入導彈。系統中的成套多用途地面設備將為導彈提供維護和發射前的準備。俱樂部導彈的特點是用標準的火控系統控制多種型號的導彈,針對不同的任務和戰術環境,能夠選擇相應的導彈。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報道,中國已向俄羅斯表達出購買3M54俱樂部型潛射導彈系統的濃厚興趣,由于它能從潛艇標準的533毫米魚雷發射管中發射,因此元級潛艇裝備該系統的可能性是顯而易見的,這對封鎖海峽、阻遏敵航母戰斗群向危機地帶靠近將具有強大的威懾力。 。

熱心網友

呵呵,電子方面可能比2戰時的潛艇好不到哪去,不過我們的潛艇都在岸基飛機作戰半徑內活動所以這方面要求就沒那么高了,這也決定了我們的潛艇出不了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