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寶圖的奧秘阿拉丁的哥哥阿拉丙,有一天走到了意大利,在一堆廢墟處撿到一張中國戰國時的藏寶圖。喜歡冒險的阿拉丙于是決定去中國尋寶。字條上面寫著:“這是我生前珍藏的黃金寶物。我將黃金裝在其中一個箱子。我希望能將黃金寶物傳給有智慧的人。如果你的IQ有130以上,相信這個問題難不倒你,不過如果你沒有,你還是趁早離開吧,否則開錯箱子,你將永遠與我為伴了……哈哈哈——黃金老人留”。阿拉丙接著看到兩個箱子上也有字條:甲箱:“乙箱上的字條是真的,而且黃金在甲箱”。乙箱:“甲箱的字條是假的,而且黃金在甲箱”。阿拉丙馬上找來他的得力助手(就是你)。你決定打開哪一個箱子呢?

熱心網友

正如充滿正義感的人無法容忍犯罪的發生,富于美感的人不能包容丑陋和瑕疵一樣,一個邏輯嚴謹的人是沒辦法忍受哪怕一點點邏輯漏洞的存在的。幾天前的一篇帖子,招來了一堆自以為是的人,也逼得在mop潛水多日的我頭一次發貼,來堂堂正正地批駁那道存在嚴重漏洞的推理題,給所有不了解邏輯的人上一堂淺顯的邏輯課。這是我第一次寫這種類似科普的文章,如有名詞解釋、用法上不適當的地方,謹請指正。后面的內容安排如下:第一章,介紹事件的起因,概述問題和錯誤的觀點。第二章,用最基本的思維方法和通俗的語言駁斥題目的漏洞。即便你以前對邏輯一無所知,相信看了之后這一章,也會明白漏洞的所在。第三章,用真正的邏輯推理,駁斥那個貌似正確的解題方法。如果你對此不感興趣,可以跳過這一章。最后,給出我的結論。第一章:介紹事情的起因,源自于好事者貼出的一則聲稱做出來就有130智商的推理題。很快就有人得出了答案,并引得和聲一片。但接著就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印象中東方隱最先發現了題目的漏洞;我得出了相同的結論,很快,雷神爺爺贊同了我的觀點。guojia雖然在細節上留有自己的看法,但是他總體上接受了我的觀點。重裝步兵發了一片相當長的文章,此文是如此之長以至于我沒法安心細看,不過我感覺上他和我基本保持了相同立場,雖然在陳述上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還有一些贊同我的觀點的人,恕我記憶里有限,無法一一列舉。遺憾的是,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大多數人還是無法一下子理解認識到他們所犯的邏輯錯誤。當然這也正是我寫此文的原因。下面,我用概括性的描述一下那道富于爭議的題。這個題干是大多數人所認可的:有甲乙兩個紙條和甲乙兩個箱子。已知其中一個箱子中裝有黃金。紙條上的內容如下:甲紙條:“乙紙條是真的,而且黃金在甲箱。”乙紙條:“甲紙條是假的,而且黃金在甲箱。”現不知紙條的真假與否,問:那黃金在哪個箱子?如果看完題目,你已經發現這個題存在漏洞,或是隱隱約約感覺到有什么不對勁的話,恭喜你,你已經把握住了問題的要害。不過,讓我們耐著性子,把那個錯誤的推理看完。如下是比較典型的推導過程:假設甲箱上的字?l是真的,那麼:“乙箱上的字?l是真的,而且黃金在甲箱”的????述都是真的。如此?t乙箱的字?l說的是真的,看看它上面??著什麼:“甲箱的字?l是假,而且黃金在甲箱”這?的“甲箱的字?l是假的”?t違反了最初的假設,因此不成立。 如此可推?甲箱上的字?l是假的,即其中至少有一???述是假的,可能是:(1)乙箱的字?l是假的;(2)黃金在乙箱。若(1)乙箱的字?l是假的,?t表示甲箱的字?l是真的(已?證明不成立的),或是(2)黃金在乙箱。?o?如何,黃金一定在乙箱!我們也可以稍稍做一下修改,把它概括一下。如果你無法理解這樣的修改也不要緊,后面不會有太多內容基于此。假設黃金在甲箱,那么甲乙兩個命題構成了悖論,相互矛盾。所以,黃金不在甲箱而在乙箱。現在我們已經給出了題目和錯誤推理,讓我們開始來好好地批駁它吧。第二章:獨立事件邏輯源于生活。它用概括性的語言描述人類的思維和推理,雖然有些晦澀,但確是嚴謹的。現在就讓我們用普通的、生活的思維方式,來看穿漏洞的所在。讓我們假設這樣一個場景:我就是那個寫紙條、放金塊的人。其實我這個人很沒計劃,想到什么做什么。寫完兩張紙條了,紙條貼好了,照理說,下面我該放金塊了。可你也知道,我這個人很沒計劃的,想到哪里算哪里,金塊蠻,想放哪兒就放哪兒吧。什么?你說紙條?哈哈,你傻啦?我放金塊關紙條什么事啊?反正紙條真真假假的,你們自己瞎猜去吧,我呢,只管自己放金塊,想放哪里就放哪里。明白了吧?其實紙條內容和金塊的位置完全是兩碼事,風馬牛不相及。這就是所謂的獨立事件。你不能夠從紙條的內容上推導出金塊的位置,因為紙條的內容真假與否都尚未可知,如何能對金塊的位置產生約束呢?曾有人舉了這樣一個例子想要反駁這個的觀點,他:說高速公路上的路牌寫著北京北、廣州南,難道路牌和北京廣州的位置就是獨立的嗎?難道路牌對位置沒有約束性了嗎?呵呵,殊不知他為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證據。讓我們把路牌的情況放到原題中看,我們還得給它加上一個條件,那就是:不知路牌的真假。如此一來,獨立性這個概念就越發明顯了。在你不知路牌真假的情況下,任何情況都是有可能發生的。事實與路牌內容這兩者之間顯然構成了一個典型的獨立關系。那么如何才能去掉這種獨立關系呢?很簡單,提供更多的條件,對命題的真假作出約束。比如,已知一真一假,已知不全真等等。這種約束條件,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當作事實的一部分。我們會在下一章中具體分析事實和推理的關系。第三章:悖論,反證法?既然有的人想用邏輯推導來證明他們的觀點的正確性,那么這一次,我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用真真正正的邏輯來徹底推翻他的論斷。在開始之前,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些關于邏輯、邏輯推理的基本概念。(這里,主要講的是布爾邏輯。如果有人要提模糊邏輯,我們另外再談)首先登場的是:事實、規則和命題這三個概念。所謂命題,是指對事物的一個陳述,任何看法,觀點、主張、論斷都可以看作命題。命題有可能真也有可能假。已知為真的命題,我們稱之為事實。規則,則是邏輯演繹的工具,比如三段論:(a=b & b=c)= (a=c) 等等。這里討論的內容和規則無關,我就不細說了。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邏輯推導的兩種方式:正向推導和反向推導。所謂的反向推導(反演),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反證法。正向推導,是由事實出發,結合規則和其他事實,直接得出結論命題。而反向推導,是先假設結論為假,繼而通過規則和其他事實,導出與已知事實相矛盾,從而推翻假設,得出結論為真。這里的關鍵是“事實”兩個字。無論是正演還是反演,都不能沒有事實。這就像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一樣,空有爐灶(規則),沒有米(事實),是煮不成飯(結論)的。尤其是反證法,最后推出矛盾,必須是和已知事實相矛盾,請大家注意“已知事實”這四個字。這正是那個貌似正確的推導徹底崩潰的根源。(如有疑惑,可查閱反證法定義)現在讓我們回到題目中去。讓我們看看能不能做什么邏輯推理呢?回答是否定的。原題中,沒有提供任何有價值的事實,能讓我們做任何的推導。有人也許會問“存在某個箱子放了金塊,這不是一個事實嗎?”不錯,這是一個事實,可惜這個事實太弱了,以至于不能體現任何價值。這就像我要證明一個數學公式,你卻給我提供類似“我們大家都是地球人”這樣的事實條件。很遺憾,這個事實對證明無能為力。那么什么樣的事實才能夠強到有用呢?其實在上一章的結尾我已經提到了一些例子。當對紙條的真假作出一定的約束的事實,才是真正有用地。以上從宏觀上分析了在缺乏事實的條件下,想要得出任何結論是不可能的這一基本論斷,這和我們在第二章的觀點是吻合的。接下來,讓我們從微觀出發,好好看看那個錯誤的推導到底錯在哪里。不錯,你猜對了,就是事實!用瞞天過海、混水摸魚這八個字形容那個推導過程,是再好不過的了。讓我們看看第一章里給的那個過程,得出一個矛盾,是假設和假設本身的矛盾,換句話說,叫做自相矛盾,而并不是真正的反證法所講的與已知事實的矛盾。因而想用反證法證明的打算,在這里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從而變得不可行。有人會問:“自相矛盾?這是什么東西?”其實我們前面已經提到了,他有個特別的名字,叫做悖論,或者兩難問題。舉個例子,我說:我現在說的這句話是假的。那么,請問,我現在說的這句話到底是不是假的呢?假如是真的,那么內容說假的,自相矛盾了。如果是假的,那么內容說真的,又自相矛盾了。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著名的理發師剪頭發的問題。悖論,是邏輯中的特例,就想程序中的死循環一樣。你不能從悖論中推出任何結論,想要拿悖論用到反證法上去,那更是大錯特錯了。實際上,把任何命題作為原推論的后半段,都會得出該命題為假的結論。就讓我們真正的用一次反證法,來證明原來那個推論的荒謬。假設原推論方式成立,那么現在給出以下兩個命題:甲:“乙是真的,而且地球是圓的。”乙:“甲是假的,而且地球是圓的。”由原有推論可知,地球不是圓的。這與已知事實矛盾,所以該推論方式大錯特錯。over。第四章:結論終于說得差不多了,該談談我的結論了。我的結論概括起來有三點:1.紙條的內容和金塊的位置為兩個獨立事件。照常理判斷,在缺乏其他事實條件的前提下,無法從紙條的內容上得知金塊的位置。2。 原題缺乏必要的事實條件,因而存在嚴重的邏輯漏洞。想要用悖論充當反證法的矛盾來做推導,更是錯上加錯。3。 在認識到以上兩點的前提下,在忽略嚴格邏輯推導的前提下,可以得出貌似正確的結論:乙。但這只是一種形式上的正確罷了,既缺乏實際意義,也缺乏嚴密的邏輯的支持。這也就是習慣應試教育的人所情愿得出的結論,因為它最符合出題者的意圖,僅此而已。看到這里,如果你贊同了我的觀點,那么恭喜你,你的邏輯思維有加深了一步。如果你還是不能理解,那么也許各有所長,你可能不太擅長邏輯思維。感謝雷神爺爺的支持,他一直和我站在同一個戰壕里;感謝能夠接受了我的觀點的人,你們的理解使我這篇文章變得有意義;也要感謝持相反、錯誤觀點的人,你們的觀點恰恰促成了這篇文章。謹以此文獻給所有熱愛數學,熱愛邏輯的人。附:有的人認為這不是邏輯漏洞。但我認為這恰恰是嚴重的漏洞。邏輯是和生活是聯系在一起的。如果你用常理都解釋不通,那又怎么能期望邏輯上就沒漏洞了呢?。

熱心網友

兩張字條都是半真半假,所以不要相信,要是不死心的話就把兩箱都拿走用其他方法開.

熱心網友

假設甲箱上的字條是真的,那么:“乙箱上的字條是真的,而且黃金在甲箱”的2個陳述都是真的。如此則乙箱的字條說的是真的,看看它上面寫著什么:“甲箱的字條是假的,而且黃金在甲箱”這邊的“甲箱的字條是假的”則違反了最初的假設,因此不成立。如此可推論甲箱上的字條是假的,即其中至少有一個陳述是假的,可能是:1.乙箱的字條是假的。2.黃金在乙箱。若1.乙箱的字條是假的,則表示甲箱的字條是真的(已經證明不成立),或是黃金在乙箱。無論如何,黃金一定在乙箱。

熱心網友

甲箱:“乙箱上的字條是真的,而且黃金在甲箱”。乙箱:“甲箱的字條是假的,而且黃金在甲箱”。可以看做甲箱上的是假話,乙箱上的是真話這樣一看就知道在乙箱

熱心網友

我會選乙箱

熱心網友

甲箱

熱心網友

甲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