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中國傳統的蒙學讀本,編得最好的,大概要數這部《幼學瓊林》了。首先,相對而言,它較少封建倫理說教,而主要以傳授知識為己任;其次,它包羅了十分豐富的內 容,可以看作是全部傳統知識類型的一個縮影,也可以稱得上是一部百科全書;再次,正文部分就有釋文,人們讀起來頗黨明白 曉暢,毫無滯礙,而且釋文簡潔允當,決不拖泥帶水;最后,它 不為字數所限,不拘短長,只求偶句成對,頗便誦讀。正因為如 此,此書成篇后,續作不絕,增補如縷。清人鄒圣脈、民國時人費有容、葉浦蓀和蔡東藩等,都曾一再增補。此外,還有人仿效 其體式,另行撰述,如清人譚貴球的《故事逢原》就是如此。《幼 學瓊林》在整個清代乃至民國時期風行全國各地,版本甚多,名稱也不盡一致,如《故事尋源》、《幼學求源》、《幼學故事珠璣》、《幼學須知句解》等。此書的作者,一般都認為是明西昌人程登吉 (字允升),也有的意見認為是明景泰年間的進士邱睿。

熱心網友

《幼學瓊林》在整個清代乃至民國時期風行全國各地,版本甚多,名稱也不盡一致,如《故事尋源》、《幼學求源》、《幼學故事珠璣》、《幼學須知句解》等。此書的作者,一般都認為是明西昌人程登吉 (字允升),也有的意見認為是明景泰年間的進士邱睿.

熱心網友

最初的編著者是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后由鄒圣脈增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