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桑是哪個國家的人?
熱心網友
圣桑是技巧最圓熟的作曲家。他有許多作品目前還活躍在樂壇上,但是在法國以外的地方,其聲譽卻不見上揚。一般對圣桑音樂的批評是:處處都是技巧,卻不見樂念,徒具形式;雖說高雅,卻流于膚淺。他在某方面真可說是法國的孟德爾頌。 圣桑也像當時稍具野心的法國作曲家一樣,著手撰寫歌劇。他在經過兩度嘗試后,終于在1877年目睹『參孫和達麗拉』的成功。圣桑的其馀十二出歌劇在受人歡迎的程度上都未能超越它。雖然有些學者專家仍堅持『阿士加尼奧』(1890)品質更佳,但是至今仍然活躍于劇場的卻是『參孫』。實際上盡管世人對他的音樂口碑不佳,但是其至今仍為人所津津樂道的樂曲數量令人訝然。世人百聽不厭的有G小調鋼琴協奏曲、c小調鋼琴協奏曲、第五號F大調也時獲青睞,其他還有C小調第三號交響曲『管風琴』、B小調小提琴協奏曲。A大調大提琴協奏曲,以及『天鵝』原始出處『動物狂歡節』。供小提琴與管弦樂團演奏的『序奏與回旋奇想曲』也是世人耳熟能詳的作品。交響詩中以『骷髏之舞』最為著名,『溫花兒的紡車』也偶爾東山再起。 成績的確不惡,顯示圣桑的樂名未能充份反映其為最優秀作曲家的事實。他的音樂必定帶有某種活力,才能在樂壇上立于不敗之地。其音樂中的邏輯,井然的順序,精煉、明晰的梗概,純而不雜的專業風格,都在美學上達到了自成一家的境界。他的音樂跟植于古典傳統,不論是否違異于正統形式,總是能夠萬變不離其宗,可稱為有史以來第一位新古典主義者。他的音樂以「古典高雅」是尚。在當時所有法國作曲家中,以圣桑的音樂最為純凈,全然摒棄法朗克及其樂派甘美甜膩的弊端?;蛟SG小調鋼琴協奏曲或是『管風琴交響曲』的內涵并不是十分深刻,但是它們至少一掃當時陳腐俚俗與品味低落的通病?! ∷切┥跎贋槿搜葑嗟匿撉偾m然近似沙龍式的輕音樂,但是卻能以其特質與客觀性而不至流為窠臼,反而頗具效果,尤以C小調觸技曲(第五號鋼琴協奏曲最后樂章的獨奏版)為最。此曲的光芒可視為銜接李斯特與拉威爾樂風的一座橋梁。或許圣桑在今日樂壇的地位值得我們重新評價。 如果有一天人們的口味也隨著時代遞嬗而有所改變,突然驚覺圣桑出神入化的技巧,輕盈又不失典雅端莊的樂念竟是那么迷人,屆時圣桑音樂的卷土重來就有望了。然而問題征結是,圣桑始終以次級作品最為人知——如『參孫與達麗拉』、『天鵝』、『骷髏之舞』——而非出色的鋼琴、喇叭、弦樂七重奏、D小調小提琴奏鳴曲,以及降B大調鋼琴四重奏。。
熱心網友
法國音樂家圣桑。浪漫派后期法國音樂的代表人物,代表曲目是我們很熟悉的〈動物狂歡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