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汽車之父——卡爾·本茨 世界著名的汽車公司———奔馳汽車公司,在其公司的簡介中,以這樣驕傲的開頭闡述了汽車、奔馳與人的關系:“人們對一輛現代轎車的各種期盼大半可追溯至奔馳。準確地說,這一切是從1886年1月29日那天開始的。在那天,CarIBenz(卡爾·本茨)成功地為他所研制的0。9匹馬力的三輪汽車取得了第37435號帝國專利證書。”卡爾·本茨,世界公認的汽車發明者,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堅韌不拔的鉆研精神,制造出了汽車這一另世界驚嘆的交通工具,從而提高了現代人的生活質量,拓展了現代人的生活空間。火車司機的兒子卡爾·本茨1844年出生在德國西部的卡爾斯魯厄一個手工業者的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名火車司機,在他快要降生人世的時候,父親就在一次事故中不幸遇難,小本茨還沒出生就失去了父親,所以他的童年生活境況很艱難。1855年,中學時的卡爾迷上了自然科學,尤其喜歡物理。由于家境清寒,他必須靠修理手表獲得一些零用錢。1960年卡爾·本茨依從母親的意愿進入了卡爾斯魯厄綜合科技學校學習。在那里,他遇到了兩位優秀的教師,他們的“資本發明”說,對卡爾·本茨的一生產生了很大影響。在這里,卡爾·本茨學習了機械構造、機械原理、發動機制造、機械制造經濟核算等課程,這為他以后在汽車工業的事業和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學校畢業后,卡爾·本茨先在卡爾斯魯厄機械工廠當學徒,在制秤廠里成為“繪畫者和設計者”,在橋梁建筑公司擔任工長,在卡爾斯魯厄機械工廠,他認識了比他大十歲的戈特利布·戴姆勒。以后的日子里,他們成為事業上的好伙伴,也是發明汽車的競爭對手。首部汽車時速16公里1872年,卡爾·本茨下決心要創建一個工廠,他向朋友處借了款組建了鐵器鑄造和機械工廠,但由于當時經濟不景氣,他的生產也受到影響,到1877年卡爾還無力償還朋友的2千萬馬克的借款,工廠也面臨倒閉的危險。在卡爾·本茨幾乎絕望的時候,他想起了老師“資本發明”的話,他認為只有“資本發明”才能拯救他。卡爾·本茨決定要制造發動機,他學習了奧托的煤氣發動機,并領到了制造四沖程發動機和雙沖程發動機的營業執照。卡爾·本茨在前人的基礎上發展的新貢獻,就是在新的混合氣體進入氣缸之前,使廢氣凈化變為新鮮空氣再進入氣缸,這樣可以避免爆炸危險。卡爾·本茨經過多次的艱苦努力,新的發動機終于誕生了,在這發動機的誕生時刻,正如他所描繪的:“晚飯后我的妻子說我們必須再去工廠一次,享受我們的快樂。試機吸引著我,周圍沒有安靜的地方,我們站在發動機面前,他發出噠、噠、噠的聲音,節拍優美動聽……在這貧窮的小工廠里,今天晚上看到一臺嶄新的發動機的誕生,感到這是幸福……不遠處發出洪亮的鐘聲,大年夜的鐘聲響起了。鐘聲不僅是新年的到來,而且還預示一個新時代的開始,迎來了奔馳發動機時代的來臨……”1879年,卡爾·本茨研制成功火花塞點火內燃機。隨后他又將內燃機改進為汽油發動機安將在三輪車上,車上裝有三個實心橡膠輪胎的車輪,裝有臥置單缸二沖程汽油發動機,785CC容積,0。89匹馬力,雖然它的時速只有16公里,但在當時人們的路上交通工具還是馬車,因此這一速度足以令人“窒息”。該車前輪小,后輪大,發動機置于后橋上方,動力通過鏈和齒輪驅動后輪前進,行駛方向靠操縱桿控制,為了提高人員乘坐的舒適感,在車架和車軸間裝有鋼板彈簧懸架。該車已具備了現代汽車的一些基本特點,如電點火、水冷循環、鋼管車架、鋼板彈簧懸掛、后輪驅動、前輪轉向和掣動手把等。其齒輪齒條轉向器是現代汽車轉向器的鼻祖。卡爾向德國皇家專利局申報專利并在1886年1月29日獲得批準,因此1月29日被認為是世界汽車誕生日,1886年為世界汽車誕生年。這輛每小時行走16公里的三輪汽車被命名為“奔馳1號”。成功男人背后的偉大女人“每個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名偉大的女人”,這句話用在卡爾·本茨太太身上,的確是非常的貼切,貝爾塔·本茨不僅全力支持自己的丈夫成為世界汽車第一人,自己也因其過人的勇氣而成為世界上第一位駕駛汽車的司機。本茨創業初期,沒有工場也沒有資金,貝爾塔就變賣了自己的嫁妝和首飾,毫無怨言地支持本茨的研究,陪伴本茨走過了餓著肚子研究汽車的艱苦日子,成為本茨工作的最大支持者。第一輛三輪汽車的問世,雖然為本茨帶來了榮譽,但是這個不斷散發臭氣的怪物總是拋錨,因而遭到不少人的冷嘲熱諷,本茨雖然多次對它進行改進,但毛病還是不少,為了不在大庭廣眾之下出洋相,本茨幾乎沒有勇氣在公開場合駕駛它上街。但貝爾塔對本茨的發明深信不疑,他不怕旁人的白眼帶著兩個孩子,勇敢得開始了汽車的第一次長途旅行。1888年8月的一天早上5點多鐘,本茨還在夢鄉,貝爾塔就喚醒兩個孩子,把汽車推出來,然后發動馬達,向100多公里之外的普福爾茨海姆進發,探望孩子的祖母。當時全世界還沒有任何一輛汽車跑過這么遠的路程。汽車離開曼海姆市不久東方就漸漸亮了,馬路兩旁早起的人們一聽到其怪異的響聲都從窗口伸出頭看這個“飛奔”的怪物,有的人還壯著膽子走近它,但一聞到汽油味機那難聞的氣味又走開了。行駛14公里,燃料沒有了,只好到一家藥房購買粗汽油;行駛70公里后,被一個陡坡攔住了去路,只得由小兒子駕車,貝爾塔和大兒子在車后推,終于把汽車推過陡坡;發動機的油路堵塞了,就用發針把它修建;電器設備發生短路,只好用襪帶作絕緣墊。直到日落西山,母子三人才又餓又累到達目的地。孩子的祖母驚嘆不已,小城的人都跑出來圍觀這個“怪物”。.興奮的貝爾塔立即給丈夫拍了一個電報:“汽車經受了考驗,請速申請參加慕尼黑博覽會。”本茨接到電報兩手發抖,幾乎不相信這是事實,但妻子確實駕著自己發明的三輪車到了普福爾茨海姆。他很快辦妥了參展手續,在慕尼黑工業博覽會上,他成功的展示了自己的汽車,一下吸引了大批客戶,從此他的事業蓬勃發展,擁有了德國最大的汽車制造廠,生產名揚四海的奔馳牌汽車。而本茨太太也因為這次歷史性的試驗而被稱為世界上第一位汽車駕駛員。如今,這輛奔馳1號車陳列在德國汽車發源地斯圖加特市的奔馳汽車博物館中。清皇室第一部車———奔馳卡爾·本茨的汽車事業開始蓬勃發展的時候,中國尚在封建王朝在統治末期,而此時中國的最高統治者慈禧太后,也擁有了自己的第一輛轎車,這就是奔馳轎車。1901年,袁世凱從香港進口一輛奔馳小轎車獻給了慈禧太后,但小轎車送進皇宮后,許多思想保守的大臣們卻紛紛上奏章,勸慈禧不要坐汽車,以免壞了祖宗的章程,中了洋人的邪氣。但慈禧卻一心想坐坐“洋車”,開開眼界,當她見到司機坐在自己的前面時,卻又認為有辱她的身份,硬要司機跪下開車,人跪著當然無法開車,無奈慈禧不得不又去坐她那顯尊顯貴的十六抬大轎了。(注:卡爾·本茨以其名字命名的汽車,在我國約定俗成譯為奔馳)本版撰文:陳雅如今,汽車已經成為最為普遍的交通工具,如今的人們再看到博物館里那部只有三個輪子的“奔馳一號”時,想象在100多年前,本茨太太駕駛著它所走過的那100公里行程,雖然在現代人看來簡直是易如反掌,但在當時,就如今日的火星探測儀一樣,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卡爾·本茨作為世界公認的汽車之父,其不僅通過一生的奮斗成就了自己的輝煌事業,更為人類加快生活的腳步做出了杰出的貢獻。如今當我們方便地以車代步出入與城市的各個角落,甚或走出城市,享受自駕游的樂趣時,我們都不應該忘記,卡爾·本茨曾為了這一切付出了自己畢生的代價。 。

熱心網友

汽車之父——卡爾.本茨.

熱心網友

戴姆勒·奔馳 造了第一輛真正意義的車

熱心網友

卡爾·本茨

熱心網友

奔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