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臨床表現   突然寒戰、高熱、惡心、嘔吐、流涕、鼻塞、咽痛、全身疼痛、頭痛加重。   面色蒼白、四肢發涼、皮膚發花并有散在的小出血點、唇周及指端青紫、唇周單純皰疹。   煩躁不安、譫妄、昏迷或驚厥。皮膚、粘膜瘀點典型或融合成瘀斑,血壓明顯下降、脈搏細速、脈壓差縮小。頸項強直、角弓反張、克氏征和布氏征陽性。瞳孔大小不等、邊緣不整、對光反應遲鈍、眼球常凝視。呼吸快慢及深淺不均或呼吸暫停。...

熱心網友

臨床表現   突然寒戰、高熱、惡心、嘔吐、流涕、鼻塞、咽痛、全身疼痛、頭痛加重。   面色蒼白、四肢發涼、皮膚發花并有散在的小出血點、唇周及指端青紫、唇周單純皰疹。   煩躁不安、譫妄、昏迷或驚厥。皮膚、粘膜瘀點典型或融合成瘀斑,血壓明顯下降、脈搏細速、脈壓差縮小。頸項強直、角弓反張、克氏征和布氏征陽性。瞳孔大小不等、邊緣不整、對光反應遲鈍、眼球常凝視。呼吸快慢及深淺不均或呼吸暫停。   幼兒發病多不典型,常見高熱、嘔吐、嗜睡外,還多見極度不安與驚厥、拒乳、尖叫、腹瀉、咳嗽,雙目凝視、頸項強直和布氏征陽性,其他腦膜刺激征可能缺項。前囟閉乾多見隆起,嘔吐頻繁而失水者也可出現囟門下陷。如何預防"流腦"?   "流腦"(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是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多見于15歲以下兒童,尤其2歲以下小兒發病較多。病原菌存在于病和帶菌者的鼻咽部,經咳嗽、打噴嚏等由飛沫直接從空氣中傳播給他人。因此,病人和帶菌者是傳染源。病原菌經鼻咽粘膜侵入人體,引起化膿性腦膜炎,病人出現高燒、頭痛、嘔吐、皮膚出血點以及頸部強直等,重者危及生命。  流行期間發現病人要立即送醫院隔離治療。流行季節前可注射流腦菌苗,尤其15歲以下小兒更應進行菌苗預防接種,保護率可達50%-80%。本病流行在冬春季節,流行期間要注意室內衛生,經常開窗通風換氣,勤曬衣被,避免到人多的場所及走親訪友,外出應帶口罩。  病人周圍的密切接觸者,特別是兒童、患有慢性病和體質虛弱的人,可口服磺胺嘧啶預防,成人每日2克,兒童100毫克/千克(公斤)體重/口,分2次與等量碳酸氫鈉同服,連同3日。也可根據情況服中草藥預防:大青葉、金銀花、板蘭根、野菊花、貫眾,其中可任選1種或幾種,水煎后飲服。還可用2-3%黃連素、0.3%呋喃西林、1:3000杜滅芬滴鼻或噴喉。多吃些生大蒜也有一定預防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