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開個服裝店,我以前不是搞這個的,比如前期需要投資多少,在哪里進貨比較便宜而且比較時尚.還應該注意那些方面.

熱心網友

做服裝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的,一要有主見,二要有眼光,三要有毅力,能吃點苦,第四嘛,說到銷售了,要有耐性,善于察言觀色,尤其是做散貨。  我這里是個中等城市,消費水平不算高。我原來在單位上班,效益就不用說啦,工資可能不如你雇的服務員--對了,你雇個營業員得每月多少錢呀?--我苦熬了幾年,2001年春天,終于忍無可忍了!我決定上班之余做點生意試試。可是,我從沒做過生意,也不認識做生意的朋友,怎么上貨,怎么賣貨一點也不懂,真是無從下手呀。怎么辦?我想,先從進貨渠道下手。我姐家的外甥從技校畢業后沒找到工作,我商量了一下,讓她來幫我做生意,她也愿意。又通過熟人認識了一個做服裝的朋友,讓我外甥給她做營業員,不要工錢--她當然愿意。這樣我的外甥在她那里做了不到一個月,竟然練得很不錯了!與此同時,我也在打撈店面。繁華商業區很貴,每個月房租幾千元,對于從沒開過店的我來說,真是要命也不敢租的!那時我總是想,這么貴的房子,怎么掙出來啊!萬一虧了怎么辦?(呵呵,可笑吧。現在我用的房子16個平方不到,月房租水電工商稅務等費用3000元,可我還是掙錢。所以說房子貴有貴的道理,便宜有便宜的道理,只要上了道,不怕它貴!)  在比較了市區幾處商業地段后,最后我還是決定開始以求穩為主,選了一個不太繁華但周圍是居民區的街上的一處小房子。房子是從別人手中轉的,那個家伙是個做男裝的,與他的房子相距不遠,他從房主手里把房子盤下后,想轉手掙點錢而已,我早就注意這房子了,他一個多月沒出手。我想,可以與他打交道了!經過幾番較量,最后以一千元的價格盤了下來。(不算貴吧?當然。現在那房子都轉到五六千了)  不過,那家伙掙了我的錢,倒也夠意思,他指導了我不少東西,如到什么地方進貨,什么時間到什么地方做上貨的車等等,這些對我幫助不小。  盤下來房子,我沒有裝修。因為這里是一般居民區,大多數店面都沒有過多地裝修。這條街上其實賣什么的都有,童裝、男裝、布匹、做衣服的,女裝并不多。我只是從商品城割了十幾米簾子布,然后往墻上一釘,再訂上掛衣架,這樣就完成了!  那時已是6月份,初夏時節,正是換季的時候。這正是開業的好時機(沒有任何壓貨)。房子收拾好后,我要盡快開業,出去上貨來不及怎么辦?我和外甥一商量,先從商品城拿點貨來賣!我鋪店用了三千元的貨(夏裝占用資金少)。開業第一天,生意非常火,我們兩個人忙得不可開交。因為是從附近拿得貨,不用路費,所以賣得也便宜,而購衣者大都是附近居住 的平民,貪圖便宜,所以就賣得好啦。第一天賣了700多元,利潤不多,只有200多元,不過,這已經不錯啦,第一次做就掙200多元,開業大吉啦! 接下來幾天都 賣得不錯,后來我利用空余時間到外地上貨,畢竟是剛開始做,對消費群和消費層次沒有研究,賣得一般。不過,每天總能有百拾元的利潤。頭一個月下來,算了一下,純利竟有3000多元!是我工資的好幾倍!當時是心里樂開了花呀。那時我還沒有放棄工作,店里顧不大上,只有星期天能靠靠,所以并沒有太大的收入。每個月總是能剩兩三千的樣子,可是?R貨也不少,所以算著掙了錢就是不見錢。不過,經過幾個月的鍛練,上貨總算能摸到了些門道。這也算幾個月來的收獲吧。轉眼快到十、一了。聽那家伙說十月一生意特別好,要多備點貨。我決定到遠處去上點貨。根據季節情況,認為北京的貨比較合適,于是決定去北京。不瞞大家說,長這么大,從沒出過省,更不用說是到偉大的首都北京啦!心里老是擔心,要是回不來怎么辦?呵呵,現在想起來真是有意思,那時就是膽小啊。因為才結婚沒幾年嘛,老公決定陪我一起去一趟。呵呵,說起來好笑呀,這次真讓我栽了!對新手來說,自己的店如何定位非常重要。你要有自己的風格,能針對你的店所在位置的主要消費人群去進貨,這需要你事先做詳細的調查。所謂市場調查就是這樣,盲目地開店、進貨,是要擔很大的風險的。 我第一次到北京進貨,有點貪多求全。你們猜我這十七個平方的小店,一下進了多少貨?8000多元的散貨!是在北京大紅門進的,因為對批發市場不太了解,以為一下子多進點,就可以多賣幾天。事實是錯了,由于貨多而雜,店面擺不開,擺不開就賣不動,顧客進店以后也無所適從,結果,一個黃金周下來,貨才賣了一半,剩下的貨就壓了下來。沒辦法,只能以后慢慢地賣。這一次讓我清醒了不少。以后適當掌握進貨數量,從頭再來。第一年的開店經歷,我簡單總結一下,應該有這幾個方面需要注意:1、 對店址的選擇。服裝經營店應選擇店面比較集中的地區或商業圈。賣服裝不是賣油鹽醬醋,不是隨便選個地方就可以賺到錢的。特別是女裝,尤其要注意。因為消費者是分主動和被動的,主動的消費者逛街買衣服,是沖著商業集中的地方去的,沒有人專門跑到一個偏僻地段的服裝店去買衣服,能到偏僻店里的顧客,大部分不是主動的消費者,而是被劫消費者,就是路過這里進來看看,并不是專門來買衣服的,這樣的店當然不會經營好的。2、 對店面的市場定位。你的店要針對什么樣的消費群,是什么層次、什么價位、什么風格,心中要有數。不可貪多求全,什么貨都有,什么貨都 賣,太雜了,好使好衣服也顯不出檔次,賣不出好價錢。3、 進貨時間和進貨量。一批貨賣得差不多了,當然要趕緊進貨。但有時貨賣不動,是不是繼續進貨?我覺得該進還要進。你越不進貨,店里就越不進人,就越賣不動。進了新貨,能帶著舊貨繼續賣。4、 貨擺多好還是擺少了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認為,如果是賣散貨,還是擺多了好,要不顧客進來沒有多少挑選的余地。如果是高檔貨或是品牌,擺多了就顯不出檔次了。到了年底,我覺得這個店不適合我做,我想轉出去。正好市區商業地段附近新建了一個購物城(主要是服裝),與一個大型購物城相鄰,我租了一間小店面,不算貴,月租1500元,不到9平方。元旦開業后,生意還可以。春節過后,我把原來的街面店以3000元的價格黑轉了,開始專心做這一個店。但附近的大型購物城已開了二年了,人氣很旺,新開的總是競爭不過。我的店因為改變了風格,賣得還算可以,每個月能凈賺三四千元。從這時開始,我基本掌握了進貨渠道,南到杭州,北到北京,基本從這兩個地方進貨。可惜好景不長,五一過后,這個購物城維持不下去了,到了6 月份關門大吉,臨時找不到店面,一個夏天,我把庫存全到街頭甩了。 到了9 月份,在市區第二個商業圈,原來那家大型購物城因為拆遷遷了過來,我去租了一間16平方的,就是現在我使用的這個,月租3000元。9月20號開業,第一個月竟賺了5000多。這合我信心大增,到這時,我才基本上了道。我一開始是到北京大紅門拿貨,那里的貨比較大眾化,當初我在做街面店的時候,比較適合附近的消費人群。但利潤不會高。后來我到杭州四季青拿貨,那個老市場,由于時尚些,都比較好賣,夏季的貨從杭州進,冬季的貨從北京進。從北京動物園拿貨,那里的貨也時尚。為什么呢?因為我這里是北方,眾所周知,北方人比較高大,冬天再多身點衣服就更需要相對大點的了。杭州的服裝好是好,就是尺寸,所以夏季的衣服還可以,但我一般也是要中大號的,小號的不要。再就是濟南洛口,現在我多數的是從那里拿的。那里有些貨就是從北京和杭州過來的,比那兩個地方貴幾塊錢,但卻省去了車馬勞頓,因為我離得近啊。算上到京杭費用,實際差不多。威海也去過,那里的衣服多是從附近進的并沒有傳說中的韓國貨,真正的韓國貨很貴的,想找韓國貨的朋友會失望哦!不過,我現在正跟一個做韓版女裝的老板聯系,她說有韓版貨,并給了我一些圖片,我等過一段時間去考察一下,如果她的服裝好話,我準備做她的貨。到時可以網上批發喲!附近的朋友也可直接到我店里拿貨的。因為我又在市中心的商業圈買下一間店鋪,我想做大一點,不能總滿足于現狀吧。 2、剛開店的時候,我純粹是為一試,店沒有裝飾,進貨也沒有講究,附近批發市場能看上眼的就拿來賣,后才漸漸遠處貨。一開始也就有萬數元錢吧。但想開店的朋友切記:做服裝利潤沒有想象來得那么快,因為有進貨就有貨,一開始賺得錢基本全壓貨里,大約半年到一年才覺出賺錢,不知別人怎么樣,我是樣覺得。 3、我現在的店的風格是時尚型的,我進的貨不貴,一般在五六十元,針對的是35歲下的經濟一般但又追求時尚的女性,有時進些高檔點的百十元的,低的有三四十元的,也要應對不同檔次的消費群體。平均利潤在30%到50%,高的可翻番甚至更高。之所以選擇我自己的風格和價位,是因為要與大商場分別開來,形成互補,品牌我沒做過,那需要時間和口碑的認同,賺錢慢。02年是我的轉型期。從街面店到比較集中的購物城,確定了自己的風格。這種大型的購物城,實際是里面間隔了好多小房子,每年一租,定時開門,定時關門,不知以上朋友所在的地方有沒有這種方式的購物場所。與街面店相比,最大的好處就是省心,不象街面店那樣冬冷夏熱,還要防賊惦記,呵呵。但也有壞處,就是yy款式撞車的太多,一不小心就惡性競爭,賣不上高價。大家就那幾個地方拿貨嘛,免不了雷同。這就需要你拿貨時會“淘”,盡量避免撞衫。萬一撞衫了,那就盡快出手,只要有看中的,一定不能放走,那怕賺五塊呢。你要不出手,別人就出手啦。  與同行們談起來,大家都同感曰:“現在的服裝生意越來越難做了!”感慨歸感慨,應該想一想這為什么?做的多了,競爭激烈了,自然不好做,買方市場了嘛,不象以前計劃經濟時代,賣的拉著長臉,“愛買不買”,現在可不一樣了,幾乎是求著人買,來買貨的人裝大爺裝奶奶,挑三揀四,最后還不出個良心價。所以,賣貨也是一門藝術,我也在這里發了一個《服裝店經營技巧》的帖子。同樣是賣貨,同樣店里進那么多人,我一天能賣1000,你只賣500,這怨不得別人了。你不要等著人來問你,你不要以為只有好貨就可以賣得多,現在的顧客很懶的,她能在門口看清楚你店的貨--沒有她需要的,她決不會再多走一步。如果你不信的話,分別請個賣貨老手和新手試一下,相差很大的。   在購物城開業后,我為了找貨,也到了廣州一次,由于不摸情況,幾乎有收獲。我們奔著著名的白馬去的,好是好,可是很貴,沒敢拿貨。別的市場由于不了解,沒能去--如果早知道這里朋友介紹么多的好去處的話,也許能有所斬獲。由于路途太遠,沒再去,不過能到那里貨的朋友應該是比較幸運的。杭州的貨也部分從廣州去的,甚至北京園都有從廣州發去的貨,現在信息這么靈通,交通又么方便,從批發商們的角度來看,以前南北方時尚流行的時間差已經很小了,有一次我從杭州進了貨,一個星期后又到北京動物園,發現那里早有了一樣的貨,只是貴幾塊錢。而且老板也是杭州的,呵呵。這些老板頭腦非常了得,不愧是做生意的。2003年春節過后,跟往年一樣是淡季。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主要處理積壓貨。不知朋友 們這段時間是怎樣經營的,工我是只能保住費用,還略有盈余。在整購物城里大多數費用都出不來的。呵呵,我可不跟她們一樣。春節前一段時間我上貨很多,有2萬多塊錢的貨,經過節前的一陣忙活,銷得差不多了,但還有一部分。這些就是我在節后銷的。很多人節前怕壓貨,不敢多進,結果到節前全銷出去了,節后一月左右的時間,進貨進不到,能不眼看 著虧嗎?一般來說,正月里基本是有新貨的。  轉眼到了春天,本來正是銷售旺季,可這時非典開始流行了。3月底,是本購物城交年租金的時間,大約有一半的業主因銷售不好而離開,空出一部分房子。這些離開的業主主要是一開始貨不對路(大部分是男裝品牌的和剛開始開始做生意的女孩子,貨品不適合來這里消費群)。業主少了,生意反面好了。因為來這里還是么多人,賣的卻少了,生意能不好嗎?可是不久非典 開始了,不只是本購物城,整個服務業都受到沉重打擊,哎呀,那時真是人心慌慌,天氣很熱了,很多人出門還戴著口罩,可笑吧,呵呵。不過我的生意沒有受到絲毫影響,不信吧?呵呵,一直是跟往常一樣進貨,基本一個星期進一次,真把我忙壞了!最好的幾個月每月銷售額在30000左右,利潤達到了12000。有些朋友肯定不理解,這也沒有什么訣竅,我就是不斷地進貨呀,好多業主都這怕那,不敢出去進貨,結果店空空,沒的賣了。她們越沒貨賣,我的生意就越好,因為我有貨呀!呵呵,有的朋友說,上半年讓我發了“非典”財!  這就是生意,你不做有人做,別人做了你就只能瞪眼看著。有人問了,不怕染上非典嗎你!我說,生死由命,該死的坐在家里也躲不過,何況山東一億人幾個染上非典的呢!還沒到躲避不及的時候!做服裝沒有不壓貨的,第一次拿貨,寧缺勿濫,也不要貪多,但又要起店面來,所 以不是很看中的貨先不要拿為好。  也許有些朋友會說,拿貨太少,顏色和大小號不全,顧客看中的你沒貨,耽誤賣嗎?我說,這就要在銷售方面靈活一些。我脾氣很急,但在賣貨時從不跟人急(除非遇上不講理的,呵呵),我是以一種交朋友的方式來賣貨的,所以回頭客也多一些。有時某位顧客看中的款式或顏色沒有了,我就跟她說,你哪明天或后天什么時間再過來,貨就到了,然后記下她的電話。我可以馬上通知批發商打貨,從濟南一天就到。所以近有近的方便,遠有遠的好處,近處拿貨快而少,調貨方便。現在我打一個電話些批發商給我發貨來,貨款先欠著,等我去的時候再結,這就是誠信經營的結果,因為我們都已經互相非常信任了。原來我也打算做網上批發,現在發現網上有不少騙子,這個論壇上也揭露了幾個,我很失望,一個好市場讓幾粒老鼠屎給攪了,中國就是不缺騙子呀!一直不錯,因為上半年消費的錢都拿到下半年消費了,所以總體上還是不錯,年底十幾天了一萬,(比起老老手們還不行,她們有的賺了兩三萬)。不怕南方的同行笑話,在山東這地方,除了青島濟南及膠東富裕的地方外,象俺們這種三十萬人口的城市,做個小服裝店,一年能賺三五萬就不錯了,何況我還多賺了點,呵呵。 今年以來生意一直比較穩定,基本維持在那個水平上。但我又有些滿足了,為我不想這么一直開個小店維持生計呀!通過這幾年批發商們打交道,我積累了一些經驗,我想下一步做大些,進入批發行列。我已經在商業中心買了一個商鋪,元旦開業,現在我正想出去考察一下貨源。至于威海的那個韓國女裝,我本想昨天去的,卻遇上雨雪天,只好等下個星期了。威海有不少是給韓國服裝公司做貼牌加工的企業,就是做來料加工,掙人家的加工費,也就是說掙個辛苦錢。由于布料由韓國進來,再全部返回韓國,所以很少留下點所謂“外貿貨”等我們處理啦。  我所認識的這位朋友,還是她主動來找我的,她有自己的工廠,專做韓版(可根據你自己要求訂上韓或中文標牌),有韓國布料,也有國產布料,所以出來的貨款式一樣,但因面料不同而價格也不同,高中低三檔都可做。具體如何我沒有親見,不過她給了我一些服裝照片,確實是韓國的。如果如我所料能成功的話,我打算到下面的縣市里發展專賣,或給她們的店配貨,高興了還可以上網賣幾款呢。這樣自己好脫出身來多些找一下好貨源,不會象這樣累了,呵呵。不管怎么樣,我覺得我們 開店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既然想賺錢,就不能怕吃苦。那些開個店作為一種消遣的想法我是看不來的。這個月到25號,我已經賺了12000,這個月下來去掉費用能凈賺10000元。但如果象某些小姐們那樣怕吃苦怕受累,就不會賺這么多。我想無論做什么,就要做到最好,大家在個單位上班還要爭取進步呢,何況是給自己做。不知大家是不是同意我的想法,我是這么認為的。  有幾個朋友提出一些問題,下面解答一下。1、開店稅費,開店要辦登記,還有地稅,的店是16平米,每月工商120,地稅240。一般先開店,然后工商和地稅會來你,然后去辦手續、每月去繳稅工商就是。  2、店的經營不好,要動腦筋找原因,是地角問題,還是進貨不對路,還是經營方式不對頭,具體分析一下,對癥下藥。  3、做品牌和做精品店,以及做散貨,到底哪種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宜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和進貨渠道選擇。 另外關于即墨和大連韓國城這兩個地方,兩年前去過即墨,當時兩地貨物相比,我覺得還是濟南貨好些。因為那里的貨大都是從杭洲、北京、廣洲過來的,比較時尚,而且高中低檔都有分區,比較好選擇貨的種類。地方大,貨自然就多,有的選擇。至于即墨的貨吧,這兩年沒大去,現在給我的印象是大多偏低檔,偶而也有好貨,款式和濟南差不多,不過你想做的話我還是建議你兩個地方都去看看,比較一下哪個地方的貨源比較適合自己的風格,再確定上貨的地方。  中式服裝我沒做過,不過我周圍做中式服裝的同行一般到北京拿貨,也有到杭州的,具體地方我不太了解。  我到濟南上貨一般在星期五,每周去上一次貨。  大連韓國服裝城我沒去過,不過聽說是很貴的,遐想明天在煙臺,去應該是很方便的了,如有興趣可以去看看,不過你要經營中高檔服裝可以到大連去喲!沒事做的時候就愛看點雜書,于是偶然之間從同學處搜刮到一本名為《窮爸爸、富爸爸》的讀物,敬為天書,如鵜鶘灌頂,立馬醒悟。于是,滿大街打聽投資之道。當時可動用資金不多,想來想去還是最原始的做法著手吧,租間門面,想賺大學生的錢,如羅伯特---清歧所說,尋求自己的資產。  于是,找門面轉讓,考察了多所大學附近的娛樂場所,最后定下來一家急轉的服裝店。老板開價6萬五,帶貨一起轉,開玩笑,我哪來那么多錢,打道回府。可女友聽說后,覺得能以3。5萬左右拿下,我不相信,覺得最少得要5萬,結果事實證明,老婆的話要聽,最終3。8萬拿下。兩個都是新手,如何做生意,還算老板比較厚道,答應帶我們去進貨點去進一次貨,結果,沒想到這女老板是學服裝設計的,自覺眼光毒辣,瞧不起漢貨,比較崇拜廣式服裝,楞拖著我們去了深圳虎門,當然,費用是我們全額支付。到了虎門,我們兩個象小學生一樣,被她指點了一通,自我感覺是入了門,可一算帳,差旅費接近3000,打貨款還不到8000(事后分析,該老板做不下去的原因只怕也是費用太高的原因。因為女裝這玩意得時常進新款,一月跑兩次廣東是最少的,而且象我們這種小客戶,大的廠家都懶得待見你,必須現金提貨,這就另一方面造成了積壓,不象有的品牌專賣,賣不出去的可以退或換貨)。   趕回武漢,開張大吉。新人做事新氣象,我不可謂不盡力(畢竟是砸了5萬多進去了)這輩子都沒象這么盡力的去做一件事。可事與愿違,由于想把進貨的費用降下來,我想怎么也得把這批新貨賣個百分之八十,再去進貨。資金起碼得回籠一部分。可您都想想,一個大男人守著個女裝店,主要客戶群還是女大學生,生意的難做,可想而知,看見漂亮的,恨不得送給她才好,長的丑的還不愛搭理。再加上現在的大學生討價還價的本領是與身具來。勉強支撐一個月后,資金才收回一半左右,還有大量的貨物積壓(換季,夏天的衣服全折里面了)。  開店的經營情況不理想,遠遠低于預期收入。其實開服裝店各種稅務、城管、衛生的費用并不高,小本買賣嘛,人家也不好意思多收你錢。可水電就嚇人了,水都還好,用不了那多,可電就貴了,店子里面得襯得比較豪華,顯得檔次高一些,于是就有了無數的小射燈,看起來不嚇人,可算下來也是不小的一筆開支,尤其是夏天開空調的時候,電費本來就貴(商業用電,是普通用電的三倍)。我家的店子還是樓上樓下的兩層,兩臺3匹的柜機開起來,電表就嚇死人的轉,心都在流血,可不開還不成,國人的服務意識得到空前的尊重,都是被一些大商家寵壞了的孩子,不開空調,人家根本懶的進。   經營業績是日趨下降,營業款好幾天剃了光頭。我算過,平均每日進帳300元才能勉強維持,談不上賺,可現在這種情況下,我沒有后續的資金供應,完全指望著貨換錢,很難維持下去,沒有錢進帳,就無法出去重新打貨,而且還是必須去廣東,因為這里的原老板別的事沒做,這點到是做到了,來這里的老客戶都知道這里經營的是廣式服裝,看的出來是不是漢正街(武漢本地的小商品批發市場)進回來的。  和老婆商量,我們開始有了后悔的想法,想退出了。但還沒最后決定,達成的共識就是得快點吐貨,少賺點都可以,薄利多銷。以前咬價一直很老,不賺個對本是絕不會讓價的,現在是十塊我也賣,有時甚至對有些老客戶是賠本,可她們卻絕對不會相信我是賠了本賣的,看來謊話說多了,真話也沒人相信。這樣一處理,積壓的貨物開始慢慢套了現。   我自己一人守著這個店,一點自由都沒有了(不是不想請人,可人工那塊又是一筆支出,就只好委屈自己)而且雖說課上完了,做為一名學生,學校怎么也還有點事情。自己看書的時間簡直沒有了,退出的想法是越來越強。可不敢對老婆說,畢竟當初吵著要創業的是我,她幫我湊集資金,每天下班后累的要死,還是撐著過來幫我賣衣服。我這么半徒而廢,好象確實有點不夠男人。   一天營業的時候,中午,沒什么客人,有個年輕人走了進來,還是個男的,我也沒理他,他卻忽然過來給我敬煙,然后開始打探這邊的市場,我有點警覺,做啥子的?難道我這還有什么商業秘密值得去刨根問底?后來才知道,這人也想開店子,可資金不足,盤不下來象樣的門面,想與我合租這家門面。我這個門面層高足有五米多,上面就用鐵架子搭了一個閣樓,以前只是自己住和堆放一些貨物,其實完全可以利用起來做生意。   我嫌他開的價太低,打發走了,但自己卻想到可以把這個店做成象大商場那樣的格局。做女性服裝,順帶著還可以做一下別的什么化裝品、鞋子、包包什么的。打定主意我就開始貼出來了“合租”的廣告。結果,效果挺好,一下子招進來了三家,樓上的租給一家做泥畫和十字繡的手工坊(租金800),樓下靠門口處劃了三、四個平米給了一女孩擺放化妝品柜臺,(租金600),后面又租給一個女孩做小飾品(200),這樣算下來,我租金收入是800+600+200=1600,而我本身整個門面是1750的租金,所以我自己只承擔了每月150,還占據著最大、最好的賣場。   做成這樣的局面,老婆也很開心,但我退出的想法還是沒有改變,因為做的不開心,而且太占據了我的時間,我還得學習。我把想法告訴了她,她真是個好老婆,不希望我做的不開心,又是全力支持我準備轉讓,但有個條件是至少不能虧本轉讓。我現在信心足了,覺得怎么也得賺點,因為這么好的地段再加上我做成這樣一個模式,人氣急增,而且租金才150每月,到哪去找這么好的門面。可為了不驚動新招進來的三位小老板,不敢在門口打出招牌,只能在每天晚上關門后跑到網上去發帖子。   事情進行的比我想象的順利,一共有七八家有意向轉讓的,我一家一家的談,最后確定了一家有實力的買主,在艱苦的談判之后,以5。3萬人民幣成功轉讓。最后算下帳來,扣除所有費用,一個半月凈賺12000整。   其實,我這次的實踐只能算做一次成功的投機,但最初的目的是為了做成一件成功的投資,希望的是這個產業能源源不斷的給我帶來現金流,至于為什么最后做成這樣,有很多因素。   綜合了一下,失敗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完全不熟悉該行業,從零開始,對行業存在的風險估計不足,尤其是沒考慮到貨物積壓的風險   2。銷售能力有限,   3。占用了大量的時間,并因此產生厭惡感,最后導致轉讓結果   成功經驗只有一點:就是充分抓住機會,成功把租金的壓力轉嫁給了另外三家加盟小業主,以及最后在轉讓價格談判桌上的談判技巧。   這就是前幾年我的一次創業經歷的完整總結,寫出來給大家瞧瞧,有想做服裝生意的可以與我討論,我會無私的告訴大家我所有的心得體會。轉自阿里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