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德國空軍從被占的波蘭等地起飛,肯定可以奔襲到莫斯科進行空襲。但我不知道從德國本土起飛的德轟炸機是否也有能力轟炸莫斯科。而令我感到奇怪的是,如果德國空軍有空襲莫斯科的能力,為何不在衛(wèi)國戰(zhàn)爭期間蘇聯(lián)在搞閱兵式的那次派飛機襲擊莫斯科。
熱心網(wǎng)友
德國當年有對莫斯科進行轟炸,但是總的效果不是很好。因為蘇聯(lián)空軍還是比較強大的,雖然當時戰(zhàn)場制空權保證不了,可是集中一些空軍、高炮部隊保衛(wèi)首都天空還是能辦到。夜晚轟炸我估計效果不好,而且戰(zhàn)爭時期講“費效比”,戰(zhàn)爭資源是有限的,省下資源造坦克大炮更好。
熱心網(wǎng)友
二戰(zhàn)期間克里姆林宮因何未被德軍炸毀(組圖) -------------------------------------------------------------------------------- 2005-02-25 15:03:56 偽裝后的克里姆林宮正面建筑警備司令向貝里亞呈送的偽裝設想秘函克里姆林宮偽裝效果示意圖德國法西斯飛行員得到的克里姆林宮目標示意圖 二戰(zhàn)期間, 斯大林一直在克里姆林宮內指揮著反擊德國法西斯的衛(wèi)國戰(zhàn)爭,在德軍飛機的狂轟濫炸之下,克里姆林宮竟然未受任何大的損失,不能不說是個奇跡。日前剛剛解密的俄羅斯國家檔案館保存了64年的絕密文獻揭開了創(chuàng)造這一奇跡的最大功臣:精心偽裝。 衛(wèi)國戰(zhàn)爭爆發(fā)一個月后,對德軍飛行員來說,克里姆林宮突然從莫斯科神秘消失了,經(jīng)常無法找到目標,完成轟炸任務。當時,克里姆林宮是蘇聯(lián)政府機關所在地,是德國法西斯轟炸莫斯科時最主要的目標。檔案中保存了一張德國飛行員執(zhí)行轟炸任務前必備的目標圖片,上面清楚地標明了3個主要目標:克里姆林宮1號大樓(斯大林的辦公地點)、大克里姆林宮、列寧墓。但是,在執(zhí)行轟炸任務時,哪怕是在晴朗無云的日子,大部分法西斯王牌飛行員不僅無法找到上述目標,甚至連克里姆林宮都發(fā)現(xiàn)不了。 原來,根據(jù)斯大林的授意,由“總魔術師”貝里亞具體負責執(zhí)行,在戰(zhàn)爭開始后30天內,克里姆林宮大變魔術,進行了精心偽裝。 1941年6月26日,克里姆林宮警備司令斯皮里多諾夫少將向蘇聯(lián)人民委員會副主席貝里亞遞交了一封秘密信函,以“根據(jù)您的指令”開頭,匯報了偽裝設想,主要目的是在莫斯科市整體背景基礎上,進行偽裝,增大敵機抵近空襲時尋找克里姆林宮的難度,減小對宮內個別樓房俯沖瞄準轟炸的可能性。主要措施是借助顏料和粉末,消除宮內各教堂金頂?shù)拈W光,在宮內及附近廣場上,布設各種各樣的模擬物,迷惑敵人。 克里姆林宮內塔樓上的紅星和教堂上的十字架都被蒙上護套,塔樓整體和教堂圓頂都被漆成黑色,套上麻袋。參照克里姆林宮城墻尺寸,造出各種偽裝模型,仿造了紅場和馬涅日廣場的部分輪廓。宮內的房屋都偽裝得非常像劇院,塔伊尼茨花園部分建筑也被蒙上布頂。克里姆林宮正面建筑呈亮黃色,內部各建筑頂部多為綠色,而莫斯科市內建筑頂部主要是紅色和褐栗色,相比之下,非常顯眼。根據(jù)總體偽裝構想,所有建筑全部漆成了莫斯科建筑背景色彩,戰(zhàn)后才恢復原貌。 另外,從博羅維茨大門到救世主塔樓之間,遍灑沙土,布設了一條大道,飛行員在空中看起來,就像一條普通公路。克里姆林宮旁邊的莫斯科河彎曲處也改變了慣常的形狀,在莫斯科列茨大橋和大石橋之間,又建造了一個木橋,盡管并無行人在上面行走,但從空中看起來,卻像真的一樣。列寧墓外形也變得無法辨認,左邊和右邊的講臺上都蒙上了巨大的紅幅,上方直接搭建了一個巨大的3層樓房木制模型。 1941年11月7日,在著名的大閱兵時,這個3層樓房模型被臨時拆除,上午9點整,斯大林走上講臺,發(fā)表了5分鐘的講話,受閱紅軍官兵直接從紅場開赴戰(zhàn)場。但是,由于閱兵準備行動嚴格保密,負責拍攝斯大林閱兵場景的新聞記錄片小組事先沒有接到通知,結果錯過了斯大林的講話,只拍攝下了部隊受閱場景。一周后,在克里姆林宮1號樓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大廳,搭建了列寧墓講臺木制模型,斯大林再次穿上軍大衣,大沿軍帽,對著鏡頭,重復了一次著名的閱兵演講。后來,這一“虛假”鏡頭多次被搬上熒幕,不過,觀眾們并不知道,這并不是斯大林紅場閱兵時的“正版”原話。 在當今高精武器和現(xiàn)代化空天偵察系統(tǒng)面前,衛(wèi)國戰(zhàn)爭期間克里姆林宮的偽裝術,可能會被視為“小兒科”,但在當時卻非常有效。偽裝后,德國空軍對克里姆林宮的空襲次數(shù)明顯減少,1941年只有5次,1942年3次,之后一次也沒有了,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建筑從而得以保存,德國法西斯企圖消滅蘇聯(lián)最高領導層的陰謀也未能得逞。至于一些法西斯飛行員仍能找到目標,對克里姆林宮進行轟炸,主要是因為有時候雨水沖刷掉了部分偽裝,積雪使色彩偽裝失效,暴露了克里姆林宮的建筑輪廓,也有可能是德國法西斯通過在莫斯科市活動的間諜得到了目標情報。 1941-1942年間,德軍飛機共向克里姆林宮投擲了152顆鋁熱炸彈,15顆碎片爆破炸彈,首次轟炸是在1941年7月22日,一顆重250千克的炸彈落到了大克里姆林宮,卻沒有爆炸,穿透了屋頂和格奧爾基大廳天花板,落到了地板上。在所有轟炸中,除100名警衛(wèi)人員死亡,多間門窗破碎,通信中斷外,克里姆林宮并沒有遭受太大的損失,沒有引發(fā)一次火災。而在部署于阿爾巴特大街、特維爾街心花園和其他地點的防空兵器的攻擊下,沖向克里姆林宮的德國飛機15%被擊落。(書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