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有了,即紅鳥系列,其中紅鳥-3射程為2500km以上,與近程導彈不同的是制導方式,近程導彈是慣性制導為主,精確度不高,巡航導彈是衛星定位系統制導,打擊精確。中國的紅鳥巡航導彈有多厲害?2001-06-10 15:53:38     近日,美國“華盛頓時報”報道稱,大陸解放軍上月成功試射一枚代號“鴻鳥”的空對地型巡航導彈,并稱中國發展巡航導彈的過程與外國略有不同,先從陸射跨越到水上和潛射,主要是中國早具備從水下發射彈道導彈能力,但因空中運載平臺太弱,以致于最后才輪到研制空射型巡航導彈。   美媒稱,中國上月試射成功的“鴻鳥”空對地型航導彈是集俄國KH-55、美國“戰斧”和以色列導彈之大成,其中“戰斧”的技術是中國在美軍中東幾次戰役攻擊未爆中秘密取得。但中國的空射型巡航導彈,其精髓不會脫離俄制KH-55A/B型導彈,而這種導彈采地形匹配制導技術發射,射程達三千公里,圓概率誤差約一百五十米,和美國的“戰斧”相差無幾。  外界早從七、八年前起猜測中國研制巡航導彈的進度,并多以權威性高的簡氏期刊為依據,推論中國從一九七七年著手進行巡航導彈的研制工作。在技術條件有限的制約下,中國發展巡航導彈先以射程六百公里的短程“鴻鳥一號”為主,射程達一千五百公里的“鴻鳥二號”巡航導彈已于一九九六年服役;“鴻鳥三號”射程更擴及二千五百公里,但這些發射技術多以陸基型為主,準備向水上、潛射乃至于空射型過渡。   中國的“X”導彈計劃已實施二十二年,就是陸攻巡航導彈。中國很早就對巡航導彈的應用價值進行論證并得出驚人的作戰結果。因而加快了此類導彈的研制與步署。  1982年成立了低空掠面導彈工程組。就是現在俗稱的巡航導彈。并將此劃歸于戰術核投擲載具。當時考慮中子彈將研究成功,而低空掠面導彈的確是一種良好的載具。可在敵裝甲群及兵力集結部于核戰術重創。沒想到海灣戰爭這類導彈的高效運作給課題組于振奮。加快了這類導彈的研究與布署。  以下是國外媒體對中國紅鳥巡航導彈研制情況的報道:  中國進行第一次低空掠面導彈試驗是在1988年,此導彈裝備一渦扇發動機,使用慣性制導和電視制導。巡航高度200-300米。速度0。7馬赫。落點于甘肅境內未擊中目標,偏差點近一公里。航程500公里。長8。4米。有展翼寬2。4米,并有導彈舵翼控制射向。  HN1即紅鳥一裝備型。分為A型和B型,B型為空射型。裝備時間在海灣戰爭以后。長6米, 射程650公里。可裝核戰斗部。采用慣性制導+GPS修正+電子地圖(1994型)+電視修正或微光電視制導(1994夜間型)。重1。2噸。H-6D可配兩枚戰術巡航,速度0。75馬赫。HN2即紅鳥二增程型。射程增至1800公里。長8米。制導同上精度3米,速度0。9馬赫。重1。4噸。有HN2A和HN2B陸空型。另有HN2C潛射型航程縮短為1400公里。1995年裝備軍隊。HN3即紅鳥三裝備型,射程3000公里。速度0。9馬赫。重1。4噸。制導精度2M+/-30%,有陸空潛三種型號。1998年部隊驗證并少量裝備。最新的一種HN2000型尾段超音速隱形巡航導彈正在研制。射程增到四千公里。  HN1巡航高度為20-6000米。紅鳥1為15-7000米。HN2巡航高度為20-6000米。HN3巡航高度為10-8000米。作戰輔助系統:初級裝置紅巖軍卡底盤的傾斜閉倉發射方倉已被換裝。在95年開始采用仿俄彈射垂直發射系統。可同時進行四枚不同導彈的飽合攻擊發射。此垂直系統將在宋級改進艇上實驗。最終將移植到最新核攻擊潛艇上。  下一步將是空潛的聯網。精度抗干擾的全數字導彈系統:1 三星網北斗導航系統的整建。2 地球高清晰全數字地圖。3 多種接口API模塊。在特殊情況下可與數字無人偵察機配合實現精度攻擊。即滿足全球攻擊能力的補充。可望在HN2000上見到成效。  據本站論壇 網上談兵 作者:johnfeng(acwd8364) 日期:06-09 23:17 (注:網友文章僅供參考)。

熱心網友

我們國家現在有巡航導彈

熱心網友

紅鳥東海都是巡航導彈

熱心網友

樓主哦我們這么大的國家當然有啊.而且不比美國弱在這方面!

熱心網友

有。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