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漢初沿秦制,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為三公。到西漢末年改丞相為大司徒、太尉為大司馬、御史大夫為大司空,稱為三司,亦稱三公。三公職權分別為:丞相--率領百官,輔佐皇帝處理日常政務。太尉--武官之首,掌管軍隊。御史大夫--御史臺的長官,負責監查百官。參考王力《古代漢語》
熱心網友
司馬,司徒,司空
熱心網友
司徒,司馬,司空司徒:主管教化 司空:主管營建和水利司馬: 主管軍事
熱心網友
三公這個稱呼歷代的內容是不一樣的,周代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漢書 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茲唯三公,論道經邦,燮理陰陽,官不必備,唯其人。”。”《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太師、太傅、太保,是為三公,蓋參天子,坐而議政,無不總統,故不以一職為官名。”西漢時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為三公,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是東漢時期的事情,唐襲隋制,那么隋朝的三公也就是這個內容了。
熱心網友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熱心網友
司徒、司空、太尉
熱心網友
司徒:主管教化的官員,為三公之一。 司空:主管營建和水利等事的官員,為三公之一。 太尉(司馬):全國最高軍事長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