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系英國 對嗎

熱心網友

乒乓球起源  乒乓球起源于英國。歐洲人至今把乒乓球稱為"桌上的網球",由此可知,乒乓球是由網球發展而來。19世紀末,歐洲盛行網球運動,但由於受到場地和天氣的限制,英國有些大學生便把網球移到室內,以餐桌為球臺,書作球網,用羊皮紙做球拍,在餐桌上打來打去。  20世紀初,乒乓球運動在歐洲和亞洲蓬勃開展起來。1926年,在德國柏林舉行了國際乒乓球邀請賽。後被追認為第一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同時成立了國際乒乓球聯合會。   乒乓球運動的廣泛開展,促使球拍和球有了很大改進。最初的球拍是塊略經加工的木板。後來有人在球拍上貼一層羊皮。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歐洲人把帶有膠粒的橡皮貼在球拍上。在50年代初,日本人又發明了貼有厚海棉的球拍。最初的球是一種類似網球的橡膠球,1890年,英國運動員吉布從美國帶回一些作為玩具的賽璐珞球,用於乒乓球運動。   在名目繁多的乒乓球比賽中,最負盛名的是世界乒乓球錦標賽,起初每年舉行一次,1957年後改為兩年舉行一次。   1904年,上海一家文具店的老板王道午從日本買回10套乒乓球器材。從此,乒乓球運動傳入中國。。

熱心網友

一、乒乓球運動的起源  乒乓球運動的起源,各國有不同的傳說。我們主要根據國際乒聯1976年的資料并參閱了日本《百科詞典》(1973年飯)、南斯拉夫《從倫敦到塞拉熱窩》(1973年飯)中的有關部分和我國1935年出版的《乒乓須知》等書,做如下介紹:  采用球拍作為擊球器具的三個現代運動項目(網球、乒乓球、羽毛球),均直接派生于中世紀的網球。十九世紀后年期,這三項運動最早始于英格蘭。草地網球的球較柔軟(橡皮球外面包上帶毛的羊皮),而羽毛球所用的球則是羽毛做成的。當時,英國有一些大學生,在室內以餐桌作球臺,用書或以兩把高背椅子掛上一根線當作球網,采用軟木或橡膠做成的球,以羔皮紙貼成的長柄橢圓形空心球拍,在臺子上將球打來打去。最初這種游戲不叫做做"乒乓球",而叫做"弗利姆-弗拉姆"(Flim-Flam),又稱為"高西馬"(Goossie)。總之,有著各種各樣的名稱。球臺和球網的大小及高度均無統一規定。記分方法有10分、20分、50分或100分為一局的。發球的方法也無嚴格限制,既可以把球先擊到本方臺面再落到對方臺面,也可以將球直接發到對方臺面規定的地方或任何地方,只是要在本方球臺后方、臺面以上高度。  后來打這種球的人多了;于是就成了一種家庭娛樂活動。1900-1902年傳入日本;1905-1910年傳入維也納和布達佩斯。1890的左右,英格蘭一位退休的越野跑運動員詹姆斯·吉布(AMES Gibb),從美國帶回了作為玩具的賽璐洛球,產生了用這種小球來替代軟木球和橡膠球的想法。由于當時對遍使用的羔皮紙球拍擊到球和球碰臺后發出"乒乓"的聲音,模擬其聲而叫做"乒乓"。其后也稱"桌子上的網球"(tabie tennis)。  1891年,英格蘭人查爾斯·巴克斯特(Charles Baxter)把"乒乓球"作為商業專利權來申請許可證,其登記號為19070號。  1902年英國人庫特(Goodea)發明了膠皮顆粒拍。  從1904年-1918年間,乒乓球始終是停留在游戲階段。直到十世紀二十年代,舉行了多次乒乓球邀請賽,才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并視之為運動,但主要在知識分子、學生及職員中間傳播。  二、國際乒乓球聯合會  1926年1月在柏林舉行比賽時,在德國勒赫曼(Lehmann)博士倡議下,于15日由他和英國的伊沃·蒙塔吉(Ivor Montayu)、喬治,羅斯(Ceorge Roos)、波佩(Pope),匈牙利的雅可比(Jacobi)、密可羅維茨(Mechlovits)以及奧地利的幾個人舉行了一次座談會,會議決定成立臨時國際乒聯,并決定了第一次國際乒聯全體代表大會和第一屆歐洲錦標賽于當年12月在倫敦同時舉行。1926年12月12日,在伊沃·蒙塔古的母親斯韋思林(Sway thling)女士的圖書館里舉行了第一次全體會議,通過了國際乒聯章程:國際乒聯的主要宗旨是協調規則,促進乒乓球運動在全世開展,籌備和組織世界乒乓球賽,全體代表大會為乒聯的最高權力機構。會議還通過了乒乓球比賽規則草案,以便使規則統一起來,成立了第一屆主席團,選出了國際乒聯的領導機構,伊沃·蒙塔古被選為第一任主席。會議決定1927年在斯德哥爾摩舉行下次代表大會和下屆錦標賽。這時,參加國際乒聯的成員國,除了1926年1月的德國、英格蘭、奧地利、匈牙利,又增加了捷克斯洛伐克、瑞典和威爾士。  第二次國際乒聯全體代表大會和第二屆錦標賽,因遇到舉辦國經濟因難而推遲于1928年1月在斯德哥爾摩舉行。有14個國家參加。會議討論了這項運動的名稱,最后定為"乒乓",同時通過了"21分記分法"為各國統一的比賽記分方法。  國際乒聯自1926年誕生至今已經歷了五十六個冬春,由小到大,吸引著各國乒協不斷地加入這個行列。1963年它擁有50個協會會員國,到了1979年已成為五大洲124個會員協會的大家庭,是國際體壇中享有較高聲譽而引人注目和向往的世界體育組織。  1961年11月,非洲19個國家的乒協成立非洲乒協時,國際乒聯給予了支持,以后拉美乒協誕生時也給予了贊助,1972年由16個國家和地區發起成立亞乒聯盟,它又給予了承認……,這一切標志著國際乒聯重視亞、非、拉國家的作用,也表明了它忠實執行其努力推動、發展世界各國乒乓球運動的宗旨。  撰寫國際乒乓球運動的歷史時,應該提到國際乒聯的創始人之一伊沃·蒙塔古先生。19O5年他出生于英國,在大學時代就積極參加了乒乓球運動。]926年當他21歲時,參加了在柏林舉行的乒乓球比賽和成立國際乒聯的座談會,由于他能夠流利地講兩種語言,有組織才能,性格熱情而詼諧,受到了與會者的注意,被選為第一任國際乒聯主席,直到1966年。在連續40年擔任此職的歲月里,乒乓球運動中幾乎所有重大事情都與伊沃·蒙塔古有聯系。他是乒乓球運動項目規則的創始人之一,是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的組織者和開展乒乓球運動的積極鼓動者。  1952年中國舉行第一次全國乒乓球比賽大會時,他愉快地接受邀請前來北京,并對參加比賽的全體中國運動員發表熱情洋溢的講話,預言不久的將來,中國隊將以世界強隊的姿態出現在國際乒壇上。尤其值得稱頌的是他一貫歡迎和支持乒乓球技術的革新。例如,1954年關于是否禁止使用海綿拍的爭論,他肯定新工具對提高乒乓球速度的作用,有力地支持它繼續使用,1959年這一問題再次提出,有人甚至表示如不禁止使用海綿拍就退出乒聯時,他耐心地做工作,便會議又一次通過了正確的決定,進入六十年代,國際乒壇對中國發明的高級,難新、巧妙的發球提出某些異議時,他也肯定中國的新發球是符合規則的,認為新技術的產生對其運動技術的發展是個促進,因而不應加以限制;對于某些人企圖利用乒壇搞"一中一臺"的伎倆,他旗幟鮮明地反對。所以,這位乒乓球建筑師對推動乒乓球運動的發展及維護團結作出了重要貢獻。  伊沃·蒙塔古先生喜歡把自己比作世界乒乓球運動中的一匹老馬。他1967年退休,榮任國際乒聯名譽主席。

熱心網友

乒乓球起源于英國.歐洲人至今把乒乓球稱為"桌上的網球",由此可知,乒乓球是由網球發展而來.19世紀末,歐洲盛行網球運動,但由於受到場地和天氣的限制,英國有些大學生便把網球移到室內,以餐桌為球臺,書作球網,用羊皮紙做球拍,在餐桌上打來打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