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奮出才能的事例數不勝數,請你舉例一二件

熱心網友

勤奮好學是獲得才能的惟一途徑 史蒂文斯   才能出眾者才堪擔當重任;而努力學習,刻苦訓練,是獲得才能的惟一途徑。 ——西點著名學子、美國第34任總統(tǒng)艾森豪威爾  艾森豪威爾是勤奮博學的人。他之所以能夠成為歐洲盟軍最高統(tǒng)帥,與其勤奮好學和杰出的 才能有著相當密切的關系。 他畢業(yè)于西點軍校,初獲少尉軍銜,在國內從事軍訓工作。因其富有成效地創(chuàng)辦了美國陸軍 第一所戰(zhàn)車訓練營而成為少校,并受到康勒爾準將青睞和栽培,送他進入指揮參謀學院受訓 。  艾森豪威爾不負所望,努力學習,刻苦訓練,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獲畢業(yè)證書。  他非常崇拜潘興和麥克阿瑟兩位名將,曾追隨麥克阿瑟達6年之久,歷任團長、團參謀,后 升為準將,而后做了第一軍團參謀長。  1941年,陸軍參謀長馬歇爾打算對參謀部作一些人事變動,希望陸軍總司令部副主任克拉克 推薦十位軍官,想從中挑選一人出任作戰(zhàn)計劃處副處長。克拉克回答說:“我推薦的名單上 只有一個人的名字,如果一定要十個人,我只有在此人的名字下面寫上九個‘同上’。”這 個人就是艾森豪威爾,他因才能出眾而倍受克拉克器重。  在作戰(zhàn)處,艾森豪威爾工作踏實,很有作為,出色地完成了《歐洲戰(zhàn)區(qū)總司令之指令》,受 到馬歇爾的稱贊。恰恰又因為這份報告,使得幸運之神再度降臨,他被越級提升。這成為了 他一生軍事生涯中最為重要的轉折。 這份出色的報告,顯露出他才華橫溢,具備了非凡的軍事才能,因而受馬歇爾的推薦而出任 美國駐倫敦的歐洲戰(zhàn)場司令。馬歇爾獨具慧眼,而艾森豪威爾也不負重托,出色地完成了使 命。  在這之后,艾森豪威爾又出任進攻北非的盟軍統(tǒng)帥,最后成為了登陸法國的盟軍最高統(tǒng)帥, 榮獲五星上將的軍銜。  【西點校訓】 “無知”——求知心切,永遠把自己當作學生,問一些“傻”問題。 法蘭西的英雄——巴斯德  “告訴你使我達到目標的奧秘吧,我的唯一力量就是我的堅持精神。”  巴斯德的這句話給他的一生做了最好的總結。也正因為有了這種堅持精神,巴斯德的科學之旅碩果累累。作為近代微生物學的奠基人的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895),一生進行了多項探索性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是19世紀最有成就的科學家之一。他于1843年發(fā)表的兩篇論文——“雙晶現(xiàn)象研究”和“結晶形態(tài)”,開創(chuàng)了對物質光學性質的研究。1856年至1860年,他提出了以微生物代謝活動為基礎的發(fā)酵本質新理論,1857年發(fā)表的“關于乳酸發(fā)酵的記錄”是微生物學界公認的經典論文。1880年后又成功地研制出雞霍亂疫苗、狂犬病疫苗等多種疫苗其理論和免疫法引起了醫(yī)學實踐的重大變革。由于巴斯德的開創(chuàng)性研究工作,他甚至還成功地挽救了法國處于困境中的釀酒業(yè)、養(yǎng)蠶業(yè)和畜牧業(yè)。  人貴有志  巴斯德于1822年12月27日,生于法國多爾鎮(zhèn)的一個普通工人家庭。巴斯德的祖上世代都是農奴。他的父親原是一個沒有受過教育的士兵,復員后在一家制革廠當制革匠。母親雖然也沒有受過教育,但她是一位勤勞而富于思想的女人。巴斯德的父母痛感自己小時侯家境貧困、無力上學之苦,決心要讓兒子接受教育,培養(yǎng)他成為一個有用的人。他們節(jié)衣縮食甚至不惜舉債讓巴斯德上完小學后又支持他到巴黎上中學。在父母的熏陶和教育下,巴斯德養(yǎng)成了勤奮學習和工作的習慣,他上小學時的成績雖不優(yōu)秀,但日益顯現(xiàn)出一種難能可貴的品質,即他對學習和工作具有一股韌勁,有耐心,有毅力。  少年時代的巴斯德曾認為詞典中最重要的3個詞是“意志”、“工作”和“成功”,并立志要在這3塊基石上建立起成功的金字塔。他在給妹妹們的一封信中說,“立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為行動和工作總是緊隨著意志的,而工作差不多總是由成功作伴的。這三者,工作、意志和成功,使人們不虛度—生。”  后來,法國大化學家杜馬的學術演講,激起了巴斯德從事科學研究的熱情。1843年,他以第4名的優(yōu)異成績考入巴黎高等師范學院,攻讀化學。在校期間,巴斯德雖曾半工半讀,每天兩小時外出任教,但他以少有的勤奮,出色地完成了各門學習課程。尤其是他的實驗能力出類拔萃,并嶄露頭角。巴斯德讀了德拉福斯教授的結晶學著作后,對結晶學特別感興趣,決心在這門新興學科中作進一步研究。有關結晶學的實驗如提煉純磷,是一件既費力氣又花時間的麻煩事,許多同學都視若畏途。巴斯德卻很有耐心,他買了一堆骨頭,把它們燒成灰,再經過一系列繁雜的處理,終于得到60克純磷。這件事在同學中產生了很大反響,大家都十分欽佩巴斯德頑強的毅力。  勤奮出天才。畢業(yè)后不久,巴斯德就在酒石酸結晶的研究中表現(xiàn)出卓越的實驗觀察才能,他勇敢地推翻了當時的化學權威對酒石酸結晶體的已有見解,得出了酒石酸同質異構的結論,此后又成功地制取了左旋酸。這是一項重大成就,它開創(chuàng)了對物質光學性質的研究。巴斯德的成就引起了法國科學界的重視,他也由此擔任了斯特拉斯堡大學的化學教授。  挽救法國的釀酒業(yè)  1856年夏天,巴斯德在里爾城大學任教時,應一些酒廠主的要求,幫助他們解決酒變酸的問題。  用甜菜糖制酒是里爾重要的地方工業(yè),但當時在制酒過程中卻經常發(fā)生一件怪事:本來香醇芬芳的酒突然都變成了一種帶酸牛奶味的東西,酒廠老板們因此蒙受了巨大損失。于是,他們請大名鼎鼎的化學家巴斯德幫助解決這個問題。  巴斯德明知這是一個難題,但他沒有推辭,立即開始了工作。他每天到一家工廠去調查研究,并在顯微鏡下一次又一次的仔細觀察發(fā)酵過程對變酸和未變酸的酒反復進行比較得出了一個重要結論:發(fā)酵的真正原因是一種肉眼看不見的生物——微生物在起作用。不同種類的微生物所產生的酒質各不相同,酒變酸實際上是一種灰白色的桿狀微生物作祟的結果。巴斯德把這種微生物稱為乳酸桿菌。  問題的癥結找到后,巴斯德進而研究起消滅使酒變質的乳酸桿菌的方法,通過許多次的試驗他發(fā)現(xiàn)當把酒加溫到55˚C時,可殺死酒中的乳酸桿菌而酒質不受影響如此時密封保存,則酒可在相當時期內不變質發(fā)酸。巴斯德的方法挽救里爾的釀酒業(yè),以后這個方法被稱為“巴斯德消毒法”,廣泛應用于醫(yī)學、釀酒等食品工業(yè)中,直到現(xiàn)在還在使用。  挽救法國的養(yǎng)蠶業(yè)  巴斯德剛剛解決了酒變酸問題,亟待解決的蠶病問題又擺在了他的面前。1865年以前,中國養(yǎng)蠶絲織技術傳到了法國,在法國南部形成了一個養(yǎng)蠶業(yè)中心。但不幸的是,這里卻連年蔓延著一種奇怪的蠶病,病蠶一批批地相繼死去,蠶農們束手無策,整個養(yǎng)蠶業(yè)陷入瀕于滅亡的境地。1865年,巴斯德受農業(yè)部委托,動身去法國南部亞來斯蠶區(qū),開始研究蠶病。盡管巴斯德對蠶病一竅不通,甚至從來還未看到過一條蠶——本來,蠶病和化學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但巴斯德還是毅然挑起了這一重擔,他一方面查閱大量資料,學習有關知識;一方面詳細地進行實地考察和實驗室檢查。他用顯微鏡仔細地檢查了蠶的各個發(fā)育階段,再分別把一只只病蠶和健康蠶加水磨成糊汁,各吸上一滴放在玻璃片上,用顯微鏡觀察比較。在當時簡陋的顯微鏡下,在外行看來是一片混飩的顯微世界里,有各種形狀的蠶組織細胞碎片,以及形形色色的微生物,使人如墜云霧中,不僅茫然找不到頭緒,而且看久了兩眼酸痛難忍。可是巴斯德對這數不清的樣品認真細致地進一行觀察、分析和比較,從1865到1870年,通過5年的辛勤工作,終于找到了使蠶患病的細菌,證明疾病主要發(fā)生于蛹期,病蛹化成的蛾必然產生帶病的卵。要治蠶病,只有一只只地觀察產卵后的雌蛾,把有病的雌蛾連同其卵一起燒掉,把健康的蛾卵保存下來留作蠶種,以切斷蠶病的傳染途徑。就這樣,巴斯德以他的檢種新法,成功地挽救了處于危機中的法國養(yǎng)蠶業(yè)。  成功源于堅持  在這巨大成功的背后,巴斯德所付出的艱辛勞動是難以形容的。特別是在巴斯德全力以赴地研究蠶病并取得很大進展的時候,個人生活中卻接連遭到沉重的打。1865年,慈愛的父親逝世,一年后愛女夭折,兒子在戰(zhàn)爭中飽受苦難,另外還受一些人的造謠誹謗。但他仍拼命工作,每天工作達18小時,他說,“只有工作才能使我忘卻無限的悲痛。”1868年10月,他突發(fā)腦溢血,以致半身不遂。但他病危時仍念念不忘研究工作,病情稍有好轉,又立即恢復工作。  多年后,當巴斯德對青年學生談到自己的科學成就時,曾經說過:“告訴你使我達到目標的奧秘吧,我的唯一力量就是我的堅持精神。” 法蘭西的驕傲  巴斯德在解決了酒變酸和蠶病問題之后,已經是一位聞名遐邇的大科學家了。但他并不自滿,遵循著自己提出的“不要在已成事業(yè)上停留”的格言,又把目光瞄準了新的研究領域。  他從酒變酸和蠶病都由微生物所致,聯(lián)想到威脅千百萬人生命的狂犬病、斑疹傷寒、霍亂、產褥熱以及禽畜的瘟疫等,可能也都是由微生物引起。他決心弄清這一點,并找出征服這些病魔的方法。  在之后的許多年里,他拖著病弱的身體,不顧個人受傳染的危險,深入疾病發(fā)生地實地考察,親自動手做試驗,先后研制成功防治牛羊炭疽病和雞霍亂病的疫苗,挽救了法國的畜牧業(yè)。他把“細菌理論”和獨創(chuàng)的免疫方法推廣到對人類傳染病的防治,挽救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巴斯德的這一系列貢獻是偉大的,他拯救了法國的工業(yè),給法國帶來了繁榮。  德國曾聘請巴斯德?lián)尾ǘ鞔髮W教授并授予他名譽學位,可是,這時普法戰(zhàn)爭已經爆發(fā),法國大敗,熱愛祖國的巴斯德拒絕了德國給他的榮譽。  英國科學家赫胥黎曾這樣評價巴斯德的功績:“1871年法國付給德國的戰(zhàn)爭賠款是50萬法朗,但是巴斯德一個人的發(fā)明,已經抵償了這一大筆損失。” 巴斯德是一位熱愛祖國、以造福人類為己任的科學家。在病情嚴重時,他所表達的愿望仍然是“我還要為我們的國家做更多的工作”。他以50余年科學研究生涯中再接再厲、堅持不懈的努力,實踐著自己的追求和愿望。他用自己的行為和精神,塑造了法國人民心中的一塊豐碑,被譽為法國“最偉大的民族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