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如一些人罵人的話會很靈驗,還有一些民間的說法,列如眼皮跳會怎樣怎樣的。。。佛教是怎樣看待這些被稱為迷信的東西的?是肯定還是否定,還是有別的說法?謝謝!

熱心網友

自作其業、自受其報 昔波斯匿王,于臥眠中,聞二內官共諍道理。一作是言:「我依王活。」一人答言:「我無所依,自業力活?!雇趼劥艘眩榭捎诒艘劳趸钫撸p之,即遣值人,語夫人言:「我今當使一人往者,重與錢財、衣服、瓔珞?!褂谑菍で惨劳趸钫?,持己所飲余殘之酒,以與夫人。爾時此人,持酒出戶,鼻中血出,不得前進。會復值彼自業活者,即倩持酒,往與夫人。夫人見已,憶王之言,賜其錢財、衣服、瓔珞。還于王前。王見此人,深生怪惑,即便喚彼依王活者,而問之言:「我使汝去,云何不去?」答言:「我出戶外,卒得衂鼻,竟不堪任;即便倩彼,持王殘酒,以與夫人。」王時嘆言:「我今乃知佛語為實,自作其業,自受其報,不可奪也。」由是觀之,善惡報應,行業所致,非天、非王之所能與。白話解釋如下:從前印度的波斯匿王,有一天在睡覺的時候,聽到二個內官在爭論不休,各說各話。有一個內官說:「我之所以存活,都要感謝依靠大王的恩賜?!沽硪粋€則說:「我沒有什么可依靠的,還是靠著自己的因果業力存活?!箛趼犃?,認為那位依靠國王生存的內官比較知道感恩,覺得很欣慰,遂起了個念頭要好好犒賞他。國王便派了一個當值的人去對皇后說:「我待會兒會派一個人送東西過去,??要好好重賞他錢財、衣服和珠寶?!谷缓笳伊四莻€依靠國王存活的內官,把自己喝了還剩的一些酒交給他,交代他轉呈給皇后。那個人拿了酒才出門,卻流鼻血了,雖然心里很想送到,卻也沒有辦法再往前走。他當時正好碰上那位依靠因果業力存活的內官,只好請他幫忙,把酒帶去,轉呈給皇后。皇后看到有人送東西過來,想到剛才國王交待的話,就賜給那個人錢財、衣服和珠寶。那個人領了這些賞賜,就回到國王面前。國王看到這個人帶了皇后的賞賜回來,覺得很奇怪疑惑,就把那位依王而活的內官找來,問他:「我派你給夫人送東西過去,你怎么沒有遵命行事?」那個人回答說:「大王!臣子拿了酒,才走出戶外,卻流鼻血,沒有辦法完成使命。只好請那一位內官幫忙,把大王交付的殘酒轉呈給皇后?!箛趼犃耍挥傻脟@息說:「我現在才知道佛所說的話是真實的,自己造作的善惡業種,將來因緣會遇時,就會由自己來承受果報,這是任誰也沒辦法來搶奪的!」由這個故事可以知道,所謂的善惡報應,都是由自己的行為造作的業力所導致的,不是上天、也不是國王所可以賜予或掌控的??!佛典故事選輯《雜寶藏經》卷第三(正覺)(轉貼于 平實論壇,學習正法心得)。

熱心網友

因果

熱心網友

用佛眼看?。。。。。。。。。。。。。。。。。。。。?!

熱心網友

順其自然

熱心網友

真正的佛教并不迷信,不要把迷信的事往佛教上連.我以為你舉的例子,如有的罵人的話靈驗,眼皮跳又預示什么,這些都不是佛教的講究.佛教講的是,人們與生俱來的業力導致了他的福與禍,佛教教人不要造惡業,要多作善事,造惡業會有惡報,作善事會有善報,今世不報下世報.這就是因緣果報,佛教非常講究因緣果報.我們應該把非佛教的說法,迷信的說法從真正的佛教中剔除,當然這要花大力氣.恢復佛教的本來面貌后,我們就會發現佛教闡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它對人生,對社會是有益的.

熱心網友

萬法皆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