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在地球軌道外側發現了一顆繞太陽運行的小行星,小行星的公轉軌道與地球的公轉軌道平面重合且運行方向相同,經過小行星相鄰兩次與地球相距最近的時間間隔為t,已知地球繞太陽公轉半徑為R,周期為T,設地球的公轉軌道和小行星的公轉軌道都是圓軌道,不考慮地球與小行星的作用力,求:1小行星的公轉周期2小行星與地球的最近距離

熱心網友

解:1、小行星的公轉周期。因為小行星在地球軌道外側,所以小行星的公轉周期大于地球的公轉周期;小行星相鄰兩次與地球相距最近的時間間隔為t,說明在t這段時間,地球比小行星剛好多轉一圈,設小行星的公轉周期為T',即:t/T-t/T'=1所以,T'=Tt/(t-T)2、地球和星星繞太陽做圓周運動的向心加速度等于太陽的引力加速度,對星星有:(2π/T')^2*R'=GM/R'^2對地球有:(2π/T)^2*R=GM/R^2所以:R'^3/R^3=T'^2/T^2又T'=Tt/(t-T)解得R'=[t/(t-T)]^2的立方根*R故小行星與地球的最近距離R'-R={[t/(t-T)]^2的立方根-1}*R 。

熱心網友

應該是π個人意見,強求

熱心網友

t/T小*T+T=t ==T小=tT/t-T 利用開普勒定律 R的3次方/T的平方=定直==R的3次方/T的平方=R小的3次方/T小的平方==R小={R的3次方t的平方/(t-T)的平方} 的開3次方跟

熱心網友

ω地=2π/T地=√(GM/(r地3)) ①ω小=2π/T小=√(GM/(r小3))   ②t(2π/T地-2π/T小)=π        ③T地=T ④r地=r               ⑤列出五個關系式解:1) t(2π/T-2π/T小)=π   可解出T小 2) (r3)/(T2)=(r小3)/(T小2) 其中,r、T、T小均已知,可求出r小 dmin=r小-r

熱心網友

(1)為(W地-W行)t=2π(這是因為W地W行),然后W可用2π/T來代換,得出T行=tT地/(t-T地)(2)因為R的3次方/T的平方為定值(開普勒第三定律),可求出行星的軌道半徑,和地球的相減即可

熱心網友

t/T小*T+T=t ==T小=tT/t-T 利用開普勒定律 R的3次方/T的平方=定直==R的3次方/T的平方=R小的3次方/T小的平方==R小={R的3次方t的平方/(t-T)的平方} 的開3次方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