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查找論文快車

熱心網友

音律和諧,能夠彈奏出優美動人的樂章;色彩和諧,能夠描繪出美輪美奐的畫卷;人與自然和諧,能夠帶來風調雨順的美好年景;社會和諧,能夠造就國泰民安的大好局面。   構建和諧社會,僅僅依靠法律和制度規范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借助道德的力量。而“誠信友愛”這一人類文明的普遍價值則為和諧社會提供了良好的道德土壤。   全社會互幫互助、誠實守信,全體人民平等友愛、融洽相處。“平安浙江”建設使浙江大地處處充滿歌聲。歌聲響處,溫暖心靈,激發力量,凝聚人心。   道德鮮花處處開放   “誠信友愛”之花遍開,是現代人際關系的一種理想狀態,是邁向和諧社會的“入場券”。   浙江是文化之邦,有責任有條件有必要在加強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建設方面,早一點探索,多做一些工作。   回望“平安浙江”建設一年間,在經濟建設日新月異的同時,這塊土地上發生的許多無形變化,讓人充滿信心。   精神文明建設特別是公民思想道德建設以看得見摸得著的方式、實實在在的載體,寓教于樂、入耳入腦、深入人心。   道德鮮花,處處開放。   在寧波,兩個小故事在流傳。寧波一攤主急切尋找她的顧客,因為這位顧客誤將一個空盒當整盒的茶葉買走了。她怕顧客發現空盒,毀損自己誠信形象不說,寧波的形象被她破壞了責任重大。還有安徽小伙子小梁返鄉前兩小時將銀行在自己存折里多打的9000元錢主動退還。小梁說“賺錢重要,做人更重要。沒個誠字,打工也打不出名堂”。事小卻折射出道德精神的可貴。   在杭州,“鄰居節”發出心靈之約,架起和諧之橋。鄰里守望、互幫互助,共樹“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理念,應急事件一起來應對,生活危機一塊兒化解。見面時打個招呼,快樂時彼此分享,困難時互相幫扶,閑暇時聊天說笑,用真情滋潤彼此心田,用友愛創造“快樂老家”。街坊們說:“有了鄰居節,我們的小家融入到社區的大家里來了……”   看看身邊,笑臉多了,真誠多了,溫暖多了,幸福多了。   如果說,現代社會是一個按照一定的文化模式和制度規范構建起來的組織嚴密、功能齊全的系統,那么,“誠信友愛”就是這個系統內部各個構件之間的紐帶或潤滑劑,它使社會充滿色彩和活力,富有浪漫和溫馨。   紹興大學生倪科卿說,送人鮮花,手有余香。在紹興人的意識里,做了好事最大的榮譽就是一束“道德鮮花”。參與公共道德建設,既是服務社會,也是在提升自己。一束鮮花只值20多元錢,卻體現了61萬紹興人對美德的尊重,是“開明、可親、誠實、好學、健康”的紹興人新形象。   越來越多的溫州人明白———253萬外來務工者是溫州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功臣,也是構建“平安溫州”的重要力量。市委、市政府啟動了“和馨行動”,要讓“平平安安打工,快快樂樂創業”,成為溫州外來務工人員的新生存狀態。市委書記王建滿說:“對外來務工人員,只有真情擁抱他們,讓他們共享城市文明,才會有整個溫州的平安和諧。”   “誠信友愛”之花遍開,誠信、友愛、講奉獻,正在成為浙江人亮麗的精神底色。   文化華章神采飛揚   “誠信友愛”之花遍開,基石是人的素質的全面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養的提升,要靠先進文化的全面進步,要靠文化氛圍營造。唯此,才能不斷增強構成浙江綜合競爭的軟實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觀其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就是“人化”和“化人”。這里的“化人”指的就是用改造世界的人文成果來提高人的素質,使之發展得更加全面。積極推進科教興省、人才強省,加快文化大省建設,就是要致力于提高人的文明素質和社會的文明程度,進一步發揮浙江的人文優勢,切實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大力弘揚并發展“浙江精神”。   進一步增強浙江公共文化的供給力,以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要,落實公民文化消費和發展的權利,提高人的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塑造浙江全面進步的文化形象,最大限度地實現人民群眾的文化利益——省委、省政府的決策令我們振奮。“平安浙江”建設一年間,在浙江的大地上,我們可以呼吸到一種新的文化空氣;沉浸其中的浙江人民,實實在在感受到了快樂和幸福。   2004年9月10日至9月26日,第七屆中國藝術節讓浙江大地涌動藝術氣息。在這被藝術浸透的17個日日夜夜里,近100萬人次的觀眾直接參與了這次盛會。人們被藝術吸引、為藝術感動,紛紛走出家門融入劇場和展廳,生活因藝術而精彩。   惠及尋常百姓的基層文化活動在浙江大地蓬勃展開。由省委宣傳部和省文化廳等有關部門組建的“錢江浪花”藝術團的文藝大篷車所到之處,受到鄉親們的夾道歡迎,不少群眾還跟著藝術團輾轉不同鄉鎮看演出。   東陽橫店,當地百姓和外來務工者不用花一分錢,每天都能免費看電影、看大戲。精美的免費文化大餐既豐富了橫店群眾的文化生活,也有效地提高了群眾的素質:賭博、斗毆少了,業余生活不單調空虛了。來自安徽的鄧唐凱說:“以前在外打工,一到晚上不是睡覺就是上牌桌,覺得空虛寂寞;去年來到橫店打工,空閑時我能和同鄉好友來這里看戲看電影。”   嵊州“越劇大巴”快樂出發,一年內把全市21個鄉鎮轉個遍。既把豐富多彩的文藝節目直接送到百姓家門口,又是宣傳政策法規、社會公德、文明新風的舞臺。……   不光是文化,浙江的軟實力從各個方面都體現出不斷增強的趨勢。   《浙江省科技強省建設綱要》雛形初顯。各種大型科普展、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展,還有趣味橫生的大型“動手”科普展……一個又一個科普“盛宴”向我們走來,科學精神、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進入了越來越多浙江人的精神視野。   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主旋律,從中央一直傳唱至浙江大地。我省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實施意見》,“五大工程”關注靈魂發育,惠及千萬未成年人,“陣地工程”、“精品工程”、“凈化工程”、“綠網工程”、“幫教工程”守望希望之花,筑起一道道花季“防護欄”,為全省1000萬未成年人做實事、好事。   今日浙江,每經過一座城市、每經過一個鄉鎮,最為漂亮的建筑物往往是一所學校,一個劇院,或者是一個體育館,一個文化廣場。投資建文化體育設施,不遺余力地積累著自己的文化財富,已成為浙江各級黨委、政府體現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具體實踐。   浙江大地,歌聲飛揚。浙江人民團結友愛、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已經成為我省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道美麗景象。。

熱心網友

請訪問: 歡迎查詢。 資料來源于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