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老師讓我們寫一篇關于“馬”的作文.我希望大家能提供一些關于馬的資料,像古代關于馬的故事,各種帶馬的成語俗語,詩意點兒的作文題目......謝謝大家啦^-^
熱心網友
關于馬的成語 一馬當先、馬到成功、龍馬精神、萬馬奔騰、快馬加鞭、馬不停蹄、老馬識途、馬叫人歡、千軍萬馬、歸馬放牛、厲兵秣馬、率馬以驥、倚馬可待、心猿意馬、指鹿為馬、馬馬虎虎、春風得意馬蹄疾。這些成語融入了中國人對馬的喜愛,對馬的感情,對馬的希望。馬是人類忠實的伙伴,馬是進發和勝利的象征。中華民族的圖騰是龍,而“龍馬”則時時相提并論,由此可以看出我們民族對馬的情有獨鐘。馬象征著天和豐收之神、男性旺盛的活力和精力;馬成為剛健,明亮、熱烈、高昂、升騰、飽滿、昌盛、發達等等的代名詞;馬又是能力、圣賢、人才、有作為的象征,古人常常以“千里馬”、“不拘一格降人才”來比擬。華夏的祖先們在他們的世界觀里已經把龍馬等同于純陽的乾,馬是進發和勝利的象征,馬更是鼓舞世世代代的中國人民自強不息的真實寫照,馬代表了我們中華民族的主體精神和最高道德。如今一種以馬為主體的氣勢恢弘、博大精深的文化-----“馬文化”已經形成,馬的精神與內涵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財富,馬讓人想到了英勇、剽悍,馬象征了高貴、高雅的顯赫風范!馬讓人感受了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馬將激勵人們奮發向上、開拓進取的“千里馬”精神。馬年春聯(午)山舞銀蛇梅吐艷 金蛇喜舞九州富原馳駿馬草含春 駿馬歡騰四海春金蛇起舞頌功去 銀蛇喜送崢嶸歲駿馬奔騰報捷來 駿馬欣迎錦繡春舉紅旗旗開得勝 萬馬千軍創大業乘駿馬馬到成功 五湖四海涌春潮政策歸心人振奮 銀蛇蟄伏藏瑰寶春風得意馬騰飛 駿馬騰飛起宏圖駿馬奔騰春色麗 馬叫人歡奔旭日艷陽照耀歲華新 風馳電掣奮征程小龍辭歲,好憑妙手書鵬賦駿馬迎春,當顯雄才唱大風老馬識途,奮駕長車奔富路銀蛇獻歲,昭蘇萬物舞東風展智施能,雄心共創千秋業揚鞭躍馬,矢志同奔萬里程小龍舞九州,龍伴臘歸留勝跡大驥馳千里,驥隨春到展宏圖雨潤三春,披紅戴綠千山舞旗飄四化,躍馬揚鞭萬眾忙爆竹一聲,喜送巳蛇留庶績華燈萬盞,欣迎午馬展嘉猷蛇舞取勝,除暴安良政局穩馬到成功,興益除弊國力強銀蛇歸去,盛贊人間春色美金馬奔來,爭夸祖國氣象新看舊歲銀蛇起舞,群山增秀色喜今朝駿馬奔馳,九里盡春暉 說到馬,頓時想起萬馬奔騰的壯觀場面。上面蔚藍的天空、下面無垠的草原。領群的頭馬,鬃 尾飛揚,四蹄凌空。其后,兩匹、三匹、五六匹,以至無數匹奔馬組成錐形群馬陣。野花嫩草被馬 蹄拋起,黃土塵埃騰空而上,莊子說:“野馬也,塵埃也。”可能指野馬群之奔騰如蜃氣之飄動,或蜃氣之飄動如野馬群之奔騰吧! 記得郭老沫若先生說過:“靜態,人體為美;動態,奔馬最美(大意)。”奔馬慢鏡頭:那流動的長尾,賽過洗發露廣告的女人秀發,飄逸還帶些凝重;那奔跑的四蹄,在音樂伴奏下、如同輕快的舞步。馬之動作美,得益于其四肢頎長,體態勻稱。這在三牲六畜中是獨一無二的。耳如削竹,大小與馬頭相宜。驢耳雖長不敢望其項背。鬃毛厚而長,均勻倒向雙側,駱駝長頸彎且禿,配上高傲的下巴,像個半立的草蛇。駿馬寬胸收腹圓胯,天生的健美形體,牛羊相形見絀。長而整潔的馬尾,自然是優質的蠅甩,見主人就搖尾的豬狗,上帝只能配個丑陋的尾巴。 人們欣賞駿馬而畫馬,從曹霸到悲鴻相承不絕,畫肥畫瘦,畫奔畫嘶,畫盡了馬的風骨,馬的精神。 馬性自強而不倔,不同于頑固死犟的牛勁兒和倔頭倔腦的驢脾氣:其性乃天然,非好強而爭勝。馬逆風而上。牛順風而下,因此有“風馬牛不相及”的古語。冬春季節,草原易遇暴風雪之災;當風暴襲來,馬逆風而行,駱駝就地臥倒,牛羊則順風而下,尸陳狼藉。 馬德唯善,無爭名圖利之心。牧民騎馬放牧,畜群貪戀水草.而座騎昂首闊步,對豐美的牧草視若無睹。駟馬拉車,勇往直前。不似牛驢之輩,鞭長莫及時來一口路達的臟草污水,還覺得占了便宜。就是幾匹馬同拴一個槽頭,也不像豬狗齜牙咧嘴爭食不已。“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其用心不在槽櫪之間。 馬智敏而慧。人夜行鬼打墻,驢疑心暗鬼,唯馬見怪不怪,其怪自消。曹操征烏桓迷途,松 馬緩而信馬歸。“老馬識途”,信然。 馬勇可嘉。馬鬃馬蹄不修剪,虎狼不敢近其身。尤其那雙月芽形的后蹄,不亞于李逵的一對大板斧,踢到狼腿,腿廢;踢到狼頭,頭滅,只有哀嚎而已。戰馬沖陣,不避刀槍。其勢,今機槍手膽寒。老杜吟詩告誡新兵:“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人類馴養野馬,起初可能是為人代步,相傳穆天子御八駿,是西王母之宴。為了捷足先登,不惜千金市馬骨,尋找良馬是古人的一大心愿。伯樂一顧而北群空,好馬難得,只好自己培育。《莊子·馬蹄》云:“及至伯樂,日:‘我善治馬’。燒之剔之,刻之絡之……馬死者十二三矣!機之渴之,馳之驟之……而馬死者過半矣。”伯樂用半數死亡的淘汰法選拔良馬,代價太高。后來,人們認識到改良品種的必要性。《隋書.吐谷渾傳》云:“青海中有小山,其俗稱,至冬輒放馬于其上,言得龍種。”實際是利用冬季冰凍或枯水時,把母馬趕入島上,使之與野馬野驢雜交,得良種。后人考證是今之驢騾和馬騾,這大概是最早的龍馬精神。 馬和戰士結合,便成鐵騎。鐵騎勁突刀槍鳴。想當年,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幸領十萬鐵騎,橫掃了歐亞大陸。冰天雪地,金戈鐵馬,演義出多少氣壯山河的悲壯故事。馬最能適應人類的戰爭需要,《古今說海‘蒙撻備錄》云:“千馬為群,寂無嘶鳴。下馬不用控系。亦不走逸、性甚善良。日間未曾芻秣,惟至夜方始牧之。隨其草之青枯野放之,至曉搭鞍乘騎、并未食與豆粟之類。”馬忠于戰士,戰士愛戰馬,古今皆然。但戰士生命發生危急時,也只好“割愛”。當被敵軍圍困,軍中斷水,可飲馬溺解渴;斷糧,則殺馬充饑。如不幸戰死沙場,就用其驪革裹尸運回。當然,這只對將領而言,普通士卒則曝尸荒野、以至天陰雨溫、新鬼煩怨舊鬼哭、也只能“青山處處埋忠骨,何必馬革裹尸還”了。馬之遐想馬背之上,有著穿越時空的浪漫,和物我兩忘的體驗。人馬心意相通和完美配和的感覺。讓你心醉神迷,永不忘懷。 馬是上帝送給人類的禮物。人類,因有馬而有食物、有財富、有文明。 亞速、赫梯,波斯、羅馬,秦王、唐王,;蒙古大帝,滿清王朝 …… 從西方到東方,從古代到近代;與馬為伴而壯大,策馬得天下之例不勝枚舉。 伯樂因識馬,而名留清史; 劉備因的盧之助,始成開國君主; 項羽,呂布與烏錐,赤兔為伍,方成蓋世英雄。 茜茜的母親,告訴她:“騎馬保持了貴族身材的優美和體態的尊貴”。 平民王妃戴安娜,一生中送給查爾斯王子,最重要的禮物之一,是他們結婚兩周年時,答應英國王室 …… 學騎馬。 就是今天,美女駿馬韻味仍勝名車美人的風采。 馬是你的朋友,它那一往深情的眼睛,亙古不變的注視著你,它在說…… 作我的主人吧,我依戀你!騎士之歌 只要我們走到一起, 我們就是伙伴。 只要能夠騎在馬背上面, 你就是騎士。 騎士精神是不怕困難, 騎士目標是向前。 我們跨上駿馬, 向著太陽,馳騁天地間。 朋友, 走到一起,成為伙伴, 我們騎馬向前, Horse Horse Boy ! 永遠的駿馬和伙伴。 。
熱心網友
曾經在《讀者》上看到這么關于馬的故事,說的是馬無論是在步行,奔跑,漫步的時候都不會把身體所有的力量集中在它的一只腳上……………… 看了這個故事,我想了很多,的確如此,在我們追求自己很喜歡的東西時,不要投入自己全部的精力,如果最后得到了還好,可是一旦失敗我們就會跌得很慘很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