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上
熱心網友
你可以找些馬三立,高英培,馬志明等天津籍相聲演員的作品錄音,注意張二伯,二子他爸爸,坐地炮,三梆子,丁文元,王德成等人物的語言的特點。或者入夜找個砂鍋,燒烤攤,留意那些赤膊上陣,酒興正酣的大哥大姐的語言特點。
熱心網友
你趕嘛(你干什么)?
熱心網友
新華網天津頻道12月31日電 遇到什么不順當的事,“心膩”,是天津人常說的一句老話,表示心情煩悶。但天津俗語又把這個“膩”字做了發展,除了自己“心膩”之外,還有人和自己“起膩”,這里的“膩”字就和自己的“心膩”不一樣了。 常說的“膩味”,指的是什么事情、或者是一個人惹人討厭,真“膩味”人,就是大家都不喜歡他。如今天津人說的“膩味”,語境已經是愈來愈模糊了,一件事情鬧不清楚,真“膩味”人;上課,老師講的功課聽不懂,也“膩味”人。到誰家去,路遠,“膩味”人;等公交車,時間長,更“膩味”人。總之,如今人們已經把一切不稱心、不順當,不合心意的人和事,都歸入“膩味”的范疇里去了。 一切的“膩”說的都是自己的心理狀態,有時候“膩”還是一個動詞,一個人為了什么事情求到自己頭上,自己辦不到,那個人還不肯走,“你老膩在我這兒也沒有用,還是出去找找門路……”這里的“膩”,有賴著不走的含意,說“賴著不走”,語義重了,說老在我這兒“膩”著,就和緩了許多,對方聽著也不反感。 “膩”的時間長了,“棲底子”,只有天津人能聽得懂。“棲”,停留的意思,老在一個地方停留,或者是老在一個地方“棲”著,天津人就說是“棲底子”了。同一件事情別人都做完了,他還沒做完,“棲底子”了。一個單位人們調出調入,只有他一個人多少年沒調動,天津人也說是“棲底子”了。 “膩”,是一種個人的心理狀態,而“起膩”,就是故意騷擾他人了。過去在工廠勞動,每到評工資的時候,總有人到領導家里去“起膩”,明明他表現不好,偏偏還想升級,拿不出過硬的條件,就死磨硬泡,每天晚上到領導家去,東拉西扯,搞得領導一家人不得休息。領導的老婆孩子一旁甩閑話:“想升級,好好學技術呀,總在人家起膩有嘛用?”可見“起膩”絕對是一個貶義詞;挽留好朋友,絕對不會說“再在家里起膩一會兒吧”。。
熱心網友
介四嘛玩兒(這是什么) 我覺得這最有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