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自閉癥的癥狀有什么?
熱心網友
新聞資料 孤獨癥的發(fā)現(xiàn)最早可追溯到1938年。美國精神科醫(yī)生凱納觀察到一個5歲的男孩唐納德,他似乎生活在自己獨有的世界里,旁若無人,記憶力驚人卻不能與人正常對話,兩歲半時他就能流利背誦《圣經》23節(jié)以及歷屆美國正副總統(tǒng)的名字,說話時你我不分,迷戀旋轉木棍、平鍋和其他圓形物體。這名孩子被凱納診斷為兒童孤獨癥,又叫自閉癥。 1982年,南京兒童精神衛(wèi)生研究所的陶國泰教授在我國首先報道了4例兒童孤獨癥,但目前我國并沒有患病率的調查。近年有較多文獻報道,該病發(fā)病率不低,男女發(fā)病率差異顯著,比率約為4:1。 大量的研究推測,孤獨癥可能與遺傳基因、胎兒期病毒感染、慢性汞中毒有關,但沒有肯定的結論。 兒童孤獨癥早期特征(兩歲前) 出生:沒有特征。 3-10天:沒有明顯特征。4-6周:常哭鬧,但并不是由于有需求,如:餓了。 3-4個月:不笑或對外界逗引沒有笑的反應,不認識父母。 6-7個月:對玩具不感興趣,別人要抱他時,不伸出手臂。舉高時身體僵硬或松弛無力,不喜歡將頭依偎在成人身上,沒有喃喃自語。 10-12個月:對周圍環(huán)境缺乏興趣,獨處時呈滿足狀。長時間哭叫,常刻板行為(搖晃身體、敲打物品等)。拿著玩具不會玩,只是重復某一固定動作。與母親缺乏目光對視。對其他人不能分辨,對聲音刺激缺乏反應(像耳聾),不用手指人或物品,不模仿動作,語言發(fā)育遲緩(發(fā)音單調,或莫名其妙的聲音,不模仿發(fā)音,更沒有有意義發(fā)聲)。 21-24個月:睡覺不穩(wěn),有時甚至通宵不眠。不嚼東西,只吃流食或粥樣食物。喜歡看固定不變的東西,有刻板的手部動作(如旋轉、翻動、敲打、抓撓等)。肌肉松弛,常摔倒。缺乏目光對視,看人時只是一掃而過即轉移別處。沒有好奇感,對環(huán)境的變化感到不安或害怕。可能出現(xiàn)學舌,但對詞語理解遲緩。來源:四川在線『孤獨癥(兒童自閉癥)康樂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