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女兒剛剛出生十幾天,今天突然發現后腦勺出有兩處凹進去的小坑,大概有手指肚那么大。我想問問有關專家,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會對孩子有影響嗎?謝謝!!!!!!
熱心網友
也許是“囟門”。最好咨詢下大夫。小兒出生時頭頂有兩塊沒有骨質的“天窗”,醫學上稱為“囟門”。后囟門一般在出生后3個月閉合,前囟門要到1歲半才閉合。人們常說的“天窗”或“囟門”主要是指前囟門。 囟門的表面是頭皮,其下面是腦膜,其次是大腦和腦脊液。將手指輕放入在囟門上,可以摸到跳動。那是腦脊椎壓力隨著心臟搏動、血壓變化而變化,與脈搏一致。正常嬰兒坐位時,囟門略微凹陷。囟門的測...
熱心網友
也許是“囟門”。最好咨詢下大夫。小兒出生時頭頂有兩塊沒有骨質的“天窗”,醫學上稱為“囟門”。后囟門一般在出生后3個月閉合,前囟門要到1歲半才閉合。人們常說的“天窗”或“囟門”主要是指前囟門。 囟門的表面是頭皮,其下面是腦膜,其次是大腦和腦脊液。將手指輕放入在囟門上,可以摸到跳動。那是腦脊椎壓力隨著心臟搏動、血壓變化而變化,與脈搏一致。正常嬰兒坐位時,囟門略微凹陷。囟門的測量--囟門呈菱形,我們測量囟門大小指的是菱形兩條邊之間的距離。測得結果一般用厘米×厘米來表示。隨著顱骨的生長,囟門慢慢變小,一般一歲半之前囟門均可閉合。囟門的張力在臨床上可提醒我們很多問題。比如張力高或說囟門膨隆,往往見于孩子哭鬧或是顱壓升高的疾病,如化腦、結腦、顱內出血等,偶爾也可見到Vit.A急性中毒引起囟門鼓的嬰兒;而張力低或說囟門凹陷,多見于脫水,如腹瀉、嘔吐、喝水少等。出生后2~4個月除前囟外還可在枕部摸到后囟,它由呈“人字”形,較小,由枕骨和頂骨的骨縫構成,一般3個月左右閉合。出生時前囟一般為2.5厘米×2.5厘米,一般早產兒的囟門大于足月兒,這與新生兒顱骨發育有關。 顱內的腦脊液和身體的血液、組織液不斷交換,保持平衡。當身體丟失較多水分時,腦室的腦脊液也會減少,壓力降低,囟門便會明顯凹陷。如嬰兒因嘔吐、腹瀉后出現這種癥狀,說明身體已中等程度的脫水,要及時補充水分,否則,因嬰兒自然調節能力差,耐受力不足,可能發生循環衰竭,有生命危險;由于喂養不當造成重度營養不良的極度消瘦嬰兒也會出現囟門凹陷,此時需加強營養,合理喂著。 極少數嬰兒因為胚胎時母體感染或因其他疾病大腦發育不良,頭顱較小。出生時頭圍小,出生后5-6個月囟門即提前閉合,造成小頭畸形;頭小而尖,前額狹窄,鼻梁塌陷,下頜小而后縮,同時伴有智力落后。甲狀腺機能低下所致的呆小癥患兒,囟門也會遲遲不閉;同時有眉毛少而淡,鼻梁塌陷,兩眼距離寬,智力遲鈍等,可用甲狀腺素治療。 嬰兒時期生長特別迅速,骨骼發育需要維生維D和鈣。如不及時補充,容易患佝僂病。囟門在出生后18個月仍遲遲不閉合,出現“方顱”畸形,顱骨摸起來像乒乓球殼(顱骨軟化癥)。此外,還可形成骨串珠樣改變、雞胸、“O”形或“X”形腿等畸形。 少數嬰兒長到5-6個月時,囟門只留下指類大小,似乎快要關閉,但實際上并未骨化,這不屬提前閉合,只要頭圍不少于出生時33-34厘米,1周歲時不少于46厘米,2歲時不小于47厘米-48厘米就是正常,不必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