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所羅門王公元前722年,北國以色列為亞述帝國滅亡,構成北國的十個部落的人口被擄至亞述境內分散居住,逐漸被同化,成為消失于茫茫人海中的“十個丟失的部落”。南國猶大則一直存在到公元前586年,那一年新巴比倫王國國王尼布甲尼撒的大軍攻陷了耶路撒冷,摧毀了圣殿,并將猶大百姓中的精英分三批擄往巴比倫。淪為“巴比倫俘囚”的猶大人表現出強烈的民族凝聚力,對耶路撒冷的向往成為他們綿綿不絕的企盼。公元前539年,波斯人征服了新巴比倫,次年,波斯帝國的居魯士王下詔允許猶大遺民返回耶路撒冷。他們在回歸領袖所羅巴伯和尼米爾的領導下,又重修了城墻和圣殿——“第二圣殿”,建立了政教合一的自治共同體。正是在回歸時期的公元前5世紀,以色列民族宗教完成了從古代以色列宗教向傳統猶太教的轉化。

熱心網友

所羅門王

熱心網友

一個有錢有權的猶太佬

熱心網友

所羅門是先知大衛的兒子,猶太人只認為他是一位王,穆斯林認為他既是先知也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