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做臭豆腐、醬豆腐的豆腐是特質的,壓得比我們一般吃的豆腐要硬,但比豆腐干又軟,如果你家附近有豆腐作坊可以定制一板幾板的,如果沒有就難了。 除了原料難搞,接種霉菌也不容易,一般家庭里不備這個玩意兒。 臭豆腐的做法是將定制好的豆腐一板一板地上架,木質架子可以放十幾層豆腐,中間可通風,抹上鹽,點上霉菌(菌種溶化在水中,用手指蘸了彈在豆腐上),在無陽光直曬的通風房間里放兩至三天,夏天屋中氣溫可在32度上下,豆腐會長出一寸長的白毛,即霉菌。 南方用來炸制食用的臭豆腐發霉時間短些。 等等,中間還有一些細節,且各地的做法都有區別。 總之在家中自己做臭豆腐過于麻煩,一次霉幾塊豆腐還不夠折騰的,最好還是認準些牌子買瓶裝貨吧,臟不到哪兒去,反正都是發霉的東西。"

熱心網友

如今,南京、紹興、湖北、安徽、天津、云南等地都有臭豆腐,口味和做法也隨著當地的飲食習慣而不同。除了油炸之外,還有黃山的蒸臭豆腐、云南的鴨油臭豆腐、烤臭豆腐干等等。 南京的臭豆腐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灰白的嫩豆腐,一種是瓦灰的豆腐干。嫩臭豆腐下到油鍋里炸至金黃色,就可以起鍋,吃的時候澆上一些辣椒醬、芝麻醬、蒜汁、香菜、小蔥、姜末,吃起來外脆內酥軟,味道香濃;灰色的臭豆腐干子,在油里炸的時間需稍久一些,才能炸得透,隨著誘人的臭味彌漫開來,豆腐干的表面就會起小泡泡,待色轉變成灰黑色,就可以吃了。這樣的臭豆腐干子一般切成小塊,串在竹簽上,炸熟后直接刷上攤主備下的調味醬,趁熱食之,香脆可口,頗有嚼頭。 南京高淳的臭豆腐在做法上也有些與眾不同。先用上好的黃豆制成水豆腐,然后把白嫩的水豆腐壓制成白白的豆腐干子;再把豆腐干加入到一種鹵液中。此處的鹵液是最有講究的,需要用隔年留下的爛咸菜汁做成,純綠色、純天然,沒有添加任何色素,散發出來的是很自然的臭味。把盛放的壇子封好口,再埋到地底下,數天之后取出,白豆腐已成青墨色的臭豆腐干了。掰開豆腐干,可以看到從里面到外面,都是青墨色,聞聞奇臭,炸熟后入口卻又是奇香無比。這種地道的臭豆腐,近年來已經快在市場上絕跡,出售的多是些仿制的贗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