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得了這種病,聽起來好像很嚴重的樣子.他也不清楚.有誰知道能告訴我嗎?我真的很擔心他
熱心網友
偏頭痛的診斷和治療北京協和醫院神經科 李舜偉摘要:偏頭痛在以頭痛為癥狀的疾病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發病率較高,臨床醫生對其診斷和治療往往缺乏明確的概念,本文通過偏頭痛的患病率和發病率、患病年齡與性別、危險因素、發病機制、偏頭痛的臨床癥狀、診斷、鑒別診斷、頭痛診斷的思維模式、輔助檢查、偏頭痛的治療等幾個方面全面論述了偏頭痛的診斷和治療。其中在診斷中又詳細論述了國際頭痛協會制訂的診斷標準...
熱心網友
偏頭痛的診斷和治療北京協和醫院神經科 李舜偉摘要:偏頭痛在以頭痛為癥狀的疾病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發病率較高,臨床醫生對其診斷和治療往往缺乏明確的概念,本文通過偏頭痛的患病率和發病率、患病年齡與性別、危險因素、發病機制、偏頭痛的臨床癥狀、診斷、鑒別診斷、頭痛診斷的思維模式、輔助檢查、偏頭痛的治療等幾個方面全面論述了偏頭痛的診斷和治療。其中在診斷中又詳細論述了國際頭痛協會制訂的診斷標準包括:無先兆偏頭痛、有先兆偏頭痛、眼肌麻痹型偏頭痛、視網膜型偏頭痛、兒童周期型綜合征、偏頭痛并發癥等。在治療中作者按分預防性治療和急性期治療兩個方面進行了全面的論述。一、偏頭痛的患病率和發病率 患病率:歐美國家,1500~2000/10萬人口(1.5%~2%)。中國732.1/10萬人口(37808例/3837597人)(0.73%)。 發病率:歐美國家,10%~15%,可疑,似為患病率。中國65.8/10萬人口(0.06%)。二、患病年齡與性別 年齡:國外以25~45歲多見,45%病人在兒童和青春期起病,但1~12歲兒童不少見,首次發病<10歲占25%。男孩發病年齡小于女孩。 中國以20~45歲多見,10歲以下僅42.6/10萬人口,14歲以下僅182/10萬人口。 性別:國外女性較男性多2~3倍。 中國患病率男性392.8/10萬人口,女性1579.2/10萬人口。男:女=1:4。三、危險因素(37808例分析) 職業:腦力勞動高于體力勞動,重體力勞動高于輕體力勞動,技術人員<機關干部<學生 除了男性農民高于女性外,其他職業均為女性高于男性。 食物:肥肉。 情緒因素:生氣、疲勞、緊張。男:女=1:5.6~12.7。 氣候因素:冷、熱、陰天、大風。 晝夜:白天高于夜間。 生活事件:失眠、陽性家族史、喜食甜、咸食物、飲酒。 (郭述蘇,等。臨床神經病學雜志,1991,4:70-72) 四、發病機制: 主要有四種學說,迄今未最后解決。1.血管學說:由Harold Wolff在1963年提出認為顱外血管先收縮,如眼動脈收縮造成視覺先兆如偏盲、閃光等,繼之顱內血管劇烈擴張、血流淤滯而頭痛,約2~4小時后恢復正常。2.神經學說:由Lashley在1941年提出,認為腦功能紊亂始于枕葉,以2~3mm/分的速度向前推進,并蔓及全頭部,籍此解釋視覺先兆和頭痛。稱為擴散性皮質抑制現象。3.神經源性炎癥反應學說:由Moskowitz在1987年提出,認為不明原因的刺激物刺激三叉神經,使三叉神經末端釋放化學物質如P物質,導致局部炎性反應和血管舒張,激發頭痛。4.血管神經聯合學說:近年提出,認為各種不同刺激物可影響皮層、丘腦、下丘腦、然后刺激腦干。腦干的興奮導致皮層功能改變,先出現先兆癥狀,以后引起血管擴張,刺激三叉神經,使神經末端產生局部炎癥反應,另一方面促使血小板釋放5-HT,使5-HT濃度下降,抗疼痛的作用減弱,導致頭痛加重。 五、偏頭痛的臨床癥狀: 前驅癥狀:在偏頭痛發作前一天或數天,有些病人會有一些異常現象,如怕光、怕吵、情緒不穩定、困倦,有關水腫等。 先兆癥狀:主要是視覺癥狀,如眼前閃光、冒金星、水波紋、城垛形、視野缺損等,持續約20~30分鐘。有少許病人只有先兆而不頭痛。 頭痛癥狀:在先兆癥狀消失后出現劇烈頭痛,位于一側,呈搏動感、燒灼感,逐漸蔓及全頭部,伴惡心、嘔吐、畏光、畏聲、持續4~72小時。病人愿意在黑屋子內休息,如能睡一覺大多數病人能緩解。 后遺癥狀:發作中止后,病人感到疲勞、無力、食欲差,但1~2天后就好轉。 六、診斷: 主要根據臨床表現。國際頭痛協會(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 IHS)制訂的診斷標準如下: 無先兆偏頭痛 曾用名:普通型偏頭痛,單純型偏頭痛。描述:表現為自發的復發性頭痛發作,持續4~72小時。頭痛的典型特征是局限于單側的搏動性頭痛,程度為中度或重度,可因日常軀體活動而加重,伴惡心、怕聲和畏光。 診斷標準: a.至少有5次發作符合b~d項標準。 b.頭痛發作持續時間4~72小時(未經治療或治療無效者)。 c.頭痛至少具有下列特點中的兩項: (1) 局限于單側;(2)搏動性質;(3)程度為中度或重度(日常活動受限或停止);(4)因上樓梯或其它類似日常軀體活動而加重。 d.頭痛期至少具有下列中的一項: (1) 惡心和/或嘔吐;(2)畏光和怕聲。 e.至少具有下列中的一項: (1) 病史、體檢和神經系統檢查不提示癥狀性頭痛;(2)病史和/或體檢和/或神經系統檢查提示癥狀性頭痛,但可被適當的檢查排除;(3)有癥狀性頭痛的表現,但偏頭痛首次發作與癥狀性頭痛在時間上無明確關系。 有先兆偏頭痛 描述:自發性的復發性頭痛,表現為可明確定位于大腦皮層或腦干的神經系統癥狀,通常經5~20分鐘逐漸發生,持續時間通常少于60分鐘。頭痛、惡心和/或畏光在神經系統先兆癥狀之后接著發生,也可有下列1小時無癥狀間歇期。頭痛常持續4~72小時,但也可完全不出現頭痛。 曾用名:典型偏頭痛,經典型偏頭痛,復雜型偏頭痛。 診斷標準: a.至少有兩次符合b項發作。 b.至少具有下列4項特點中的3項: (1) 有1種或多種完全可逆的先兆癥狀,表現為局灶性大腦皮層和/或腦干的功能障礙;(2)至少有1種先兆癥狀逐漸發生,持續時間超過4分鐘,或者有2種以上先兆癥狀連續發生;(3)先兆癥狀持續時間不超過60分鐘,如果先兆癥狀超過1 種,癥狀持續時間則相應增加;(4)頭痛發生在先兆之后,間隔時間少于60分鐘(頭痛可以在先兆之前或與先兆癥狀同時發生)。 c.至少具有下列各項中的一項。 (參見無先兆偏頭痛的e項) 眼肌麻痹型偏頭痛 視網膜型偏頭痛 兒童周期型綜合征:可能是偏頭痛預兆,或與偏頭痛有關 偏頭痛并發癥七、鑒別診斷 主要和下列兩種頭痛鑒別:1、緊張性頭痛 發作性緊張性頭痛:反復發作的頭痛,一年內不超過180天,每次持續30分鐘到7天。頭痛性質為壓迫感或緊箍感。輕或中度。位于兩側。不因日常軀體活動而加重,不伴惡心,但可有畏光和怕聲(僅一項)。2、慢性緊張性頭痛:頭痛每日在15天以上并至少持續6個月。其它特點如上述。3、叢集性頭痛 曾用名:組織胺性頭痛,睫狀或偏頭痛性神經痛。紅斑性頭痛。 描述:發作位于一側眶部、哐上部和/或顳部的嚴重疼痛,持續15~180分鐘,發作次數為隔日一次或每日8次。可伴有一項或幾項下述特征:結膜充血、流淚鼻充血、鼻溢,前額和面部出汗,瞳孔縮小,眼瞼下垂和眼瞼水腫。連續發作可持續數周至數月(所謂叢集期),可間以數月至數年的緩解期,大約10%的患者有慢性癥狀。 八、頭痛診斷的思維模式1、排除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頭痛,如心血管系統疾病、急性感染性疾病、血液病、內分泌代謝病、變態反應、中毒等。2、排除五官疾病引起的頭痛,如青光眼、中耳炎、鼻竇炎、智齒冠周炎等。3、排除顱內器質性病變引起的頭痛,如顱內感染、腦瘤、蛛網膜下腔出血等。4、鑒別各種類型的頭痛,主要為偏頭痛、緊張性頭痛、叢集性頭痛等。 九、輔助檢查:1、顱多普勒超聲檢查(Transcranial Doppler, TCD),在偏頭痛發作期有顱內動脈擴張,血流速度變慢;緩解期正常。2、頭顱CT和/或MRI,如無結構性異常,所見應正常。 十、偏頭痛的治療: 分預防性治療和急性期治療。 預防性治療 為了預防偏頭痛發作,常用下述藥物:1、β-腎上腺素能阻滯劑:國內常用心得安(Propranolol),有效率約50%。有心動過緩、失眠、眩暈、支氣管痙攣等副反應,哮喘病人禁用。也可用納多洛爾(madolo)、噻嗎洛爾(timolol)等藥。選擇性β-腎上腺素能阻滯劑如阿替洛爾(atenolol)、倍他樂克(netoprolol)等效果更理想。2、拮抗劑:對偏頭痛頻繁發作而又有先兆者更適合,如尼莫地平(nimodipine)、氟桂利嗪(flunarizine)等。國內缺乏治療偏頭痛的臨床報告,所以療效和療程不確定。3、苯噻啶(pizotilime):為5羥色胺受體拮抗劑,也可能拮抗5-HT1受體,使腦血管收縮。療效肯定,但服藥后第1~2周內嗜睡明顯,長期服藥使體重增加,故病人不愿常服。4、癲癇藥:如苯妥英鈉和丙戊酸鈉,國外報道對預防偏頭痛有效,但國內很少用于此。苯妥英鈉的副 反應有齒齦增生,白細胞增多、多毛、共濟失調等;丙戊酸鈉則可能引起肝功能損害。5、抗抑郁藥:如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苯乙肼(hpenelzine)、三環類的多慮平(doxepin)、阿米替林(amitriptiline)等,對發作頻繁的偏頭痛合并緊張性頭痛者有效,但國內很少用抗抑郁藥預防偏頭痛發作。 急性期治療 用于偏頭痛發作時控制頭痛。1、止痛藥:如加合百服寧、去痛片、索米痛等,這類普通的止痛藥對有些病人效果不錯。2、鎮靜藥:如苯二氮卓類可促使病人鎮靜、入睡,醒轉后偏頭痛已消失。3、麻醉品類:如度冷丁、強痛定、二氫埃托啡、可待因等,立刻止痛效果好,但久服易成癮,所以一般不用。4、麥角類,國內最常用的藥物是麥角胺咖啡因,在先兆期或頭痛初發時服用可以控制劇痛發作。每片內含麥角胺1mg,咖啡因100mg。麥角衍化物為5-HT2受體拮抗劑和5-HT1,受體激動劑,也可和腎上腺素受體結合,所以是強力血管收縮劑。副反應有惡心、嘔吐、周圍血管收縮等,經常大量服用可引起高血壓和肢體缺血性壞死。5、明格(imigran, sumatriptan):是90年代Glaxo藥廠推出的產品,是5-HT1受體激動劑,可引起腦血管收縮。服藥后偏 頭痛可在半小時內緩解。副反應為惡心、嘔吐、心悸、煩躁、焦慮等,可能與作用在5-HT2和5-HT3受體有關。價格昂貴,人民幣190元/片,很難推廣。
熱心網友
偏頭痛 疾病簡介 偏頭痛是一組常見的頭痛類型,為發作性神經-血管功能障礙,以反復發生的偏側或雙側頭痛為特征。 推薦療法 一、發作時的治療 對于不常發作也不很強烈的偏頭痛,可在發作時給非固醇類消燈鎮痛藥物如乙酰水楊酸 300-600mg,消炎痛25-50mg,甲滅酸250-500mg,或氟比洛芬100mg.此類藥物有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的作用. 對不常發作...
熱心網友
偏頭痛 疾病簡介 偏頭痛是一組常見的頭痛類型,為發作性神經-血管功能障礙,以反復發生的偏側或雙側頭痛為特征。 推薦療法 一、發作時的治療 對于不常發作也不很強烈的偏頭痛,可在發作時給非固醇類消燈鎮痛藥物如乙酰水楊酸 300-600mg,消炎痛25-50mg,甲滅酸250-500mg,或氟比洛芬100mg.此類藥物有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的作用. 對不常發作但很強烈的偏頭痛,可在發作早期即給咖啡因麥角胺(含麥角胺1mg和咖啡因100mg)兩片(兒童減半).若不能止住發作,隔半小時或一小時后可追加1-2片。不得超過6片;每周服量不得超過12片。 對麥角胺制劑無效的偏頭痛病人,可應用療效迅速的英明格治療,它皮下注射較口服更好。 二、預防治療 對發作頻繁,即每月發作兩次者,可選用下列藥物:1、心得安自40mg/d起,緩慢增至120mg/d(以脈搏不低于每分鐘60次為度)哮喘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忌用。 2、苯噻啶自0.5mg/d起,緩慢增至3mg/d 3、硝苯啶30mg/d。 4、甲基麥角酸丁醇酰胺自1mg/d起緩慢增至4mg/d。 臨床表現 一、典型偏頭痛 1、在先兆發生數小時至一日前,患者可能感到頭部不適、嗜睡、煩躁、憂郁、饑餓,或是小便減少。 2、先兆以視覺先兆最為常見。可為暗點、亮光、異彩,或較復雜的幻覺。先兆也偶然表現為咽、舌、唇部或偏側肢體感覺異常,偏側麻木,偏側輕癱或失語。 3、頭痛 先兆消退后,很快發生頭痛。頭痛為鉆痛性或搏動性,常伴有厭食、惡心和嘔吐。患者面色蒼白,精神萎靡,畏光,厭聲。持續數小時至十余小時,進入睡眠后次日恢復正常。 二、普通偏頭痛 先兆可以表現為短暫而輕微的視覺模糊,但大多完全不發生,頭痛進行方式同上一型。左右不定,偶然自開始即為雙側性。也伴有其他癥狀,如惡心、嘔吐等。頭痛時程一般較長,可持續1-3日。 三、特殊型偏頭痛 1、眼肌癱瘓型偏頭痛 患者一般先有普通偏頭痛史。在一次偏頭痛發作中,當1-2日后頭痛漸行減退之際,發生該側的眼肌癱瘓。 2、偏癱型頭痛 患者先有偏側輕癱和偏側麻木,也可有失語。數十分鐘后發生對側或同側頭痛,而偏側癥狀持續至頭痛消退后一至數日方始消失,甚至可有部分殘留。 3、基底動脈型偏頭痛 先兆癥狀包括雙側視覺障礙。 眩暈,吶吃,口周和兩上肢麻木中感覺異常,雙側耳鳴和雙側共濟失調。也可有嗜睡狀態和跌到發作。先兆期持續平均20-30分鐘,繼而發生的頭痛主要在枕部,向后頸部放射,也常伴有惡心、嘔吐。頭痛持續數小時至一日,在睡眠后緩解。 4、偏頭痛等位發作 有些偏頭痛患者可能周期地發生某些癥狀而全無頭痛或和頭交替出現。有許多亞型,但每個患者一般僅表現一種。 1)閃光暗點。 2)偏癱偏側麻木。 3)腹型偏頭痛。 4)復發性眩暈。 5)精神型偏頭痛。 治偏頭痛6法偏頭痛俗稱偏頭風。西醫稱“血管性頭痛”。患者頭部一側或雙側脹痛,呈搏動或持續性頻繁發 作,主要是由于顱內動脈收縮、擴張引起,多見于女性。采用食物治療,有顯著療效,下面介紹幾則: 1.熱水泡雙手:潔凈熱水一盆,把雙手浸入。水量以浸過手腕為宜,并不間斷地加些熱水,以保持 水溫。浸泡半小時后,痛感可減輕,甚至完全消失。 2.蔥姜泥敷痛處:鮮蔥3條,姜皮半酒杯,酒槽1杯,共搗拌勻,敷于痛處。 3.辣椒樹蔸煎水:辣椒樹蔸十個,洗凈,水煎加糖服。 4.白蘿卜汁滴鼻:鮮白蘿卜一個,搗爛擠汁,滴鼻。在滴液中也可溶入冰片1.5克再用。滴后應保 待20分鐘內汁不外流, 1日2次。 5.服絲、苦瓜藤:絲瓜藤、苦瓜藤炒枯碾末, 每次用開水送服10~12克。 6.服“中藥”小方:甘菊花、石膏、川芎各10克,研末,每服3克,清茶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