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是的

熱心網友

是的

熱心網友

經濟觀察:基金指數市場熱絡后的利益圖景 2004-7-10 10:43:07 基金公司指數類產品的大量開發,加之渴望盈利又希望避險的保險資金、企業年金等即將入市,不知不覺間指數市場紅火起來。 “這是個非常年輕的市場,在短期和中期內,我們將不以掙錢為目的,而是要占取更多市場份額。”問及中國指數市場的盈利空間時,新華富時指數集團首席執行官及新華富時指數董事長麥 思平顯示了其雄心。 指數提供商的新機會 麥思平剛剛參加完每季度一次的指數委員會會議,在此次會上,新華富時公司對新華A200指數作了重新的修訂,“如新疆屯河(600737)(相關,行情,個股論壇)這類莊股已經被委員會從A200指數中剔除出去”。 作為一個指數提供商,最近新華富時在市場上曝光的次數越來越多。剛開始發行或剛發行完畢的華夏大盤精選基金、湘財荷銀行業精選基金等以及未來將要發行基金的上國投摩根、光大保德信、國聯基金、東方基金都將采取新華富時的指數作為業績基準或者投資標的。 其實,不僅新華富時一家指數商瞄準了中國指數市場的商機,幾乎國際上知名的指數提供商都看好中國市場,因為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影響力和開放程度不斷加大,編制并推廣中國指數,已經成為全球資本市場各路人馬分享中國市場巨大商機的重要手段,而國外指數經營商在這方面恰好有優勢。 在有倫敦金融時報背景的英國富時公司與國內新華財經合作推出新華富時系列指數之后,標準普爾也開始進軍中國,選擇與中信證券(600030)(相關,行情,個股論壇)合作,并于2004年3月1日發布中信標普300指數和中信標普50指數。而道瓊斯公司推出了道瓊斯88中國指數、摩根士丹利推出了中國外資自由投資指數(MSCI)。 在新華富時指數系列中,中國25指數和中國50指數就是專門為外國投資者設計的投資香港和大陸市場的指數。“目前,我們已經與15家QFII中的12到13家進行了合作,我們還了解到更多資金將有意向通過我們指數投資于中國市場。” 新華富時一位人士表示。 即將推出的QDII為這些植根于境外的指數提供了更大的舞臺,“你想,現在博時基金公司在使用我們的指數,如果未來他們想投資境外市場,基于習慣需要,也會選擇我們的指數?!丙溗计奖硎荆靶氯A富時的全球經驗為投資者提供了全球的投資標的。” 除了上述機會,中國資本市場的混業趨勢也為指數商提供了更大空間,“我們昨天去過保監會,與他們就保險資金運用進行了溝通和協調?!丙溗计礁嬖V記者。 盈利的壓力迫使保險資金積極入市,但是又擔憂風險,而一個合適的指數也許可以成為風險控制的有效工具。對于指數供應商來說,相似的商機還在企業年金市場。 指數用戶的獲利謀劃 事實上,指數提供商的雄心來自于指數用戶的需求。熱鬧的指數市場角力背后是指數用戶的另一番逐利場景。 與指數提供商的利益基礎不同,作為指數使用者,基金公司的首要目標就是選擇一個恰當的指數,構建一個能夠引起投資者興趣的基金產品,然后將這些產品賣出去。 開發出一個引起投資者重點關注的指數類基金產品已被不少基金公司寫入戰略規劃。目前,市場能夠利用的指數除了上交所和深交所開發的上證180、深證120以及中國50指數之外,還有各家指數提供商開發的各類指數產品。另外,不少基金公司也基于自己的投資實力和投資風格,專門定制一些風格化指數。例如東方基金管理公司將要發行的基金就是基于自己投資團隊的風格而定制的風格化指數,并以此作為業績基準。 作為指數類產品中的創新者,ETF(交易所交易基金)尚未出世就引起市場眾多地關注,而ETF成功的關鍵就是對跟蹤指數的選擇。 由于ETF屬于被動式的指數化投資,相比而言,基金公司投資團隊和研究團隊的投入較少,所以基金公司提取的管理費率甚至低于指數基金,“但集腋成裘,如果一個ETF產品設計的比較好,就會吸引大量投資者來投資,即使按照千分之五的管理費率,如果基金規模過百億,基金公司的收入也十分可觀?!币粋€投資公司人士表示。 正是看到利益所在,所以及早開發出一款好的ETF產品已成為各家基金公司下一步的目標。最近華夏基金管理公司已經表示,公司與上海證券交易所、美國道富銀行共同合作開發的國內首批ETF已順利通過產品論證研究階段,現在進入系統開發論證階段。另據悉,華安基金也在積極開發跟蹤上證180和上證50的ETF產品。 投資者從指數中獲益與提供商和基金公司都不同,作為指數類產品的最終使用者,投資者關注指數產品只有一點:投資這個指數產品能否帶來更多的利潤。 “一般情況下,投資者使用指數類產品有三種目的:一種是為了獲得長期穩定的增值;第二種是保值需要;第三種則是為了套利?!?上海博弘投資的總經理劉宏分析。在ETF推出之前,指數投資者主要是那些對控制風險要求比較嚴格的保險公司和對中國市場不太了解的QFII們。 “而ETF推出后,會有更多的國內投資者參與進來?!眲⒑暾f。 摘自:[ 經濟觀察報 ] 。

熱心網友

基金公司指數類產品的大量開發,加之渴望盈利又希望避險的保險資金、企業年金等即將入市,不知不覺間指數市場紅火起來。 “這是個非常年輕的市場,在短期和中期內,我們將不以掙錢為目的,而是要占取更多市場份額?!眴柤爸袊笖凳袌龅挠臻g時,新華富時指數集團首席執行官及新華富時指數董事長麥思平顯示了其雄心。 指數提供商的新機會 麥思平剛剛參加完每季度一次的指數委員會會議,在此次會上,新華富時公司對新華A200指數作了重新的修訂,“如新疆屯河這類莊股已經被委員會從A200指數中剔除出去”。 作為一個指數提供商,最近新華富時在市場上曝光的次數越來越多。剛開始發行或剛發行完畢的華夏大盤精選基金、湘財荷銀行業精選基金等以及未來將要發行基金的上國投摩根、光大保德信、國聯基金、東方基金都將采取新華富時的指數作為業績基準或者投資標的。 其實,不僅新華富時一家指數商瞄準了中國指數市場的商機,幾乎國際上知名的指數提供商都看好中國市場,因為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影響力和開放程度不斷加大,編制并推廣中國指數,已經成為全球資本市場各路人馬分享中國市場巨大商機的重要手段,而國外指數經營商在這方面恰好有優勢。 在有倫敦金融時報背景的英國富時公司與國內新華財經合作推出新華富時系列指數之后,標準普爾也開始進軍中國,選擇與中信證券合作,并于2004年3月1日發布中信標普300指數和中信標普50指數。而道瓊斯公司推出了道瓊斯88中國指數、摩根士丹利推出了中國外資自由投資指數(MSCI)。 在新華富時指數系列中,中國25指數和中國50指數就是專門為外國投資者設計的投資香港和大陸市場的指數。“目前,我們已經與15家QFII中的12到13家進行了合作,我們還了解到更多資金將有意向通過我們指數投資于中國市場?!毙氯A富時一位人士表示。 即將推出的QDII為這些植根于境外的指數提供了更大的舞臺,“你想,現在博時基金公司在使用我們的指數,如果未來他們想投資境外市場,基于習慣需要,也會選擇我們的指數。”麥思平表示,“新華富時的全球經驗為投資者提供了全球的投資標的?!?除了上述機會,中國資本市場的混業趨勢也為指數商提供了更大空間,“我們昨天去過保監會,與他們就保險資金運用進行了溝通和協調。”麥思平告訴記者。 盈利的壓力迫使保險資金積極入市,但是又擔憂風險,而一個合適的指數也許可以成為風險控制的有效工具。對于指數供應商來說,相似的商機還在企業年金市場。 指數用戶的獲利謀劃 事實上,指數提供商的雄心來自于指數用戶的需求。熱鬧的指數市場角力背后是指數用戶的另一番逐利場景。 與指數提供商的利益基礎不同,作為指數使用者,基金公司的首要目標就是選擇一個恰當的指數,構建一個能夠引起投資者興趣的基金產品,然后將這些產品賣出去。 開發出一個引起投資者重點關注的指數類基金產品已被不少基金公司寫入戰略規劃。目前,市場能夠利用的指數除了上交所和深交所開發的上證180、深證120以及中國50指數之外,還有各家指數提供商開發的各類指數產品。另外,不少基金公司也基于自己的投資實力和投資風格,專門定制一些風格化指數。例如東方基金管理公司將要發行的基金就是基于自己投資團隊的風格而定制的風格化指數,并以此作為業績基準。 作為指數類產品中的創新者,ETF(交易所交易基金)尚未出世就引起市場眾多地關注,而ETF成功的關鍵就是對跟蹤指數的選擇。 由于ETF屬于被動式的指數化投資,相比而言,基金公司投資團隊和研究團隊的投入較少,所以基金公司提取的管理費率甚至低于指數基金,“但集腋成裘,如果一個ETF產品設計的比較好,就會吸引大量投資者來投資,即使按照千分之五的管理費率,如果基金規模過百億,基金公司的收入也十分可觀。”一個投資公司人士表示。 正是看到利益所在,所以及早開發出一款好的ETF產品已成為各家基金公司下一步的目標。最近華夏基金管理公司已經表示,公司與上海證券交易所、美國道富銀行共同合作開發的國內首批ETF已順利通過產品論證研究階段,現在進入系統開發論證階段。另據悉,華安基金也在積極開發跟蹤上證180和上證50的ETF產品。 投資者從指數中獲益與提供商和基金公司都不同,作為指數類產品的最終使用者,投資者關注指數產品只有一點:投資這個指數產品能否帶來更多的利潤。 “一般情況下,投資者使用指數類產品有三種目的:一種是為了獲得長期穩定的增值;第二種是保值需要;第三種則是為了套利?!鄙虾2┖胪顿Y的總經理劉宏分析。在ETF推出之前,指數投資者主要是那些對控制風險要求比較嚴格的保險公司和對中國市場不太了解的QFII們。 “而ETF推出后,會有更多的國內投資者參與進來?!?。

熱心網友

基金公司指數類產品的大量開發,加之渴望盈利又希望避險的保險資金、企業年金等即將入市,不知不覺間指數市場紅火起來。 “這是個非常年輕的市場,在短期和中期內,我們將不以掙錢為目的,而是要占取更多市場份額。”問及中國指數市場的盈利空間時,新華富時指數集團首席執行官及新華富時指數董事長麥思平顯示了其雄心。 指數提供商的新機會 麥思平剛剛參加完每季度一次的指數委員會會議,在此次會上,新華富時公司對新華A200指數作了重新的修訂,“如新疆屯河這類莊股已經被委員會從A200指數中剔除出去”。 作為一個指數提供商,最近新華富時在市場上曝光的次數越來越多。剛開始發行或剛發行完畢的華夏大盤精選基金、湘財荷銀行業精選基金等以及未來將要發行基金的上國投摩根、光大保德信、國聯基金、東方基金都將采取新華富時的指數作為業績基準或者投資標的。 其實,不僅新華富時一家指數商瞄準了中國指數市場的商機,幾乎國際上知名的指數提供商都看好中國市場,因為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影響力和開放程度不斷加大,編制并推廣中國指數,已經成為全球資本市場各路人馬分享中國市場巨大商機的重要手段,而國外指數經營商在這方面恰好有優勢。 在有倫敦金融時報背景的英國富時公司與國內新華財經合作推出新華富時系列指數之后,標準普爾也開始進軍中國,選擇與中信證券合作,并于2004年3月1日發布中信標普300指數和中信標普50指數。而道瓊斯公司推出了道瓊斯88中國指數、摩根士丹利推出了中國外資自由投資指數(MSCI)。 在新華富時指數系列中,中國25指數和中國50指數就是專門為外國投資者設計的投資香港和大陸市場的指數?!澳壳埃覀円呀浥c15家QFII中的12到13家進行了合作,我們還了解到更多資金將有意向通過我們指數投資于中國市場?!毙氯A富時一位人士表示。 即將推出的QDII為這些植根于境外的指數提供了更大的舞臺,“你想,現在博時基金公司在使用我們的指數,如果未來他們想投資境外市場,基于習慣需要,也會選擇我們的指數。”麥思平表示,“新華富時的全球經驗為投資者提供了全球的投資標的?!? 除了上述機會,中國資本市場的混業趨勢也為指數商提供了更大空間,“我們昨天去過保監會,與他們就保險資金運用進行了溝通和協調?!丙溗计礁嬖V記者。 盈利的壓力迫使保險資金積極入市,但是又擔憂風險,而一個合適的指數也許可以成為風險控制的有效工具。對于指數供應商來說,相似的商機還在企業年金市場。 指數用戶的獲利謀劃 事實上,指數提供商的雄心來自于指數用戶的需求。熱鬧的指數市場角力背后是指數用戶的另一番逐利場景。 與指數提供商的利益基礎不同,作為指數使用者,基金公司的首要目標就是選擇一個恰當的指數,構建一個能夠引起投資者興趣的基金產品,然后將這些產品賣出去。 開發出一個引起投資者重點關注的指數類基金產品已被不少基金公司寫入戰略規劃。目前,市場能夠利用的指數除了上交所和深交所開發的上證180、深證120以及中國50指數之外,還有各家指數提供商開發的各類指數產品。另外,不少基金公司也基于自己的投資實力和投資風格,專門定制一些風格化指數。例如東方基金管理公司將要發行的基金就是基于自己投資團隊的風格而定制的風格化指數,并以此作為業績基準。 作為指數類產品中的創新者,ETF(交易所交易基金)尚未出世就引起市場眾多地關注,而ETF成功的關鍵就是對跟蹤指數的選擇。 由于ETF屬于被動式的指數化投資,相比而言,基金公司投資團隊和研究團隊的投入較少,所以基金公司提取的管理費率甚至低于指數基金,“但集腋成裘,如果一個ETF產品設計的比較好,就會吸引大量投資者來投資,即使按照千分之五的管理費率,如果基金規模過百億,基金公司的收入也十分可觀?!币粋€投資公司人士表示。 正是看到利益所在,所以及早開發出一款好的ETF產品已成為各家基金公司下一步的目標。最近華夏基金管理公司已經表示,公司與上海證券交易所、美國道富銀行共同合作開發的國內首批ETF已順利通過產品論證研究階段,現在進入系統開發論證階段。另據悉,華安基金也在積極開發跟蹤上證180和上證50的ETF產品。 投資者從指數中獲益與提供商和基金公司都不同,作為指數類產品的最終使用者,投資者關注指數產品只有一點:投資這個指數產品能否帶來更多的利潤。 “一般情況下,投資者使用指數類產品有三種目的:一種是為了獲得長期穩定的增值;第二種是保值需要;第三種則是為了套利?!鄙虾2┖胪顿Y的總經理劉宏分析。在ETF推出之前,指數投資者主要是那些對控制風險要求比較嚴格的保險公司和對中國市場不太了解的QFII們。 “而ETF推出后,會有更多的國內投資者參與進來。”。

熱心網友

很好

熱心網友

是的

熱心網友

經濟觀察:基金指數市場熱絡后的利益圖景---中看不中用!

熱心網友

一般啦

熱心網友

看好

熱心網友

很好

熱心網友

看了,有一定的道理。

熱心網友

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