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是什么東西?
熱心網友
“博客”(Blog或Weblog)一詞源于“Web Log(網絡日志)”的縮寫,是一種十分簡易的傻瓜化個人信息發布方式。讓任何人都可以像免費電子郵件的注冊、寫作和發送一樣,完成個人網頁的創建、發布和更新。如果把論壇(BBS)比喻為開放的廣場,那么博客就是你的開放的私人房間。可以充分利用超文本鏈接、網絡互動、動態更新的特點,在你“不停息的網上航行”中,精選并鏈接全球互聯網中最有價值的信息、知識與資源;也可以將你個人工作過程、生活故事、思想歷程、閃現的靈感等及時記錄和發布,發揮您個人無限的表達力;更可以以文會友,結識和匯聚朋友,進行深度交流與溝通。何為博客?定義與解釋 “博客”當然是個大家都陌生的名詞,因為這個中文名字還是博客中國的王俊秀靈機一動的產物。博客的英文名詞就是“Blog或Weblog”(指人時對應于Blogger),又一個典型的網絡新事物,你查閱最新的英文詞典也不可能查到。該詞來源于“Web Log(網絡日志)”的縮寫,特指一種特別的網絡個人出版形式,內容按照時間順序排列,并且不斷更新。 但是,正因為簡單,要解釋清楚,反而十分復雜。定義五花八門,一百個人就有一百種觀點。至今缺乏嚴謹的定義,也還沒有收入任何主要的詞典之中。因此,還是集思廣益,讓我們先從各個角度來看看這個概念的含義: 博客(Blog)最普通的名詞解釋 博客(Blog,weblog的縮略詞,由Peter Merholz發明) 1、 名詞,有時為了區分也稱博客網站(網頁)。指網上寫作的一種特定形式和格式。由按時間倒序排列的文檔組成的欄目,兩側通常還可以有補充材料,頻繁更新,一般大量使用鏈接。 一般有戰爭博客(Warblog,Matt Welch發明)、日記博客(Journal blog和Diary blog),知識博客(Knowledge Log、Klog、K-Blog)、新聞博客(News blogs)、專家博客(Pundit blog)、技術博客(Tech blog)、群體博客(Group blog)、移動博客(Moblog)、視頻博客(Videoblog)、音頻博客(Audioblog)、圖片博客(Fotolog)、法律博客(Blawg)、文摘博客(Digest blog) 由此還衍生出大量新詞匯,比如博客世界(Blogosphere)、博客精英(Blogerati)、博客鏈接(Blogroll)、法語博客(Froglogs)、語言博客(Linguablog)和小貓博客(Kittyblogger,指寫些日常瑣碎內容的博客)等。 2、 動詞,在blog上寫文章。 博客(Blogger) 名詞,擁有blog網站或者在blog上寫作的人。 對于博客的嚴謹定義舉例 《市場術語》中對Blog這樣描述:“一個Blog就是一個網頁,它通常是由簡短且經常更新的Post所構成;這些張貼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Blog的內容由個人喜歡。可從有關公司、個人、新聞,或是日記、照片、詩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說的發表或張貼。許多Blogs是個人心中所想之事情的發表,其它也有非個人的Blogs,那是一群人基于某個特定主題或共同利益領域的集體創作。Blog好象對網絡傳達的實時訊息。撰寫這些Weblog或Blog的人就叫做Blogger或Blog writer。” 《網絡翻譯家》對博客(Blogger)的概念解釋為: 網絡出版(Web Publishing)、發表和張貼(Post——這個字當名詞用時就是指張貼的文章)文章是個急速成長的網絡活動,現在甚至出現了一個用來指稱這種網絡出版和發表文章的專有名詞——Weblog,或Blog。一個Blog就是一個網頁,它通常是由簡短且經常更新的Post所構成;這些張貼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Blog的內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從對其他網站的超級鏈接和評論,有關公司、個人、構想的新聞到日記、照片、詩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說的發表或張貼都有。許多Blogs是個人心中所想之事情的發表,其它Blogs則是一群人基于某個特定主題或共同利益領域的集體創作。Blog好象對網絡傳達的實時訊息。撰寫這些Weblog或Blog的人就叫做Blogger或Blog writer。在網絡上發表Blog的構想使于1998年,但到了2000年才真正開始流行。起初,Bloggers將其每天瀏覽網站的心得和意見記錄下來,并予以公開,來給其它人參考和遵循。但隨著Blogging快速擴張,它的目的與最初已相去甚遠。目前網絡上數以千計的 Bloggers發表和張貼Blog的目的有很大的差異。不過,由于溝通方式比電子郵件、討論群組更簡單和容易,Blog已成為家庭、公司、部門和團隊之間越來越盛行的溝通工具,因為它也逐漸被應用在企業內部網絡(Intranet)。目前有很多網站可以讓網友設立帳號及發表Blogs。 各類人士對博客的不同理解和定義 更多關于博客的形象比喻和定義: 博客概念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頻繁更新(Frequency)、簡潔明了(Brevity)和個性化(Personality)(Evan Williams) 博客是每周7天,每天24時運轉的言論網站,這種網站以其率真、野性、無保留、富于思想而奇怪的方式提供無拘無束的言論。(佩姬•努南的解釋) 博客是互聯網上最新的發展潮流,是繼E-mail、BBS、ICQ(IM)之后,出現的第四種網絡交流方式。 博客是用帶著索引的文字進行對話的咖啡屋。(Rebecca Blood著《博客手冊》(The Weblog Handbook)) 博客就是一個人未經編輯的聲音(The unedited voice of a person)(戴夫·溫納(Dave Winer)) 博客(Weblog)是這樣一個按照時間順序擺列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被公開發布,并能夠通過互聯網被訪問到的獨立的思想泡泡(thought bubbles),博客中的每條內容是博客們當時在想什幺的思想快照。(James Snell) 博客之于知識,就像Napster之于音樂,Linux之于軟件(博客中國) 博客代表著“新聞媒體3。0”:舊媒體(old media)→→新媒體(new media)→→自媒體(we media)(Dan Gillmor) 博客是媒體的開放源代碼運動 博客是內容的開放源代碼運動 博客——知識經濟2。0(姜奇平) 博客是一個“快捷易用的知識管理系統”(Dylan Tweney) 博客是“個人主頁2。0”(博客中國) 還有博客們的七嘴八舌,也很有啟發: 博客是新型的“協同媒體” 博客是“不停息的網上旅程” 博客是“個人網上出版物(社區)” 博客是“網絡中的信息雷達系統” 博客是“人工搜索引擎”,是“專家過濾器” 博客是“自組織網絡生態” 博客是“草根記者”…… 博客是網絡時代的個人“讀者文摘” 博客是以超級鏈接為武器的網絡日記 博客是信息時代的麥哲倫(博客中國) 博客是信息奶牛,吃的是“信息草”,擠出來的是“信息奶”。 博客代表著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更代表著新的學習方式。通過博客,讓自己學到很多,讓別人學到更多。 一些人為摘錄的新聞吧 因為把信息進行了分類和篩選發布,所以很“有用” 通常用來廣播信息 一種學習工具 簡單到傻瓜也會建立 最個人化的電子日記 。。。 一種與小群體進行經常性溝通的形式 不就是一個HTML編輯器嗎? web 出來就有了,不是新東西 迅速/便捷地出版 經常更新甚至包括褻瀆語言的發泄地,自言自語的場所 可能是下一代印刷雜志的發展方向,保持隨時更新 一種好工具! 只不過是作者個人描述自己生活和日常事件的短評,當然還包括一些有趣的發現和到其他網站的推薦鏈接 未來的網上隨筆 將發展并變成一個強大的、極便宜的電子學習(e-Learning) 工具 有人把它形容為網絡上的雷達系統 女孩子的私人好朋友 “博客中國”對博客內涵的基本定義和理解 博客是一種“零進入壁壘”的網上個人出版方式,“零進入壁壘”主要是滿足“四零”條件(零編輯、零技術、零成本、零形式)。 博客概念一般包含了三個要素(當然,也不需要局限這些定義): 網頁主體內容由不斷更新的、個人性的眾多“帖子”組成 。
熱心網友
“博客”(Blog或Weblog)一詞源于“Web Log(網絡日志)”的縮寫,是一種十分簡易的傻瓜化個人信息發布方式。讓任何人都可以像免費電子郵件的注冊、寫作和發送一樣,完成個人網頁的創建、發布和更新。如果把論壇(BBS)比喻為開放的廣場,那么博客就是你的開放的私人房間。可以充分利用超文本鏈接、網絡互動、動態更新的特點,在你“不停息的網上航行”中,精選并鏈接全球互聯網中最有價值的信息、知識與資源;也可以將你個人工作過程、生活故事、思想歷程、閃現的靈感等及時記錄和發布,發揮您個人無限的表達力;更可以以文會友,結識和匯聚朋友,進行深度交流與溝通。何為博客?定義與解釋 “博客”當然是個大家都陌生的名詞,因為這個中文名字還是博客中國的王俊秀靈機一動的產物。博客的英文名詞就是“Blog或Weblog”(指人時對應于Blogger),又一個典型的網絡新事物,你查閱最新的英文詞典也不可能查到。該詞來源于“Web Log(網絡日志)”的縮寫,特指一種特別的網絡個人出版形式,內容按照時間順序排列,并且不斷更新。 但是,正因為簡單,要解釋清楚,反而十分復雜。定義五花八門,一百個人就有一百種觀點。至今缺乏嚴謹的定義,也還沒有收入任何主要的詞典之中。因此,還是集思廣益,讓我們先從各個角度來看看這個概念的含義: 博客(Blog)最普通的名詞解釋 博客(Blog,weblog的縮略詞,由Peter Merholz發明) 1、 名詞,有時為了區分也稱博客網站(網頁)。指網上寫作的一種特定形式和格式。由按時間倒序排列的文檔組成的欄目,兩側通常還可以有補充材料,頻繁更新,一般大量使用鏈接。 一般有戰爭博客(Warblog,Matt Welch發明)、日記博客(Journal blog和Diary blog),知識博客(Knowledge Log、Klog、K-Blog)、新聞博客(News blogs)、專家博客(Pundit blog)、技術博客(Tech blog)、群體博客(Group blog)、移動博客(Moblog)、視頻博客(Videoblog)、音頻博客(Audioblog)、圖片博客(Fotolog)、法律博客(Blawg)、文摘博客(Digest blog) 由此還衍生出大量新詞匯,比如博客世界(Blogosphere)、博客精英(Blogerati)、博客鏈接(Blogroll)、法語博客(Froglogs)、語言博客(Linguablog)和小貓博客(Kittyblogger,指寫些日常瑣碎內容的博客)等。 2、 動詞,在blog上寫文章。 博客(Blogger) 名詞,擁有blog網站或者在blog上寫作的人。 對于博客的嚴謹定義舉例 《市場術語》中對Blog這樣描述:“一個Blog就是一個網頁,它通常是由簡短且經常更新的Post所構成;這些張貼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Blog的內容由個人喜歡。可從有關公司、個人、新聞,或是日記、照片、詩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說的發表或張貼。許多Blogs是個人心中所想之事情的發表,其它也有非個人的Blogs,那是一群人基于某個特定主題或共同利益領域的集體創作。Blog好象對網絡傳達的實時訊息。撰寫這些Weblog或Blog的人就叫做Blogger或Blog writer。” 《網絡翻譯家》對博客(Blogger)的概念解釋為: 網絡出版(Web Publishing)、發表和張貼(Post——這個字當名詞用時就是指張貼的文章)文章是個急速成長的網絡活動,現在甚至出現了一個用來指稱這種網絡出版和發表文章的專有名詞——Weblog,或Blog。一個Blog就是一個網頁,它通常是由簡短且經常更新的Post所構成;這些張貼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Blog的內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從對其他網站的超級鏈接和評論,有關公司、個人、構想的新聞到日記、照片、詩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說的發表或張貼都有。許多Blogs是個人心中所想之事情的發表,其它Blogs則是一群人基于某個特定主題或共同利益領域的集體創作。Blog好象對網絡傳達的實時訊息。撰寫這些Weblog或Blog的人就叫做Blogger或Blog writer。在網絡上發表Blog的構想使于1998年,但到了2000年才真正開始流行。起初,Bloggers將其每天瀏覽網站的心得和意見記錄下來,并予以公開,來給其它人參考和遵循。但隨著Blogging快速擴張,它的目的與最初已相去甚遠。目前網絡上數以千計的 Bloggers發表和張貼Blog的目的有很大的差異。不過,由于溝通方式比電子郵件、討論群組更簡單和容易,Blog已成為家庭、公司、部門和團隊之間越來越盛行的溝通工具,因為它也逐漸被應用在企業內部網絡(Intranet)。目前有很多網站可以讓網友設立帳號及發表Blogs。 各類人士對博客的不同理解和定義 更多關于博客的形象比喻和定義: 博客概念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頻繁更新(Frequency)、簡潔明了(Brevity)和個性化(Personality)(Evan Williams) 博客是每周7天,每天24時運轉的言論網站,這種網站以其率真、野性、無保留、富于思想而奇怪的方式提供無拘無束的言論。(佩姬•努南的解釋) 博客是互聯網上最新的發展潮流,是繼E-mail、BBS、ICQ(IM)之后,出現的第四種網絡交流方式。 博客是用帶著索引的文字進行對話的咖啡屋。(Rebecca Blood著《博客手冊》(The Weblog Handbook)) 博客就是一個人未經編輯的聲音(The unedited voice of a person)(戴夫·溫納(Dave Winer)) 博客(Weblog)是這樣一個按照時間順序擺列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被公開發布,并能夠通過互聯網被訪問到的獨立的思想泡泡(thought bubbles),博客中的每條內容是博客們當時在想什幺的思想快照。(James Snell) 博客之于知識,就像Napster之于音樂,Linux之于軟件(博客中國) 博客代表著“新聞媒體3。0”:舊媒體(old media)→→新媒體(new media)→→自媒體(we media)(Dan Gillmor) 博客是媒體的開放源代碼運動 博客是內容的開放源代碼運動 博客——知識經濟2。0(姜奇平) 博客是一個“快捷易用的知識管理系統”(Dylan Tweney) 博客是“個人主頁2。0”(博客中國) 還有博客們的七嘴八舌,也很有啟發: 博客是新型的“協同媒體” 博客是“不停息的網上旅程” 博客是“個人網上出版物(社區)” 博客是“網絡中的信息雷達系統” 博客是“人工搜索引擎”,是“專家過濾器” 博客是“自組織網絡生態” 博客是“草根記者”…… 博客是網絡時代的個人“讀者文摘” 博客是以超級鏈接為武器的網絡日記 博客是信息時代的麥哲倫(博客中國) 博客是信息奶牛,吃的是“信息草”,擠出來的是“信息奶”。 博客代表著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更代表著新的學習方式。通過博客,讓自己學到很多,讓別人學到更多。 一些人為摘錄的新聞吧 因為把信息進行了分類和篩選發布,所以很“有用” 通常用來廣播信息 一種學習工具 簡單到傻瓜也會建立 最個人化的電子日記 。。。 一種與小群體進行經常性溝通的形式 不就是一個HTML編輯器嗎? web 出來就有了,不是新東西 迅速/便捷地出版 經常更新甚至包括褻瀆語言的發泄地,自言自語的場所 可能是下一代印刷雜志的發展方向,保持隨時更新 一種好工具! 只不過是作者個人描述自己生活和日常事件的短評,當然還包括一些有趣的發現和到其他網站的推薦鏈接 未來的網上隨筆 將發展并變成一個強大的、極便宜的電子學習(e-Learning) 工具 有人把它形容為網絡上的雷達系統 女孩子的私人好朋友 “博客中國”對博客內涵的基本定義和理解 博客是一種“零進入壁壘”的網上個人出版方式,“零進入壁壘”主要是滿足“四零”條件(零編輯、零技術、零成本、零形式)。 博客概念一般包含了三個要素(當然,也不需要局限這些定義): 網頁主體內容由不斷更新的、個人性的眾多“帖子”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