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不要指望錄取分數線低你就可以就刻意的少考些分數,最后一年還是要盡你最大努力去學習,為了自己心中的夢想即使考個全國最高分(高考狀元)也沒人說你是浪費。下面請允許我把南昌大學的院系、專業情況介紹一下:人文學院本學院下設中國語言文學系、新聞與傳播系、歷史學系、哲學系四個系。全院現有教授37人、副教授35人,教師中已獲博士學位23人,在讀博士生6人。兄泄骷倚嶧嵩?人,教育部新聞學專業、影視藝術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6人,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11人,省中青年骨干教師10人。學院已形成以研究生教育為龍頭,本科教育為主體,留學生和成教自考為兩翼的多層次、多規格的教育體系。研究生教育現有中國哲學、倫理學、科學技術哲學、文藝學、漢語言文字學、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廣播電視藝術、新聞學、傳播學、專門史、中國古代史14個碩士點,在校研究生300余人;本科設有漢語言文學、戲劇影視文學、新聞學、廣播電視新聞學、廣告學、歷史學、檔案學、哲學8個專業;成人教育涵蓋所有層次和多種專業;本院是江西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漢語言文學、秘書學、新聞學專業的主考單位。對外漢語教學中心的留學生來自美、英、法、德、日、韓等國家。學院具有雄厚的科研實力。現有1個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贛學”,2個省高校文科重點研究基地“客贛方言與語言應用研究中心”、“江右哲學研究中心”, 1個省級重點學科“漢語言文字學”。科研機構有客贛方言及語言應用研究中心、江右哲學研究中心、影視藝術研究中心、道德與人生研究所、當代文學研究所、贛文化及古籍研究所、哲學研究所、傳媒與社會研究所。另有對外漢語教學中心,普通話培訓測試站等教學機構。學院有強大的師資力量,先進的教學設施,豐富的圖書資料和分布廣泛的學生實習基地,為學生增長知識、開闊視野、潛心攻讀和進一步深造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各本科專業的優秀畢業生可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外國語學院南昌大學外國語學院是江西創辦最早、外語語種最全的教學和科研基地。專門培養能在外事、經貿、文化、新聞出版、教育、科研、旅游、大眾傳媒等棵糯郵路搿⒀芯俊⒔萄А⒐芾砉ぷ韉母嘸蹲湃瞬擰?/DIV 學院下設兩系一部(英語系、亞歐系和大學公共外語教學部),共有四個本科專業和兩個碩士學位授予點:英語系有英語專業;亞歐系有日語專業、德語專業和法語專業,以及“英語語言文學”碩士點和“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點;大學公共外語教學部下設大一教研室、大二教研室、研究生教研室。該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師150人,其中正副教授53余人,外籍教師15人,除擔負本院研究生、本科生的外語專業課程教學外,同時還擔負著全校4000多名博士生、碩士生以及4萬多名本、專科學生的英語和第二外語的教學任務。該院現有在校研究生49人,本科生29個班共1149人,以及其它各類成人教育班。該院教學設備先進,學校對外語教學極其重視,近年來投資了800多萬元資金新建了全國一流的外語教學設施,有32個高級多媒體語音室(共有座位2018座)、5個現代化的學生自主學習中心(共有座位480座)、3座外語教學電臺,有全省最大的外語圖書資料室。外語學院的畢業生以基礎扎實、知識面寬、素質全面、適應性強而備受社會歡迎,一直有較理想的就業勢頭和較高的深造比率。歷屆畢業生已遍布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以及留學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家。本學院除學校設立的獎學金外,還設有面向日語專業學生的由中國友好和平發展基金會提供的“星火產業工會●朋友會獎學金”,每年獎金一萬元,一等獎1500元,二等獎1000元。信息工程學院本學院由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信息管理系、電子信息工程系、電氣與自動化工程系、計算中心、電工電子教學實驗中心6個單位組成。興建的中興通訊實驗室目前在全國高校是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的通訊實驗室。全院現有教職工269人,教授24人,副教授86人,博士學位16人,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15人,碩士學位75人。學院現有本科學生約6000人,碩士研究生約400人,成人教育及函授等學生約2200人。  學院現有電機電器及其控制、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電子商務、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9個本科專業(方向)。電機與電器、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計算機軟件與理論、計算機應用技術8個碩士點。學院還招收電機與電器、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電氣工程、通信與信息系統、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軟件與理論、軟件工程專業的同等學力或工程碩士學生。其中計算機應用技術、通信與信息系統、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自動化4個學科為省級重點學科;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3個專業為江西省品牌專業。此外,學院還與法國普瓦提埃大學、法國ENSEA學院(電子、信息及其應用高等學院)、法國ENSEIRB學院(波爾多國立電子信息通訊高等學院)、英國阿伯泰·鄧迪大學合作培養電子與通信專業、電氣與自動化專業、軟件工程與信息技術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學院目前正計劃申報4個碩士點和2個博士點。近年來,學院完成科研經費近1000萬元,完成科研項目200項,其中國家級項目15項,省級項目140項,其他項目75項;學院教師在各種國際、國內學術刊物和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1000余篇,其中收入SCI、EI、ISTP檢索刊物的論文近100篇。學院鼓勵學生參加各種大賽并對獲獎學生予以獎勵。2001年來,我院學生曾榮獲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全國網絡電腦知識大賽團體亞軍、全國優秀網絡小姐、“CCTV杯”全國英語演講大賽二等獎、第七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三等獎、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二等獎、多次榮獲江西省電子大賽團體冠軍(總分第一名)、江西省第八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活動特等獎、江西省首屆大學生寫作大賽一等獎、首屆江西省學生網頁設計大賽特等獎等,在全省和全國的各種大賽上共獲得140余項大獎。學院將用一流眼光和一流標準自我定位,引入一流的管理思想、管理體制和管理方法,建立嚴格的人才選拔機制和競爭機制,鼓勵青年教師冒尖,重獎在教學和科研上成績卓越的教師,努力提高管理效率。學院將利用多學科整合的優勢,朝著一流學院的目標發展。生命科學學院本學院由生物科學系、生物技術系、食品科學與工程系以及應用生物技術研究所、生物工程研究所、食品工程研究所組成。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設有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崗位,是國家重點學科、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是南昌大學“211工程”重點學科之一。食品科學、動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為江西省重點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室、食品生物技術實驗室是江西省重點實驗室。學院現有教職工160人,其中博士45人,教授 43人,副教授及相應職稱 56人。博士生導師 9 人,碩士生導師 58人,江西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梯隊人選 7人,省學科帶頭人10 人,省高校骨干教師 8人。現有在校學生數 1755人,其中博士生44人,碩士生218人,本科生 1717人。學院有教學科研房面積約18500m2,實習基地6個,實驗園地約200畝,館藏10萬份動植物標本。配備有先進的科研實驗設備,教學儀器設備總值約1200萬元。學院學科設置合理。具有食品科學博士學位授予權和食品科學與工程博士后流動站,并有植物學、動物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及分子生物學、水生生物學、食品科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農產品加工與儲藏工程、糧食油脂與植物蛋白工程9個碩士學位授予點。現有生物科學、水產養殖、生物技術、生物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6個本科專業,應用生物技術1個高職專業。軟件學院本學院是南昌大學直接領導和管理的本科專業性學院,主要培養具有良好政治素質與道德修養,具有扎實的計算機基礎知識,規范的軟件設計與開發能力,良好的組織與交流能力,能夠適應國內環境又具備國際化綜合素質的復合型、實用型高級軟件人才。學院院址在南昌大學青山湖校區(南區),教學設施先進,科技氛圍濃厚,環境優美。本學院將打破常規教育模式,緊密結合經濟發展及IT行業的發展趨勢,使用國際國內優秀教材,聘請國內著名教授和軟件專家授課,開展漢、英雙語教學,力爭3­—5年進入國家教育部示范性軟件學院行列,并為我國、我省軟件信息業的高速發展做出貢獻。本學院學生待遇與南昌大學其他各學院學生待遇相同,凡取得畢業資格,由南昌大學頒發本科畢業證書;取得學位資格,由南昌大學學位委員會授予學士學位證書。所有畢業生納入國家規定的正常渠道“雙向選擇”就業。軟件工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我們強調動手能力的工程實踐訓練,低年級學生進行基礎教學,高年級學生實行產學研合作教育,真正體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并重。學生畢業后可到IT行業及其它工業企業、研究部門、計算機軟件產業開發機構、金融、管理機關承擔計算機系統的分析、設計及應用系統的研制和開發等業務工作,也可繼續深造攻讀碩士、博士學位。學院現正向社會輸送畢業生三百多人,首屆畢業生就業率在全校各院系中名列前茅,學生競爭素質高、能力強,大多在IT企業、各大型企事業單位就職、錄取國家公務員等,深受用人單位好評,學院現為南昌大學軟件工程碩士專業學位培養單位,為有志于繼續在軟件工程領域深造的同學搭建了平臺。理學院本學院設有數學系、物理系、化學系、管理科學與工程系4個系;基礎物理實驗中心、基礎化學實驗中心2個中心;數學研究所、近代物理研究所、應用化學研究所、高新技術研究所、系統工程研究所及稀土與微納米功能材料研究中心等6個研究所。學院現有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數學、物理學、應用物理學、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化學、應用化學、管理科學等8個本科專業;有基礎數學、應用數學、理論物理、光學、無機化學、物理化學、應用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工業催化、管理科學與工程11個碩士點,工業催化、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點2個,與中國科技大學聯合培養公共管理碩士(MPA)教學點1個。其中分析化學、無機化學、工業催化、管理科學與工程、光學為省重點學科,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應用物理學、化學專業為江西省品牌專業。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科研成果豐碩、實驗設備先進、圖書資料齊全。現有教職工244人,其中教授58人,副教授66人;博士及在讀博士36人;博士生導師18人,碩士研究生導師79人;有國家級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3人;有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11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師11人;有12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近兩年我院獲批準及在研課題共72項,共發表學術論文508篇,其中三大檢索論文53篇;獲省科技發明一等獎一項,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二等獎兩項、三等獎一項。學院始終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的辦學理念,以素質教育為中心,以人才培養為目標,重視實踐能力、創新精神的培養,將學生的成才發展作為學院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著力點。先后有4人在國際數學建模大賽中獲獎,近50人次在全國及省級數學建模競賽中獲獎,10余人次在全國及省級電子制作大賽中獲獎,多人在全國及省級“挑戰杯”競賽中獲獎;每年有15%左右的同學考取碩士研究生,其中化學專業考研錄取率達50%;畢業生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2004屆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達93。8%,榮獲校“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法學院本學院下設法律學系、行政管理學系、社會學系。開設了法學、行政管理學、社會工作等四個本科專業;有刑法學、民商法學、經濟法學、訴訟法學、行政管理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等7個專業碩士點;擁有多個在職人員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及公共管理碩士(MPA)專業學位授予權,并開展法律碩士(JM)聯合辦學。學院有刑法學、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行政管理、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概論4門江西省優質課程。學院現有教職工113人,其中專任教師92人,行政人員21人,現有教授16人,副教授36人,講師39人,其中博士10人,碩士30余人。學院擁有法學研究所、行政管理學研究所、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發展與教育心理研究所、辦公自動化實驗室、多媒體資料室,以及法理、民法、刑法、訴訟法、國際法、經濟法、行政管理學、政治學理論、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毛澤東思想概論、鄧小平理論概論、政治經濟學原理、思想道德修養法律基礎等數個教研室。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本學院由環境工程系和化學工程系組成,有環境科學與工程、化工與制藥、化工過程機械等3個學科;有環境工程、安全工程、化學工逃牘ひ鍘⒅埔┕こ獺⒐套氨贛肟刂乒こ獺⒉飪丶際跤胍瞧韉?個本科專業;有環境工程博士學位授予權和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化學工程、化學工藝、工業催化和化工過程機械等6個碩士學位授予權。其中,生態資源學科是“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環境工程學科和化工過程機械學科為江西省重點建設學科,鄱陽湖湖泊生態環境與生物資源綜合利用實驗室是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計算機輔助教學中心,3個擁有設計和評價證書的環境工程、化學工程和壓力容器開放性研究所。學院師資力量雄厚,辦學經驗豐富。現有教職工81人,在職專任教師55人,其中正教授、副教授27人,博士生導師4人,碩士生導師26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21人,具有碩士學位的在職專任青年教師33人,兼職教授 36人。省級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5人,省優秀中青年骨干教師 3人,學院師資隊伍整體水平不斷提高。本學院教學條件優越,實驗儀器設備先進,采用計算機CAI、CAD及實驗仿真等現代化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本學院還設立了美籍華人楊祖厘獎學金,獎勵本院品學兼優的學生;設立了“江西貴化施大壯獎學獎教金”,專門獎勵化學工程系品學兼優學生及優秀教師。本學院還與英國、法國、澳大利亞、德國等國的高等院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交流關系,并可推薦優秀畢業生到德國德累斯頓工業大學免學費攻讀碩士、博士學位,環境工程專業每年可選送優秀博士生赴英國阿伯泰·鄧迪大學免學費攻讀博士學位。我院各專業學生就業前景廣闊,畢業生普遍受到省內外用人單位的好評,2004屆我院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達95。1%。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本學院由金屬材料學科、無機非金屬材料學科、高分子材料學科、新型有色金屬研究所和新材料及其應用研究所組成,另有教糠⒐獠牧嫌肫骷こ萄芯恐行墓銥扛醚г骸H河薪淌?名,副教授11名,高級工程師4名,其中包括入選國務院“百千萬人才”計劃并獲“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稱號的優秀中青年科學家1名和兩獲德國洪堡基金獎勵的歸國學者1名。學院在材料領域高層次人才培養上擁有國家教育部或國家人事部批準的多項資質,包括材料物理與化學博士學位授予點,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后流動站,材料學、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工程碩士學位授予點。設有材料科學與工程和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兩個本科專業,其中材料物理與化學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2005年新校區建設完成后,學院將擁有本科教學實驗面積16000m2,研究生教學實驗面積8000平方米,本科教學實驗室設備將全面更新換代。教育學院學院成立于2003年5月,由原南昌大學體育教學部、軍事教學部(人民武裝部)和新成立的教育系三個單位組成。現設有體育系、教育系和軍事教學部,開設體育教育和應用心理學2個全日制本科專業、1個教育經濟與管理碩士點,1個高水平運動員預科班、5個高水平運動隊。在搞好本科、碩士教學與管理工作的同時,學院還承擔了全校學生的公共體育課、軍事理論、軍事訓練課的教學工作以及高水平運動隊的管理工作。5個高水平運動隊為南昌大學、江西省贏得較多榮譽。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教學、科研經驗豐富。現有教職工90多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36人,講師21人,留學歸國學者2人,博士2人,各運動項目的國家級裁判7人。實驗設備和圖書資料較齊全,設有運動生理、運動解剖、應用心理學、教育學、教育技術學等多個實驗室和一個體育測試中心、三個資料室,并有標準田徑場、游泳館、大型綜合體育館等。建筑工程學院本學院由土木工程系、水利工程系、建筑學系及工程力學研究所組成。學院擁有建筑設計與理論、工程力學、結構工程、水利水電工程、固體力學5個碩士點,1個建筑工程工程碩士點。設有建筑學、城市規劃、土木工程(含建筑工程、道路橋梁工程2個方向)、水利水電工程、給水排水工程、工程管理6個本科專業,其中建筑學和土木工程為江西省品牌專業,建筑學亦為江西省重點學科。  學院現有教職工148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45人,高級工程師和高級實驗師16人,博士生導師4人,碩士生導師26人,具有博士學位14人,在讀博士生12人,出國攻讀學位 2人。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6人、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4人。聘請校外兼職教授20人。有一批中青年教師已成為江西省跨世紀學科帶頭人、省學科帶頭人或省骨干教師。有6人獲國務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貼,1人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形成了一支學歷高、結構合理、有豐富工程經驗、綜合實力較強的教學科研隊伍。  目前在校的本科生近2000人,碩士研究生近100人,函授本科生及專科生近400人;學院每年計劃招收本科生約540人;碩士研究生約40人。學院還與機電學院等聯合招收博士研究生。   學院面向江西經濟建設,瞄準高科技發展趨勢,積極與產業部門結合,形成了若干個高水平的研究方向,承擔了一批國家級、省部級項目,取得了一批具有國際和國內先進水平的研究成果,獲得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獎勵。承接了一批典型的效益大的工程項目,完成橫向科研課題近百項,為工程實際解決了大量技術難題,獲得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本學院注重培養學生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合理的知識結構,掌握現代化工程新技術新知識,強化學生素質與能力的培養,就業范圍廣泛,競爭和適應能力強,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學院經過40余年的辦學歷程,為社會培養了大批專業技術人才,其中大部分已成為國家建設的骨干力量,并造就了一批成就突出的學者、專家、教授和管理人才,在國內外施展才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南昌大學與新西蘭國立理工學院聯合培養建筑學專業高級技術人才。2005—2008年每年計劃招收30名“中新建筑學國際合作班”學生,該班將在南昌大學建筑系學習4年,(從3年級開始,新方派教師來我校上部分主要專業課。)再赴新方學習一年半,學習期滿成績合格,可同時獲得南昌大學建筑學專業本科畢業證書(符合學位條例授予南昌大學建筑學專業學士學位)和新西蘭國立理工學院建筑學專業學士學位。經濟與管理學院本學院是集經濟、貿易、管理、旅游于一體的文理滲透的綜合性學院。學院下設5個系、4個學術研究機構,同時,本學院是由國家經貿委、中央組織部認定的江西企業家培訓基地,1997年始創的中法工商管理教育培訓中心和2001年成立的南昌大學中國中部經濟發展中心掛靠本學院。從2004年起設立了MBA教育培訓中心。學院學科門類較為齊全,辦學特色明顯。現有工商管理、市場營銷、經濟學、會計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工業工程、旅游管理等7個本科專業,9個碩士學位授予點,1個博士學位授予點。管理科學與工程、數量經濟、產業經濟學為省級重點建設學科,經濟學、工商管理、旅游管理3個本科專業為省品牌專業。學院現有教職工132人,長期聘用外教3人,專任教師100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36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人,省政府特殊津貼2人,省高校學科帶頭人6人,骨干教師5人,博士學位13人,碩士學位22人,獲全國優秀教師榮譽2人,獲省級教學名師稱號2人。聘請國內外著名學者、專家為兼職(客座)教授38人。學院2003年在校學生5577人,博士生14人,碩士研究生64人,在職碩士研究生300余人,本、專科生3600余人,各類成人教育學生1400余人。建院以來已為社會輸送各類畢業生20000余人。長期以來,學院緊密聯系社會經濟發展實際開展學術研究,在區域經濟發展研究、歐洲經濟研究、水資源價值研究、勞動經濟研究、企業管理研究、旅游規劃與管理研究等方面形成了特色,取得了較豐碩的研究成果。學院在辦學過程中得到國內外一大批知名專家、學者和機構與企業的大力支持。北京大學蕭灼基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李京文教授、美國加州州立大學謝定中教授等兼職教授和客座教授為我院的發展做出了貢獻。江鈴集團公司、正邦集團公司、長運集團公司、龍虎山旅游區等一大批企業作為實踐基地,為我院學生培養做出了無私奉獻。我院與法國普瓦堤埃大學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藝術與設計學院本學院下設藝術設計系、工業設計系、音樂與表演系、美術系和公共藝術教學部,設有藝術設計、工業設計、音樂學、舞蹈學、表演、婊?個本科專業。現有教職工115人,其中正、副教授41人,在校本科生1600余人,已形成一個以本科和碩士研究生教育為主體、繼續教育為補充、兼顧全校公共藝術教育的多層次教學體系。同時,與法、英等國藝術院校建立了互派留學生、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的合作項目。學院以“立德、尚美、博學、躬行”為院訓,堅持“德藝雙馨、融匯中西、學以致用”的辦學宗旨,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培養高素質的藝術類專業人才。學院在教學上融入國內外高等藝術教育的最新理念,健全課程體系,嚴格教學管理,經常聘請知名設計師、音樂教育家、表演藝術家來院講學和進行學術交流;注重學生專業實踐教學,在省內外一些大中型企業、文化藝術單位、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區設立了教學實踐實習基地,定期組織學生赴基地考察、學習、演出、寫生,以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和實踐能力。機電工程學院本學院有以中科院院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潘際鑾教授為學科帶頭人的結構合理,門類齊全,綜合實力強的教學科研隊伍。合鐘薪討骯?10余人,其中教授25人,副教授32人,高級工程師6人,博士生導師11人,碩士生導師33人,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第一、二層次)1名,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6人,省跨世紀學術帶頭人培養對象4人,省級學科帶頭人11人,省級骨干教師12人。學院學科優勢突出,擁有江西省制造業信息化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機器人和焊接自動化重點實驗室,學院的材料加工工程和機械電子工程兩個學科被列為江西省重點學科,國家“211”工程二期建設重點學科制造業信息化也掛靠在該學院。學院具有高層次辦學優勢,具有碩士學位授權點6個,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博士后流動站1個。學院科研成果突出,先后承擔國家“863計劃”項目、國家自然基金項目等100余項,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省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3項,獲省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累計科研經費2000多萬元,在國家級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684篇,其中三大檢索論文52篇,出版教材、專著33部。學院長期以來依托自身的師資優勢和設備優勢一直在教學改革的途徑中進行艱辛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始終堅持以本科教育為基礎,以此推進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等各方面工作。堅持教學、科研相長的原則,促進教學、科研的良性發展。近幾年來,學院在加強基礎、拓寬專業、適應招生擴容、更新知識結構、強化師資管理等方面不斷推出新的改革舉措。重視課程及課程體系建設,專業基礎課全部實現了多媒體教學;其中有兩門專業基礎課獲江西省優質課程稱號。學院一直重視學生工程素質的培養,強化實踐教學環節的管理。對畢業設計的選題、設計過程、答辯、評分等實行全方位管理,為發揮我院師資和設備優勢在實踐教學中的作用起到了重要的推進作用。高等職業技術學院。

熱心網友

建議你查詢一下所報考學校的招生簡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