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葉題詩""黃石公""人面桃花"原詩是怎樣的??謝謝

熱心網友

1、紅葉題詩唐僖宗年間 ,學士于祐在御溝的流水中洗手, 忽然他發現 一片較大的紅葉上似有墨印,就隨手將葉子從水里拾起。使他感到意外的是紅葉上題著一首詩:    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閑。  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    于祐把紅葉帶回家里,藏在書箱內 幾天后,他也找來一片紅葉,題了兩句詩:“曾聞葉上題紅怨,葉上題詩寄阿誰?”置于御溝上游的流水中之后,      于祐后來在河中貴人韓泳家教書 ,在韓泳的幫助下與韓氏結婚    一天,韓氏無意間在于祐的竹書籃里看到他珍藏多年的那片紅葉,不由大驚,問:“此吾所作之句,君何故得之?”于祐便如實相告。韓氏說:“吾于水中亦得紅葉,不知何人作也?”于是開箱取出紅葉,墨跡猶存,正是于祐當年所寫。倆人相對驚嘆,感泣良久 。韓氏說當日得到于祐題詩的那片葉子后,又回了首詩,現在還藏在箱子里。于祐一看,詩是:     獨步天溝岸,臨流得葉時。  此情誰會得,腸斷一聯詩。    這件事傳開后,時人莫不驚嘆 。于祐夫妻后來的生活也很美滿。2、人面桃花 唐代進士、詩人崔護于清明節在長安郊游,路過一戶桃樹繞宅的人家,崔因口渴叩門求水,一女子以杯水予之,兩人一見傾心,別時依依不舍。次年清明,崔護故地重游,但那戶人家已人去屋空,不知去向,只有桃花依舊。崔護于是題詩于左側之門,不勝慨嘆和感念:“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后人遂用“人面桃花”或“桃花人面”來形容男子懷念一見鐘情而不能再度相見的女子。 日久天長,“人面桃花”便成為了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