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雷峰塔,原名皇妃塔,又名西關磚塔,古人更多地稱之為“黃妃塔”。它是由吳越國王錢?m為祈求國泰民安而于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在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建造的佛塔,塔基底部辟有井穴式地宮,存放著珍藏有佛螺髻發舍利的純銀阿育王塔和龍蓮座釋迦牟尼佛坐像等數十件佛教珍貴文物和精美供奉物品。古塔塔身上部的一些塔磚內,還秘藏雕版印刷的佛教《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經卷。 北宋宣和二年(1120),雷峰塔遭到戰亂的嚴重損壞,南宋慶元年間(1195-1200)重修,建筑和陳設重現金碧輝煌,特別是黃昏時與落日相映生輝的景致,被命名為“雷峰夕照”(李嵩《西湖圖》),列入西湖十景。 南宋以后,“雷峰夕照”一直是西湖游賞最受青睞的名勝之一。明嘉靖年間(1522~1566),入侵東南沿海的倭寇圍困杭州城,縱火焚燒雷峰塔,災后古塔僅剩磚砌塔身,通體赤紅,一派蒼涼、凝重風貌。從此,雷峰塔和西湖北岸的保?m塔,被稱為“雷峰如老衲;保?m如美人。” 清朝前期,雷峰塔以裸露磚砌塔身呈現的殘缺美以及與《白蛇傳》神話傳說的密切關系,成為西湖十景中為人津津樂道的名勝,連康熙、乾隆二帝也多次前來游覽和品題,“雷峰夕照”名播遐邇。清朝末年到民國初期,民間盛傳雷峰塔磚具有“辟邪”、“宜男”、“利蠶”的特異功能,因而屢屢遭到盜挖。1924 年9月25日,年久失修的雷峰塔磚塔身終于轟然坍塌,部分塔磚中秘藏的《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經卷面世,“雷峰夕照”勝景卻從此名存實亡。雷峰塔倒坍,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和議論,各界人士一直企盼重建這座著名古塔。雷峰塔新塔于2002年10月25日如期落成,外觀是一座八面、五層樓閣式塔,通高71。679米,占地面積3133平方米。全塔上、下、內、外裝飾富麗典雅,陳設精美獨到,功能完善齊備,以嶄新的風貌和豐厚的內涵在西湖名勝古跡中大放異彩。登上雷峰新塔,西湖山水美景和杭州城市繁華盡在游人的遠望近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