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課本第87頁的問題!
熱心網友
當溫度降到0℃時水就會變成冰。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簡單。一方面自然界中的水不是純凈的水,里面溶解了很多物質,水的凝固點降低,水需在0℃以下才能凍結;另一方面,當溫度剛好由零度以上降到0℃時,水是不會結凍的,因為結冰時放出的潛熱很大,如果正好是冰點,剛生成的冰晶又會很快融化掉。所以,一般溫度在零度以下河水才出現凍結現象。一般靜水冷卻到4℃后,水面繼續降溫,僅能使表層發生冷卻,底層在較長時間里還是維持在4℃的溫度,所以靜水凍結是從水面開始的。河流封凍有二種情況。一種是從岸邊開始,先結成岸冰,向河心發展,逐漸匯合成冰橋,冰橋寬度擴展,使整個河面全被封凍。還有一種是流冰在河流狹窄或淺灘處形成冰壩后,冰塊相互之間和冰塊與河岸之間迅速凍結起來,并逆流向上擴展,使整個河面封凍。
熱心網友
零下4度才結冰嘛。
熱心網友
水有一個特點:即在4攝氏度時密度最大,所以在河、湖最下面的水一般溫度是在4度左右,冬天時河面的水降到0度結冰,阻止冰面以下的水和空氣進行熱交換,加上冬季水位下降,所以冰面下有時會有一些空氣,這層冰面下的空氣也起到一定的保溫作用。所以冰面下的水不結冰。
熱心網友
冰面的形成可以阻止冰面以下的水和空氣進行熱交換,而冰點這個溫度本來就可以實現冰水混熔的狀態,所以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