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手段,人生
熱心網友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從以皇后的身份執掌大權起,實際當政五十年。在她當政期間,唐朝的政治、經濟、文化等都得到了發展。這些基本上應該予以肯定。 第一,繼續推行改革,打破關隴士族控制政治的局面,大量引用庶族地主參政。為了建立和鞏固其統治,她重用庶族士人。改《氏族志》為《姓氏錄》,打破了士族和庶族的界限,提高了出身低微的官員的地位。并進一步發展科舉制度,增加進士科的錄用人數,為庶族地主大開從政之門。她還增開了殿試和武舉。她善于選拔人才。名相狄仁杰、張柬之,后來開元名相姚崇、宋璟等,都是她重用和選拔的。 第二,重視發展農業生產。一再下令勸課農桑。境內田疇墾辟、戶有余糧的州縣長官可得到升遷;為政苛濫、戶口流散的州縣長官要受懲罰。在她統治期間,戶口大量增加,社會經濟繼續發展,這與她采取的政策有直接關系。 但是她的統治也有消極的一面。她在奪取政權過程中大肆剪除異己,打擊政敵,唐初的元老重臣,也難免要受到貶逐和誅殺。執政后任用酷吏,濫殺無辜。她員外置官,使官員倍增,流于冗濫。又寵信佛教,大修寺廟等增加了人民的負擔。她統治時期盡管經濟有所上升,但逃戶問題日益嚴重。。
熱心網友
雖然她的有些手段是毒辣了些,也害死了很多人,但她的政績的確是古今中外很多皇帝都比不上的,不是說,沒有李治就沒有武則天女皇嗎?與他相比,武則天是一個更稱職的君主,她直接殺人,但國家的穩定避免了更多民眾的死亡,是可以理解的吧~~~更多的,她留下無字碑給世人評說,這一做法不是每個皇帝都能做到的,讓人敬佩~~~
熱心網友
武則天真乃一代豪杰,在男權的社會,女性能夠脫影而出實屬不易也充分說明武則天的偉大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唯有德與才者可擔當之況且女皇也將國家治理的很好要知道當時的國家已經衰落了是女皇又讓帝國重新輝煌
熱心網友
有手腕
熱心網友
愛死她了
熱心網友
風情萬種
熱心網友
作為女皇的武則天,是一個鐵腕人物,給人留下女中須眉的印象,然作為女人,也有情意纏綿,柔情若水的一面,于此詩可見。 武則天還有《臘日宣詔幸上苑》詩云: 明朝游上苑,火急報春知。 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
熱心網友
1。生平簡介: 武則天(624——705年),并州文 水人,唐初工部尚書武士huo的女兒, 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唐代女政治家。性 巧慧,多權術。 637 年(唐太宗貞觀十一年),武 氏以美貌應召人宮,始為才女,賜號武 媚,時年14歲。649年,太宗死,入感 業寺別發為尼。時王皇后正與蕭淑妃爭 寵,決計利用武媚的美貌,轉移高宗對 蕭氏的厚寵。遂令武氏暗中蓄發,獻給 高宗,封為宸妃。翌年生是長子李弘, 晉為昭儀。 武氏再次入宮,得力于王皇后,開 始對王皇后卑躬屈節,極力奉承。她知 道王皇后與蕭淑妃有矛盾,便聯合王皇 后,奪去高宗對蕭氏的寵愛。當蕭氏失 寵后,她認為自己要當六宮之主,必須 把王皇后打下去。654 年,武昭儀產下 一女兒,深得高宗喜愛。有一天,王皇 后閑得無聊,到昭僅宮中逗小公主玩了 一回,然后離去。武氏在王皇后來時, 她故意避開,及王皇后離去,將小公主 弄死,嫁禍于王皇后。655 年,王氏被 誣以殺死小公主的罪名,廢去后位,立 武氏為皇后。此后又生了三子一女:李 賢(章懷太子)、李顯中宗)、李旦 (睿宗)和太平公主。足見其專寵之地 位。 武氏自立為皇后之后,開始參預朝 政,與高宗并稱“二圣”。683 年,高 宗死,李顯繼位為中宗,尊武氏為皇太 后,由太后臨朝稱制。翌年,廢李顯為 廬陵王,立李旦為睿宗,武太后掌實 權。690 年,廢李旦自立為則天皇帝, 改國號為周,改元天授,史稱“武 周”。 武則天稱帝后,大開科舉,破格用 人;獎勵農桑,發展經濟;知人善任, 容人納諫。在她掌理朝政近半個世紀, 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為后來“開元盛 世”打下基礎。但是,武則天逼害王后 蕭妃,殺害親子,大封武氏諸王,重用 酷吏,嚴刑峻法,冤獄叢生,受到歷史 的譴斥。 705 年,宰相張柬之乘武則天年老 病危,擁立中宗復位,尊武氏為“則天 大圣皇帝”。同年冬,武氏死,享年82 歲,遺詔“去帝號,稱則天大圣皇 后。”李白把武則天列為唐朝“七圣” 之一。 武則天也是一位女詩人,《全唐 詩》等錄有其詩58首,多為廟堂祭奠之 作,然也間有記游抒情詩篇,其《如意 娘》詩云: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 君。 不信比來常下淚,開箱驗取石榴 裙。 作為女皇的武則天,是一個鐵腕人 物,給人留下女中須眉的印象,然作為 女人,也有情意纏綿,柔情若水的一 面,于此詩可見。 武則天還有《臘日宣詔幸上苑》詩 云: 明朝游上苑,火急報春知。 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 這首詩后來流傳為一個故事,說武 則天于某年冬游上苑,令花神催開百 花,花神奉旨,百花齊放,唯牡丹傲 骨,獨不奉詔。武后大怒,貶之洛陽, “故今言牡丹者,以西洛為冠首。” (高承:《事物紀原》卷十《牡 丹》)。案此詩寫于691年,是武則天 建立“武周”的第二年,《全唐詩》于 此詩題解云:“天授二年,臘,卿相欲 詐稱花發,請幸上苑,有所謀也,許 之。尋疑有異圖,乃遣使宣詔云云。于 是,凌晨名花布苑。群臣咸服其異。后 托術以移唐祚。此皆妖妄,不足信 也。”此說較為可信,所謂今花神催開 百花,乃出于政治宣傳的需要,實先有 所布置。 據《新唐書·藝文志》錄有武則天 《垂拱集》一百卷,《金輪集》十務已 佚。令人輯有《武則天集》行于世。 2。 對武則天的評價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皇帝,歷史上也只有一個武則天。可是千百年來,人們對她的評價盡管有贊嘆,可總離不開貶責。但以愚之見,那些貶責很多都是無中生有,強加之罪。 人們總說武則天是個熱衷與權利的女人,為了權力不擇手段,是個野心勃勃的陰謀家,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武則天14歲入宮,正值青春年華,美麗聰慧,卻得不到太宗的寵愛,屈膝當了10多年才人,太宗死后,又被遣送到感業寺當了5年的尼姑,她怎能不感嘆上天的不公?所幸的是,在當才人時她認識了李治,并使這個未來的帝皇對她死心踏地,在登基后把她從感業寺接了出來,立為昭儀。 武則天這樣聰慧的女人在等了李治多年后,怎甘心只當個昭儀?十幾年的宮廷生活,讓她深知后宮的殘酷,為了自保,更為了滿足她壓抑在心底十幾年的欲望,她必須取得皇后的位置。李治是個多情而又懦弱的男人,他對比他大幾歲的武則天幾乎是言聽計從。從感業寺出來僅一年,她就擠走了王皇后,并由此開始了她的權力生涯。 李治不但懦弱,而且根本不善于治國。當他發現武則天的才干和魄力后,幾乎把所有的政務都交給了她,武則天也樂在其中---沒有幾個人會對權力說不!尤其是武則天這種有才能的女人,在那種封建的時代,更會捉住一切機會。 李治死后,武則天的“靠山”倒了,那些之前對她暗懷不滿,卻畏于李治的默許而不敢公然反抗的臣子必然有所動靜。武則天斷然不會讓權。這個被養大了胃口的的女人勇于挑戰封建陋俗,自己稱帝。這是武則天的前半生,不斷挑戰封建,不斷鞏固自己權力的時期。 稱帝后,武則天精圖勵治,善用人才,把整個國家管理得僅僅有條,不愧為一個英明的皇帝,。縱觀歷史,少有人比與其媲美。 然而人們在評價她時,總有意無意地忽略這些,而把目光放在其他地方,比如說她專制的管治和淫亂的私生活。須知,武則天再怎么厲害,仍是個女人。在女人被極端壓抑的年代,她的稱帝實屬大逆不道,不管她把國家管理得如何,她仍是許多人的眼中釘。于是,她不得不采取高壓政策,以圖國家的安定,這實在是不得已的下下之策。至于她的私生活,其實是小問題,只是許多人不能容忍一個女人居然也有“三妻四妾”而故意污蔑。武則天也是個人,并且是個大膽的女人,她為什么不能擁有對情感對性的欲望?也許正是她的身分使她覺得心靈空虛,在國事之余,不得不把精力轉向,只是調劑罷了,再說,她的男寵也不多吧?只有薛懷義和張易之兄弟等幾個而已,比起歷代帝皇的三千粉黛根本算不了什么。從另一方面來說,她養男寵也是在昭告世人她的皇威,顯示自己的權力和男人一樣。 總之,武則天是個英勇有為的帝皇,一個敢做敢當的女人,是那個時代無與倫比的一道風景線。也許有人會質疑我,因為武則天曾親手掐死自己的女兒。關于這一點,我實在找不到什么來替她辯護,我只能說也許宮廷里的殘酷生存競爭逼得她不得不如此,必經沒有哪個女人恨自己的女兒。再說,金無赤足,人無完人,誰沒有缺點呢? 以上只是我個人對武則天的簡單評價,哪位看倌對她有更深刻的看法,可以拿出來交流交流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