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的寶寶臉上和脖子起疹子怎辦?(小疹子周圍紅,中間有白點,也不知是啥)小寶寶臉上和脖子周圍都起了小疹子,一個一個的連成一片,小疹子紅紅的,中間有一個白色的小包,我給他用了濕疹膏就會下去,可是過幾天又出來了,且脖子后面還有一些小水泡,不知道那為能幫助解答,謝了!!

熱心網友

用維膚膏,一天兩次,洗完臉以后抹,幾天就好了!感覺好了以后再鞏固兩天!我用過,很管用,我BB以前滿臉都是呢,還起痂了!你BB那么一點,肯定沒問題!藥店里就有!

熱心網友

用孩兒面,是濕疹,我寶寶用了幾天就好了,不過不要涂的過厚哦

熱心網友

嬰兒濕疹是吃奶的孩子身上較常見的一種皮膚疹,也叫奶疹,此病一般是由過敏引起的,具體原因比較復雜,在吃牛奶的孩子身上更為多見,所以有人推測可能是由于對異性蛋白不適應而引起過敏的。典型的嬰兒濕疹多發生在頭、面、耳部周圍。開始呈紅色小米粒大小的疙瘩,,較密集,后出現黃色、半透明的粘稠滲出液,而后結痂。在雙眉、頭皮、耳垂周圍黃痂較多。此疹也可發生在大腿根、液下、外陰部、頸部等處,常因磨擦而使皮膚紅腫、,糜爛,形成鮮紅色潮濕的傷面。患兒因劇癢而煩躁不安,用手抓患處,可引起出血,繼發細菌感染,嚴重者可化膿發燒。患處附近的淋巴結腫大。對患濕疹的嬰兒一般采用以下護理方法:給孩子洗臉洗澡時不要用肥皂刺激,如身體、四肢濕疹較重時,暫時不要盆浴,洗后要立即涂藥。給孩子換上清潔柔軟舒適的衣服,枕頭要常換洗,衣服被褥均要用淺色的純棉布制做,不要用化纖制品。不要使孩子著冷受熱,要躲避冷風,夏季不要暴曬。乳母應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蔥、蒜、酒等。喂孩子的牛奶應多煮些時間,用以破壞牛奶中的致敏物質。孩子患濕疹嚴重時要及時請皮科醫生治療,家長不要隨便給孩子涂病,以免加重過敏。一般濕疹經治療后容易好轉,但敢容易復發,不過不用著急,一般停牛奶后(大約6個月)就會逐漸痊,有奶癬原因是多種的寶寶要科學喂養,定食定量,限進糖類,不宜過飽,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不給寶寶穿尼龍的化纖的衣褲,家長也要穿棉的衣褲,不使用化妝品,給寶寶帶棉布手套,防抓患處,寶寶患病時不得預防接種,藥物治療:中藥:犀角化毒丸,導赤丹。西藥復合維生素B,撲爾敏,安其敏。濕疹,中醫稱為「濕毒瘡」或「濕氣瘡」。所謂「毒」,是指一些熱毒,令身體產生排斥及敏感反應,而這些熱毒可能是由食物、藥物或日常用品(如油漆、樟腦丸等)引致。至於「濕」,是指身體機能受濕阻以致呆滯。由於人體有七成是水份,若水的運行停滯不順,身體便會處於「濕」的狀態,癥狀是四肢沉重、水腫、脾胃不和、大便稀薄等。   簡言之,濕疹病患者兼受熱和濕兩種病邪困擾。病者一方面有實火,但卻因身體機能呆滯,以致人體的化工廠肝臟未能發揮疏泄排毒的功能,將體內的熱毒從大小二便排出體外。結果只好轉而從毛孔排出,若微循環系統欠佳或毛孔閉塞,毒素便會積聚在體內。當積聚至某程度時,或吃了一些致敏的食物後,便會出現濕疹之類的皮膚病。其實,除皮膚問題外,濕熱者亦會有胸腹脹悶不舒、大便秘結或泄瀉、小便短少赤黃等病癥。   中醫醫治濕疹的方針,是把體內積聚的熱毒引發出來而予以排除,同時要改善體質,令機能回復正常,采用的方法包括健脾、化濕、活血、清瀉等,視乎病者的體質而定。中藥醫治濕疹是可以根治的,但由於醫治的重點不是把表面的皮膚病病徵消除,而是要徹底改變體質,因此醫治需時,并非一兩個星期便能見效。此外,病者需有心理準備,因為吃藥初期可能因要引發熱毒排出以致病情更為嚴重。不過,這只是復原過渡期的短暫反應,無須過慮。   另一方面,要根治濕疹,最重要的是病者必須和醫師配合,從日常飲食入手,因為若一面吃藥排毒,一面又吃進帶毒食物,試問又怎能痊愈。濕疹病患者應戒吃能加劇疾病及引致敏感的刺激性食品,如酒、辛辣煎炸的食物、蝦、蟹、牛肉等。有些蛋白質豐富的食物令人體難以分解,如牛奶、豆類等,應少吃為佳。病者亦應避免各種刺激皮膚的因素,例如搔抓、用鹼性強的肥皂或過熱的水洗浴、不要讓陽光直曬著患濕疹的地方等。   濕疹之類的皮膚病,即使根治後若飲食不當或身體狀態欠佳可能又會復發。因此,最重要的是把身體調理好,以及進食與體質相配合的食物,避免發病,而非到病發後才求醫治。   治療濕疹的基本原則是清熱、化濕和活血。某本方如下:土菌陳、土茯苓、扁豆衣、龜板各5錢 (15克)。不過,臨床施藥時亦要因應按個人的體質。 其您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提防干燥的空氣2。用溫水泡澡3。使用潤膚產品4。避免使用止汗劑 5。穿棉質衣服6。避免使用假指甲7。冰敷8。調配適當的飲食9。避免快速的溫度變化10。使用純白的衛生紙11。使用不含香料的乳霜或軟膏12。使用尿素產品 來源:三九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