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二類地區拆遷每平米多少錢?
熱心網友
按照《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拆遷居住房屋主要有兩種補償安置方式: 一是市場價補償安置,也就是按照被拆除房屋的房地產市場評估價,給予被拆遷 入或被拆遷房屋承租人貨幣補償或者與貨幣補償金額同等價值的產權房屋;二是 異地產權房屋安置,即符合條件的被拆遷入或被拆遷房屋承租人以原房屋建筑面 積為基礎,在“拆一還一”的基礎上,再增加地段級差面積,在應安置面積內不 結算差價。 由于:市被拆除房屋大部分屬于舊式里弄和簡屋,房屋陳舊,結構較差,戶 均面積較小,評估價偏低,相當一部分被拆遷居民得到的補償安置款可能低于原 來的補償安置水平,為了保持新老政策的連續性,既保障補償安置水平不下降, 又使補償安置標準簡單清晰,設置了最低補償單價標準,并增加了價格補貼。居 住房屋市場價補償安置標準的基本公式為:貨幣補償金額:(市場單價+價格補 貼)x被拆除房屋的建筑面積。此公式中,“市場單價”,為房地產市場的評估單 價,評估單價不足最低補償單價標準的,以最低補償單價標準計算;“最低補償 單價標準”,為被拆除房屋同區域已購公房交易的平均單價。“價格補貼”,評 估單價不足最低補償單價標準的,按最低補償單價標準的一定比例(不低于20%) 確定;評估單價高于最低補償單價標準的,按高出部分與最低補償單價標準差額 的一定比例(不低于20%)確定。除此之外,拆除違章建筑、超過批準期限的臨時 建筑,不予補償;拆除未超過批準期限的臨時建筑,應當給予適當的補償。同 時,被拆遷人接到停止建設通知后,繼續進行房屋及其附屬物新建、改建、擴建 的部分,不予補償。 但從實際情況來看,不少市民還難以用貨幣補償款購買到滿足其基本居住需 求的房屋。為了保持新老政策的連貫性和平穩過渡,需要對這部分家庭(具體適 用對象由區、縣政府規定)實行異地產權房屋調換的安置方式,其標準以被拆除 房屋的建筑面積為依據,按一定的百分率增加安置面積。具體比例見下表: 被拆除房屋地段 安置房屋地段 四 五 六 一、二、三 30% 60% 100% 四 —— 40% 70% 其中:房屋地段等級由市房地資源局劃定;應安置面積的最低標準及被拆除 房屋在五、六類地段增加安置面積的標準,由被拆遷房屋所在地的區、縣人民政 府制定;安置房屋的建筑面積如超過應安置面積的部分,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 應按照安置房屋的房地產市場價支付房價款;安置房屋在一、二、三類地段,以 及被拆除房屋和安置房屋均在四類地段的,不適用本補償安置方式;廉租對象和 孤老、孤殘、孤幼等特殊困難家庭優先適用本補償安置方式,并可以適當減免超 過應安置面積部分的房價款。 另據了解,拆遷居住房屋時,拆遷入應當向居住房屋的被拆遷入、承租人支 付搬家補助費、設備遷移費、過渡期內的臨時安置補助費,并自過渡期逾期之月 起增加臨時安置補助費;拆遷非居住房屋時,拆遷人還應當補償被拆遷入或者房 屋承租人下列費用:(1)按國家和本市規定的貨物運輸價格、設備安裝價格計算 的設備搬遷和安裝費用;(2)無法恢復使用的設備按重置價結合成新結算的費 用;(3)因拆遷造成的停產、停業的適當補償。 文章來源:建筑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