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一篇關(guān)于道德的作文,體裁不限,字數(shù)400左右

熱心網(wǎng)友

 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點燃希望之燈;道德是燈,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引導人們走向燦爛的輝煌!   樂于助人,是貼近我們學生最常見的道德。難怪某雜志社對學生最贊賞的品質(zhì)進行調(diào)查,"樂于助人"被排在第一位。雷鋒,被人們傳唱了30多年,因為他總是樂于助人,好事做了一火車,扶老攜幼,解囊相助,雪中送炭,成為當之無愧的楷模。秋云,一個身殘志堅的好姑娘,用自己柔弱之軀譜寫了一曲助人之歌,使那些"孤帆遠影"的人們重新"直掛云帆濟滄海"。徐虎,上海灘上最受歡迎的老百姓,十幾年如一日上門排憂解難,把樂于助人這一中華民族流傳的美德唱得緋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難怪康德老人曾說:"在這個世界上,惟有兩樣東西深深地震撼著我們的心靈,一是我們頭上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內(nèi)心崇高的道德。"   但在回答另一份調(diào)查"你如果遇到別人碰上麻煩事時會怎樣對待"時,一些人卻作出"悄悄走開"的選擇。的確,"悄悄走開"的選擇省得了一時的麻煩,但你同時卻背離了社會道德的準則。在美麗的西子湖畔,有幸掩埋岳飛、秋瑾一代名將的地方,曾上演了一幕令人心痛的悲劇:一位小孩掉進湖中,在生與死的旋渦中掙扎,旁觀者數(shù)百,卻無一相救,居然有人提出"出價一百才救"的主意,孩子在人們的麻木中停止了掙扎,黑發(fā)送幼童的悲劇終于上演,可悲,可惡,可嘆! 伸出你的手,足以使一個生命蘇醒;停住你的腳,足以使一份道德重現(xiàn)。   現(xiàn)代價值觀必須擺脫自我與自私的束縛,跨越金錢與名利的柵欄,走出道德淪喪的怪圈,跳出明哲保身的溝壑,才能使道德之花絢爛,才能使助人為樂溫暖人們的心。   現(xiàn)代價值觀不能到文藝復興的個性解放中挖掘,不能到薩特的存在主義中挑撿,不能到卡夫卡的人性異化中剪取,必須立足于社會主義的廣闊背景,吸取五千年的道德精髓。讓我們的明天美德隨處可見,讓看到別人困難卻走開的人重新負起助人為樂的責任! 。

熱心網(wǎng)友

人才至上 人品是本 筆者曾認識一位無論是琴棋書畫還是專業(yè)水平、業(yè)務(wù)知識都相當不錯的人,盡管那時不太時興用“人才”之類的詞來表揚一個人,但該仁兄隔三差五地總會因某一些方面成績顯著而受到領(lǐng)導的表揚。可很遺憾的是,這位仁兄有才卻無品,平日里鶴立雞群般地自我感覺好極了,大家伙看他的確都有幾把刷子也就認了,可他卻變本加大厲地動不動便叫同事是“豬”,是糞坑里沒有思想的蛆蟲。于是很快,在他的周圍形成一個“默契”的圈子,凡是他開口,無論大事小事,一律給軟釘子,結(jié)果,領(lǐng)導只好給了他一句“有才無德“的評語讓他下崗了事。 人才的人品問題,自古以來就是權(quán)衡一個人是否真正是才,是否擔當?shù)闷稹安拧边@個稱謂的原則問題。一個人的才能是一個智慧知識能力的集中表現(xiàn),一個人沒有相關(guān)的“才能”,就不能勝任某一個部門,某一個專業(yè)的工作,這是眾所周知的道理。可是,還有一個道理卻和這道理一樣重要,在我國哪怕是一個“才高八斗”的人,他倘若輕視人品的自我修養(yǎng)和塑造,他絕對成不了“才”。人品與人才的關(guān)系是一種互動的關(guān)系,兩者之間可以相互制約,也可以相互借勢。好人品與好人才對于一個人的事業(yè)成功,對于一個人是否為社會所用,有著同樣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舉個例子吧,我國著名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眾人眼熟耳詳?shù)娜瞬牛墒撬菦]有幾十年風里來雨里去,默默無聞搞研究的人品,他能有今天的成功嗎?相比之下,我們現(xiàn)在的某些“人才”,某些以“才子”自居的人,動不動就顯出“我是XX,我怕誰”的生猛模樣;動不動說這個人是阿斗,那個人是阿Q;更有甚者,賭博、嫖妓、酗酒無所不為。試想,這樣的“人才”能不讓人敬而遠之嗎? 新時代的文明,為我們這個世界帶來了許多新的人才標準,而20世紀“個人英雄時代”中那種“一篇文章,揚名天下”,“一種技術(shù)吃遍天下”的事也早已成了昨日黃花。網(wǎng)絡(luò)的興起,使現(xiàn)代社會和經(jīng)濟的發(fā)展需求更加依賴群體的力量,在未來的企業(yè)和未來的創(chuàng)業(yè)者中,越是想成大事者,越要拘小節(jié)。況且,一個人的人品,本身就是一種價值,就是支撐“才能”的基礎(chǔ),沒有了這個價值和基礎(chǔ),也就不會體現(xiàn)出人才的真正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