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綏靖政策”是20世紀30年代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它導致了二戰這一災難的爆發。使不該發生的悲劇發生了,而且提前發生了。“綏靖”一詞來源于《三國志•吳志•陸遜傳》:“君基茂昭明德,修乃懿績,敬服王命,綏靖四方。”其意大致為:“安撫平定”,可到了現代,“綏靖”作為一種政策,其含義發生了很大變化,它是一種姑息養奸的做法,它是英法美推行的一種外交手段,它的內容是對法西斯的縱容,它以犧牲自己或弱小民族為代價,為求得暫時的和平,這種損人不利己的政策姑息養奸的做法,統稱為“綏靖政策”“綏靖政策”的實質,目前史學界尚無定論,通常有兩種看法,一種是“禍水東引”,一種是認為是“避戰求和”。面法西斯國家逼人的形勢,一方面,由于利益受到威脅或損害,發生了與法西斯國家的矛盾。另一方面,他們不愿意卷入與德國、意大利、日本的戰爭中,以維護與其利益相關的“和平”局面,為此采取了讓步方針,即“避戰求和”,甚至不不惜放棄戰略地帶,犧牲弱小民族的利益,力求“禍水東引”挑起蘇德沖突。“綏靖政策”破產的標志,史學界也有兩種分歧,一種認為1939年德國吞并捷克后,而另一種認為是在1940年5月德國侵略法國張伯倫下臺。“綏靖政策”犧牲了弱小民族的利益,助長了法西斯的氣焰,加速了大戰的到來。間接地給全世界人民帶來了無窮的災難。。

熱心網友

金山詞霸:綏靖:保持地方平靜;安撫平定;過去反動政府不顧事理道義,使人民屈從于暴力和強權之下以求安定綏靖主義:用犧牲別國的利益安撫侵略者,以換取和平和安全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