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別以及適用類型等等
熱心網友
冷、熱敷在治療護理中經常應用,二者用途不同。 ⑴冷敷。冷敷可使毛細血管收縮,減輕局部充血,減輕疼痛,降溫退熱。冷敷可用小毛巾在冷水或冰水中浸濕,擰成半干,敷于局部,每隔1-3分鐘更換一次,持續15-20分鐘。也可用冰袋裹上毛巾敷于局部,但要注意避免凍傷。 ⑵熱敷。熱敷可促進局部組織血液循環,提高機體抵抗力和修復能力,促使炎癥消散和局限化,減輕局部腫痛。熱敷同冷敷操作相似,既可以用小毛巾...
熱心網友
冷、熱敷在治療護理中經常應用,二者用途不同。 ⑴冷敷。冷敷可使毛細血管收縮,減輕局部充血,減輕疼痛,降溫退熱。冷敷可用小毛巾在冷水或冰水中浸濕,擰成半干,敷于局部,每隔1-3分鐘更換一次,持續15-20分鐘。也可用冰袋裹上毛巾敷于局部,但要注意避免凍傷。 ⑵熱敷。熱敷可促進局部組織血液循環,提高機體抵抗力和修復能力,促使炎癥消散和局限化,減輕局部腫痛。熱敷同冷敷操作相似,既可以用小毛巾浸熱水,擰成半干使用,也可用熱水袋灌裝熱水裹上毛巾敷于患處。要注意剛受閉合性外傷(即無傷口的外傷)時,卻不可開始就熱敷,那樣會因促進血管擴張,加重瘀紫和腫脹;此時應冷敷控制出血,過一兩天后,再用熱敷,以擴張血管,促進血瘀吸收。有感染時應避免熱敷。各種內臟出血,急腹癥,不宜熱敷。
熱心網友
熱敷冷敷,各有宜忌 用熱敷來處理他的“陰囊皮下出血”,結果“陰囊腫大到三四個拳頭那么大”,“送到醫院……急診做了手術,……告了三個月的病假”才算恢復健康。高思明讀者在陰囊外傷皮下出血的情況下,積極進行熱敷真的有害嗎?那么,不用熱敷,又有什么應急的辦法?什么情況下才能進行熱敷?廣東東莞市李力生、廣西興安縣劉月林、四川達州市張利全、陜西咸陽市張一飛、湖南郴州市孔祥帥、河北石家莊市袁易、江...
熱心網友
熱敷冷敷,各有宜忌 用熱敷來處理他的“陰囊皮下出血”,結果“陰囊腫大到三四個拳頭那么大”,“送到醫院……急診做了手術,……告了三個月的病假”才算恢復健康。高思明讀者在陰囊外傷皮下出血的情況下,積極進行熱敷真的有害嗎?那么,不用熱敷,又有什么應急的辦法?什么情況下才能進行熱敷?廣東東莞市李力生、廣西興安縣劉月林、四川達州市張利全、陜西咸陽市張一飛、湖南郴州市孔祥帥、河北石家莊市袁易、江西南昌市王潤芳、重慶市張美英等一批讀者,在來信中做了很好的回答。疏松組織,外傷易致血腫 外力沖擊人體,有可能造成器官、組織的損傷。像高思明讀者所提供的這種情況并非少見。陰囊暴露于體腔之外,在勞動、運動甚至日常生活中,受到意外撞擊的機會很多。案例中“……下身碰撞了一下,……回到住處,陰部痛了起來……陰囊處有一塊比一無錢硬幣更大一些的深紅色斑”的描述,與陰囊受外力打擊后局部皮下出血的情況十分吻合。 所謂皮下出血,就是表皮雖無破損。但皮下的血管破裂出血。皮下出血如果發生在組織疏松的部位,則出血容易向周圍疏松的組織彌散而不容易停止,從而在局部形成血腫。人體有許多容易形成血腫的部位,單以外表就有頭皮、眼眶、外陰等等。 本案例損傷的部位在陰囊。陰囊組織特別疏松,當被撞擊受傷,特別是存在皮下出血時,頭兩天最好臥床休息,如要下床活動,則應用布帶(如丁字帶、繃帶等)將陰囊托起,盡可能減少陰囊的懸垂與活動幅度,避免因震蕩而加重出血。而且在傷后的24小時內,要用冷水或冰水對陰囊進行冷敷(具體做法見下文),促使陰囊的血管收縮,減少出血并達到止血的目的。在冷敷的同時,要嚴密觀察陰囊腫脹情況,一旦發現陰囊迅速增大,應立即到醫院診治。時機不對,熱敷火上加油 熱敷是人們熟知而且簡單易行的理療方法(具體做法見下文)。常被應用于某些慢性胃腸道疾病和軟組織損傷引起的疼痛、早期還沒有排膿的癤腫、淋巴結炎、眼部的麥粒腫、牙痛、關節炎和尿潴留等病癥。 熱敷的主要作用在于促使局部血管擴張,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有利于淤血和滲出液的吸收,具有消腫、止痛、減少粘連和促進傷口愈合的作用。 但熱敷必須注意時機。對于諸如挫傷、扭傷所造成的韌帶撕裂、肌肉和軟組織外傷而言,倘若剛受傷就用熱敷,結果會事與愿違。 高思明讀者在陰囊受到撞擊、陰囊局部疼痛有“深紅色斑”的情況下,“忍痛堅持熱敷”,結果無異于火上加油,陰囊血腫增大到“三四個拳頭”那么大,不得不通過手術清除血腫止血。 這一經驗教訓提醒廣大讀者,熱敷必須在傷后1~2天才能進行。早做冷敷,局部止痛消腫 冷敷可以使血管收縮,減輕局部充血,抑制感覺神經,減輕疼痛,緩解癥狀,有降溫、止血、鎮痛和消腫的作用。 冷敷應在受傷24小時內進行。受傷后越早開始越好。 許多讀者來信提到一些電視現場直播體育競賽的場面:救護人員向運動員受傷的部位噴藥,倒地的運動員立即神奇地站了起來,又生龍活虎地參加比賽。究竟救護人員用的是什么靈丹妙藥呢? 原來,這些“奇跡”就是通過“冷敷”創造出來的。救護人員根據運動員的傷情,把化學致冷劑噴射到急性扭傷、拉傷的部位,迅速降低了局部組織的溫度,通過這種”冷敷”的作用,一時達到止血、消腫、鎮痛的目的。當然,受傷的運動員能不顧傷痞、奮力拼搏,與他們具備頑強的意志密切相關。冷敷熱敷,如何具體實施 冷敷的常用方法有“干、濕”兩種: ①干冷敷法。在橡膠制成的冰袋[或橡膠手套等代用品)中,裝入半袋碎冰[或冰水或冷水),扎緊袋口后,在冰袋與皮膚之間用毛巾、布套等隔開。冷敷的間隔時間一般為1—2個小時,每次敷20分鐘,每日可效多次。 ②濕冷敷法。用兩塊小毛巾或紗布浸在盛冷水的盆里(如有冰則放入冰塊,沒有冰則用新打上來的井水),輪流取出擰至半干后敷于患部。4~5分鐘更換一次敷布,每次敷20~30分鐘,每日可敷多次。如果受傷的是手或腳,也可以直接把受傷的手或腳泡在冷水里,每次不要超過15分鐘。 熱敷的常用方法也有“干、濕”兩種: 一是干熱敷法。這是用熱水袋熱敷的方法:將60攝氏度~70攝氏度的熱水灌滿熱水袋容量的2/3,排出氣體,旋緊袋口(注意不要漏水)。將熱水袋裝入布套或用布包好敷于患部,一般每次熱敷20~30分鐘,每日3~4次。如無熱水袋,亦可用金屬水壺(注意用毛巾包好),或用炒熱的食鹽或米或沙子裝入布袋來代替。 二是濕熱敷法。事先把兩塊小毛巾或紗布浸在熱水盆內,輪流取出并擰至半干,用自己的手腕掌側測試其溫度是否適當(必須不燙時才能敷于患部),上面再蓋以棉墊,以免熱氣散失,大約每5分鐘更換一次,總計20~30分鐘。每日可敷3~4次。了解禁忌,還需注意整體 上面已經說到,不失時機地冷敷和熱敷,對于局部損傷來說,的確是一項簡單易行、快捷高效的物理治療措施。但是,不論冷敷還是熱敷,都有一些禁忌需要注意。例如,當損傷的部位起水皰或有破損,形成“開放性傷口”時,就不適宜冷敷;對于對低溫特別敏感或心血管系統有病的人,也要慎用冷敷;感染發燒的患者、診斷不明的急腹癥、面部三角區感染、懷疑有臟器內出血的,禁忌熱敷;軟組織挫傷或關節扭傷的初期、皮膚濕疹、細菌性結膜炎等,也都禁忌熱敷。 此外,冷敷和熱敷僅僅是針對局部的物理治療,在看到局部損傷的同時,要密切注意傷員的全身狀況。例如,一個頭皮血腫的患者,可早期進行冷敷,24小時后可改用熱敷。但同時應充分警惕患者有無顱內血腫、腦震蕩或腦挫傷的情況,如發現有越來越明顯的頭痛、惡心、嘔吐、煩躁不安或意識逐漸喪失。耳、鼻出血等癥狀出現,應馬上急診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