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高手指教,詩和打油詩有什么區別?

熱心網友

詩是文學體裁的一種,通過有節奏和韻律的語言反映生活、抒發感情。中國最早的詩有《詩經》,也叫詩三百。后來有樂府、律詩等等,特點是講究節奏,注意韻律。特別是律詩,要求平仄和對仗,統稱舊體詩。現代詩也叫新詩,是新文化運動后興起的,是五四以后的事,這時的詩放寬了許多,不那么講究節奏和韻律了,由感面發,與散文差不多,也有的叫散文詩。特點是有感而發,不拘形式,靈活多樣。打油詩也是舊體詩的一種。內容和詞句通俗詼諧﹑不拘于平仄韻律。相傳為唐代張打油所創。原來中唐時代,有一位姓張名打油的人,他就愛作這樣的詩,在以詩賦取士的唐朝,他的詩確是“別樹一幟”,引人“注目”。如他的“詠雪”就頗有名:“江山一籠統,井口一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詠雪”通篇無一個雪字,看來這位張打油作詩是動過一番腦筋的。簡單的區別就這些了,不過要說清楚不是一兩下的事,嘿嘿,先就這樣吧,好嗎?下面是唐詩三百首和關于打油詩的連接,請去看看吧,也許對你有幫助: 。

熱心網友

2008_gogo 分析的真透徹。

熱心網友

打油詩平仄對仗不太嚴格,遣詞用字也不甚講究,但很幽默逗趣。據說有個叫張打油的人首先做了這種詩。有一首寫下雪的打油詩:大雪下得猛,井上黑窟隆。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在大躍進時期,一個賽詩會上,有位老農念了一首詩:黨是親娘我是孩,一頭扎進娘的懷。咕咚咕咚喝娘奶,誰拉我也不起來。正規的詩五言、七言、律詩、絕句都有一定的規律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