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的這個說法,大多說是轉載外電報道。我沒有找到軍事專業媒體,比如簡氏對此的報道。從照片上,我也找不出它天線不旋轉的證據,最多只能推測它的天線罩不旋轉。而且從技術上說,它要是采用相控陣天線,應該可以布置到機身兩側,那里面積更大,對氣動外形的影響也更小啊?
熱心網友
這樣給你說,如果雷達罩下的雷達是轉動的,那么雷達在那么小的雷達罩內是裝不下的,你可以找E-2的照片來看,E-2的雷達下就有一個轉動裝置,E-3下相對的來說要小,因為它的雷達大,如果這么大的家伙裝在雷達罩里那么雷達的體積就要壓縮。不是個好選擇吧!其實雷達罩是迫不得已的方式,空警2000是為了趕研制和裝備進度,采用老式的雷達罩方式。有A-50的氣動外形,如果要修改外形,就要在伊爾-76的外形上繼續做大量的風洞試驗,那么整機研制進度就要嚴重推后,可是中國對預警機的迫切需要是等不得的,2003中俄空軍聯合演習,結果慘不忍睹,原因就是俄羅斯空軍司令說的:現代戰爭不是看你有能打多遠的槍,而是看你有多遠的耳目。說的就是預警機啊!中國肯定是這樣想的,先解決有沒有的問題,后解決先進不先進的問題,空警2000肯定不是中國預警機的終結!
熱心網友
最近在南京上空頻繁試飛的國產大型預警機,引來軍事迷的激烈爭論。據專家指出,該架稱作“空警-2000”的預警機,采用了相控陣雷達技術,要比目前美俄產品還要先進。它的服役填補了解放軍從前沒有裝備預警機的空白其先進的雷達技術,也令全世界震驚。該預警機采用俄制伊爾-76為載機,但固態有源相近代陣雷達、顯近代臺、軟件、砷化鎵微波單片集成電路、高速數據處理電腦、數據總線和接口裝置等皆為中國設計和生產。
熱心網友
空警2000是指伊爾-76還是運-8的平衡木?我都不知道,我只知道是預警機,這個空警2000說不定是就是網友編的代號,這個伊爾-76經常在南京上空飛來飛去,看過好幾次.即使這個不是相控陣不是還有運-8那個嘛,那個總是相控陣了吧
熱心網友
空警2000上的是相控?天綫,因用電子?咼璺絞竭\行比機械?叱櫚男D天綫更先進,而背?式園型天綫罩的用?是可以有更完整的全方位?咼?
熱心網友
能旋轉的都是整個天線罩旋轉的,這樣可以避免整個天線罩都用透波材料制作,而且對結構也有利,如果光天線轉,天線罩不轉,則整個天線罩將無法在內部有支持點,靠天線罩本身的強度恐怕不夠.
熱心網友
照片上是看不出是不是轉的。但是在錄象中是能看到。我看過E-3A的錄象,后背上的天線罩是在轉的。外電的報道應該是看了偵察錄象判斷出是不轉的。就技術上來說相控陣的雷達應該是不用轉的,就象你說的布置在機身兩邊應該是最好的選擇。但是我軍沒有做相控陣預警機的經驗(包括氣動布局),早期曾經用圖-4做過旋轉的預警機,掌握了一些經驗。后又和以色列、俄羅斯合作搞過A-50(因美國阻撓沒有成交)對旋轉天線式預警機的氣動布局有一定的經驗。我軍現在急需預警機,應急的辦法就是采用成熟的技術盡快形成戰斗力。對沒有把握的先放一放以后在解決(運10的下馬造成我國在大型飛機上的嚴重技術落后)相信今后能看到我軍裝備平衡木式和兩側布局的先進的相控陣預警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