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后乃至我懷孕的一段時間內,生活的挺平靜,可是生了孩子后,婆婆很喜歡孩子就住到我家來帶孩子,她也想借此問我們拿錢,從此安定的局面被打破了,我在月子里也沒休息好,拉下了病,其實孩子我媽媽會照顧的,可是我丈夫怕孩子由外婆帶著以后就跟外婆親,所以他也想讓她媽媽來,請問我該怎么辦呢?為了這件事我連離婚的念頭都有了,請大家出出主意吧!謝謝

熱心網友

醒醒吧,老人給你看孩子;你還不想和婆婆住?如果老人愿意的話,你應該贍養老人;這是你應盡的義務;光讓老人愛你孩子,你孝敬老人了嗎?更何況孝順老人也是個季節性很強的事情.如果處理好和老人的關系生活在一起是福氣;對別人說起很神氣;家庭幸福親情融融;不好嗎?我想經常回去看看老人都辦不到.

熱心網友

就我而言我就很不喜歡和婆婆住在一起,不是我不喜歡她,我是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慣,我不喜歡別人來干涉和過多的介入,特別是還來要錢。不過怎么不讓婆婆來自家住,那就讓她把孫子接走好了。

熱心網友

很好笑,幸虧你已經當媽媽了。如果是生的男孩?很佩服,提這個問題不怕招來罵聲?很可憐,當然是指你的丈夫,換作我,可能已經把你換了。好自為之

熱心網友

看情況吧,因為別人不知你家的內情,如果只是因為婆 婆住在你家就有這想法,是不孝,和不善。 但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果是你的婆婆是非常刁鉆的人,那就要以暴制暴了。 俗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做人還是以善為本,善待他人,善待人生,善待自己。多多行善,必有好果。

熱心網友

按理說孩子和奶奶親過于外婆。一個是“孫子、孫女”,一個是“外孫子、外孫女”。雖然聽起來是老封建,但歷來如此我們作子女的有什么辦法?從你訴說中,我很不贊成你的做法和想法,婆婆也是為人母,媽媽也是為人母,今天你也是,換個角度想想。我真希望你可以象對待自己媽媽那樣的對待自己的婆婆,你知道嗎?丈夫也身為人子,如果連自己的母親都不孝順,那這個男人還值得談愛嗎?不知你有沒有聽過這么一個故事(聲明:文字表達能力差,但故事是真實):一個寡婦含辛茹苦把兒子養大成人,可因家境貧寒兒子無人問津,眼看都三十好幾了,作娘的心機如焚,她日思夜想,絞盡腦汁,終于想到了買血籌錢給兒子找媳婦。。。。就這樣日復一日,三年后,這位母親拿著買血的錢走進村里的媒婆家,接下來的日子兒子有了媳婦婆婆添了孫子,雖然日子還是很苦但卻其樂融融。隨著孫子一天天長大,婆婆的身子也越來越糟糕,糟糕到只有炕上度日。可孫子很懂事,他每天圍著炕跟婆婆玩,婆孫倆笑得好開心。也許是女性的更年期吧,媳婦的脾氣越來越暴躁。那夜,她再一次逼丈夫把年邁體弱的婆婆送往家后山的山洞里放,說自己給人算過命了,婆婆命里克夫克子孫,家里留不得,如果不同意她就帶著兒子娘家住。男人再次沉默,是啊,一邊媳婦、兒子一邊娘,他下不了手,除了傻落淚他什么也做不了。還是隔著門的婆婆勇敢,她叫來兒子,說了好多好多,兒子還是搖著頭,婆婆說再不點頭就咬舌自盡時兒子撕心裂肺大喊著娘,那一夜他們娘倆抱頭痛哭了一整夜。第二晚,天一黑,媳婦就拿來一個大籮筐當著年僅六歲孩子的面把老人裝上,跟著和男人一前一后把婆婆往山里送。大約半小時后,兒子看到他們倆兩手空空回來,于是便問:“媽媽,那個大籮筐呢?”媽媽說:“扔山上了”兒子眨著大眼不明白:“那我以后用什么扛你上山洞啊?”一片寂靜…兩秒、三秒,“哐啷!”一聲巨響,手端瓦盆的正想喝水的女人被兒子這句話振住了,接著她跪著哭著爬向兒子把兒子緊緊的摟在懷里嘴不停的說“我錯了”……孩子伸出小手邊輕輕地幫媽媽抹淚邊對媽媽說:“媽媽不哭”……次日,那小木屋又恢復了昔日的笑聲。

熱心網友

回家問一問你媽媽是怎樣當媳婦的?也許就明白

熱心網友

你和你的丈夫帶著孩子一起住到你婆婆家,不就可以不住你自己家了嗎?兩全其美,你家里也不用開支咯~~~~哈哈哈~~~~~~~~~~

熱心網友

你可以帶著孩子去娘家啊

熱心網友

  你的媽媽會帶孩子,還把你撫養成人;那么,你的丈夫又是誰養大的那?  不客氣的說,你不是一個善良的人,甚至不是一個合格的妻子、兒媳、女兒、母親。

熱心網友

你生兒子還是女兒?如你生兒子,以后你媳婦也對你這樣,咋辦?我國傳統美德是:尊老愛幼。

熱心網友

如果婆婆不是特別討人厭,還是和睦相處吧,不要讓丈夫為難,同時也可讓孩子在樂融融的家庭環境中成長。多看韓劇對你有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