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浪漫主義是產生于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文藝思潮,它是古典主義的發展,也是古典主義的否定。其實,浪漫主義是十八世紀末出現于德國和英國,十九世紀盛行于法國的一種文學運動。浪漫主義的宗旨與“理”是對立的。當時的浪漫主義者想要通過夢想或復古等手段逃避現實?,F代法語里的“浪漫”這個形容詞,則意味著“富于感情的”、“多情的”。浪漫主義熱衷于緬懷過去,那些已經死去的日子。中世紀是他們執著和虔誠地堅持的主題。 1865年到1914年這一段時期在美國文學史上被稱為現實主義時期?,F實主義是對浪漫主義的一種反叛,它為向現代主義的過渡奠定了基礎。 現實主義強調忠實反映人類生活現實。威廉。狄恩豪威爾斯在他的《批評與散文》(1891)中最為清晰地表達了這種思想。他說“坦白承認,我不愿意去評判任何沒有首先應用這種觀點驗證的幻想作品,對于其他任何作品,我們必須問問自己,它是真實的嗎?----它的寫作動機,沖動及那些形成現實人類生活的原則立場的真實性如何?” 1907年出現于法國的現代美術流派。發起人為P。畢加索和G。布拉克。1907年畢加索創作的油畫《亞威農少女》,標志著立體主義的開端。1908年,布拉克畫出油畫《埃斯塔克的房子》,評論家L。沃塞列斯曾這樣描述道:“布拉克將一切都簡縮在幾何圖形和立體之中……。”立體主義一詞從此確立下來。其創作的主要特征,即在畫面上將一切物體形象破壞和肢解,然后再加以主觀的拼湊、組合,以求所謂立體地表現出物體的不同側面。就是在平面上表現出二度和三度空間,甚至表現出肉眼看不見的結構和時間(四度空間)。可見,立體主義畫家接受了P。塞尚關于創造視覺立體形象的觀念,進而轉向一種對心理的立體形象的追求。其他代表人物還有J。格里斯、F。萊熱、R。德洛內等。立體主義美術運動的鼎盛期雖僅有7年,但卻造成極其廣泛的影響,尤其鮮明地反應在本世紀的建筑、裝飾和實用工藝美術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