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不是,根據昆蟲分類,白蟻屬等翅目,為不完全變態(tài)昆蟲,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活化石”之一,出現迄今已有2.5億年歷史,其體質柔軟,胸腹間寬闊,觸角呈念珠狀;而螞蟻則屬膜翅目,是完全變態(tài)類昆蟲,出現也遲得多,其體質堅硬,胸腹間狹窄,觸角呈膝狀。從其繁殖能力,習性和經解剖學驗證,白蟻與蟑螂為近親;而螞蟻則與蜜峰同宗。由于其生活上的分工和組織十分嚴密,加上外形與螞蟻相似,乳白蟻通體呈白色、兵蟻與工蟻體色較淺,故名之。由于白蟻能將自然界中大量死亡廢棄的枯枝朽木分介還原成無機物,因而是整個生態(tài)循環(huán)系統(tǒng)中十分重要和不可缺失的一環(huán);白蟻營養(yǎng)豐富,蛋白質含量勝過牛肉,非洲、澳洲一些少數民族還喜將其生食;其活體和菌圃、蟻巢(用紗布包住),用水煎湯吞飲還可顯著減輕胃癌、食道癌患者的病痛并增進食欲;利用菌圃生產的雞絲菌則是十分鮮美的佳肴和出口的珍品。
熱心網友
把等翅目昆蟲資料發(fā)給你,這里已說得很明白了。等翅目昆蟲綱的一目。通稱白蟻或螱。在昆蟲中,它們屬于比較原始的類型。進化系統(tǒng)上與蜚蠊近緣。生活習性與螞蟻相似,屬于社會性昆蟲。白蟻與螞蟻雖一般同稱為蟻(見蟻總科),但在分類地位上,白蟻屬于較低級的半變態(tài)昆蟲,螞蟻則屬于較高級的全變態(tài)昆蟲。根據化石判斷,白蟻可能是由古直翅目昆蟲發(fā)展而來,最早出現于 2 億年前的二疊紀。白蟻的形態(tài)特征與螞蟻有明顯的不同。白蟻觸角念珠狀,腹基粗壯,前后翅等長;螞蟻觸角膝狀,腹基瘦細,前翅大于后翅。中國古書所稱蟻、?、飛?、蚍蜉、蠡、螱等,都與螞蟻混同。宋代開始有白蟻之名,并確定為白蟻的別稱。 白蟻分布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 ,以木材或纖維素為食。白蟻是一種多形態(tài)、群居性而又有嚴格分工的昆蟲,群體組織一旦遭到破壞,就很難繼續(xù)生存。全世界已知2000多種。中國除澳白蟻科尚未發(fā)現外,其余4科均有,共達300余種。分布范圍很廣。白蟻體軟而小,通常長而圓,白色、淡黃色,赤褐色直至黑褐色。頭前口式或下口式,能自由活動。觸角念珠狀。 品級 白蟻是多形態(tài)昆蟲,一般每個家族可分為兩大類型:①生殖型。又稱繁殖蟻,分原始繁殖蟻和補充繁殖蟻兩類。原始繁殖蟻是長翅型有翅成蟲(或稱成蟲第一型),每巢內每年出現許多長翅型的繁殖蟻,在一定時期,分群飛出巢外進行交配時,翅始脫落。在較低級的木白蟻和散白蟻巢中,往往有不離巢的有翅成蟲,但體色淡,翅脫落時并不整齊,其中有性機能者稱為擬成蟲。補充繁殖蟻有兩類:短翅型(或稱成蟲第二型)和無翅型(或稱成蟲第三型)。此種現象在較高級的白蟻科昆蟲的巢中比較少見 。② 非生殖型。不能繁殖后代,形態(tài)也與生殖型不同,完全無翅。包括若蟻、工蟻、兵蟻三大類。若蟻指從白蟻卵孵出后至 3 齡分化為工蟻或兵蟻之前的所有幼蟻。有些種類缺少工蟻,由若蟻代行其職能。工蟻是白蟻群體中數量最多的一類,形態(tài)與成蟲相似,通常體色較暗,有雌、雄性別之分。工蟻頭闊,復眼消失,有時僅存痕跡。工蟻往往還有大、小型之分,無生殖機能,從事孵卵、哺育、筑巢、遷居、培養(yǎng)菌類及保護母蟻等類勞動,有時還參加防御工作。若干原始性白蟻,往往沒有工蟻。兵蟻是白蟻群體中變化較大的品級,除少數種類缺兵蟻外,一般從3~4齡幼蟻開始,部分幼蟻分化為色澤較淡的前兵蟻,進而成為兵蟻。兵蟻大致可分上顎型和象鼻型 2類,前者有強大的上顎,后者有發(fā)達的額鼻。兵蟻往往有大、小型或大、中、小型之別。兵蟻在白蟻群體中所占的比例是固定的,多則被吞食消滅,少則分化增補。這種調節(jié)作用可能是通過兵蟻的頭部或胸部腺體所分泌的社會外激素在群體中的傳遞而實現的。兵蟻也有雌、雄之分。兵蟻的復眼除少數種類發(fā)達外,一般全缺,或退化只留痕跡。觸角的環(huán)節(jié)數常較生殖型個體少。兵蟻主要擔任防衛(wèi)工作,有些種類(如家白蟻中的兵蟻)還可以從額腺中分泌防御性乳汁。 生活習性 白蟻是社會性昆蟲,由各種品級組成。在比較高級的白蟻中,都由一對脫翅后的雌、雄繁殖蟻掌管團體生活,雌的稱蟻后(母蟻),常與雄蟻同住于特建的“王宮”中。“王宮”一般位于蟻巢僻靜處,上下有小孔,供工蟻和兵蟻通行。蟻后深居宮內,專司產卵,雄蟻專司交配。在大白蟻的同一“王宮”內,曾發(fā)現發(fā)育相等的兩對蟻后和雄蟻。在較原始性的白蟻巢內,往往有大小不等的蟻后多個,可能是在原蟻后遺失或死亡之后補充繁殖起來的個體。蟻后產卵時,工蟻常在旁守護,連續(xù)不斷地把卵移送卵室內加以保護。巢內長翅型成蟲在一年中的某一特定期間 , 即能成群分飛。分群時期因白蟻的種類和環(huán)境條件而異。在干燥地區(qū),分群時期多在雨季或驟雨前后,顯然,分群與大氣濕度有密切關系。 白蟻除以木質纖維為食外,高級的白蟻常有培養(yǎng)菌圃取食菌體的習性。草白蟻、大白蟻、須白蟻的工蟻和兵蟻日常在地面活動,搜集食物。有的種類巢外活動的工蟻隊伍長達1米以上 ,寬約10厘米。每一工蟻都用口銜小葉片運往巢內。在隊伍的兩側,每隔一定距離就有一個兵蟻守衛(wèi),井然有序。在熱帶地區(qū),這樣的隊伍可由30余萬只白蟻組成。在中國已知的白蟻中 ,經濟上比較重要的種有 : 鼻白蟻科的家白蟻,分布華中、華南。大白蟻科的鏟頭堆砂白蟻,分布廣東、廣西、福建。鼻白蟻科的黃胸散白蟻,分布遼寧、河北、四川、云南。鼻白蟻科的黑胸散白蟻,分布四川、河北、河南等地。白蟻科的黑翅土白蟻,分布北緯25°(洛陽)以南各省。白蟻科的土壟大白蟻,分布于廣西武鳴以南。。